临床护理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5-15T11:38:07.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5期供稿作者:李剑苹
[导读] 声带息肉是喉部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存在于单侧或双侧声带边缘的良性赘生物,大多位于前中1/3声带,
李剑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9月间本科收治的176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法管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费用及时间。
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地改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医疗护理成本的途径,最终达到缩短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25-02
声带息肉是喉部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存在于单侧或双侧声带边缘的良性赘生物,大多位于前中1/3声带,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息肉较大时甚至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手术是治愈此病的唯一方法,同时规范化护理的采用可直接影响术后患者声带地恢复。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它是针对当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卫生资源浪费、过度医疗干预或不足而制定的以时间为顺序的诊治护理标准流程。
其特点包括:个体化、协调性、具有时间性以及实用性。
主要作用有:可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克服服务质量冰山、提高患者满意度[1]。
此外临床路径是通过预先设计好计划,用工作流程图或表的方式表示的。
将临床路径引入临床,贯穿患者住院治疗及护理全过程,提供有计划的、高效有序的护理势在必行。
我科于2012年7月-2013年9月期间,对纳入临床路径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纳入路径的标准是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以及患者患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不会影响声带息肉的临床路径的实施,患者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
我科于2011年7月-2013年9月间共收治可纳入临床路径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17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8例, 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变发生部位、类型、病情严重度、病程长短及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等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相应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管理。
观察组入院即由小组护士负责,对患者病情、病程以及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进行记录及评估,患者出院时发放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调查表。
1.2.1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及实施
本科室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手术室护士长共同组成,接受医务科及护理部指导及监督。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由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并讨论后设计完成。
其中包含入院指导、入院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内容。
预定住院时长为5至6日,其中第一天采用面对面讲解,辅以幻灯片,向住院患者介绍并发放临床路径表,同时使患者了解住院制度、饮食要求及医护人员;第二天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术前交流,采用实物演示,使患者对手术目的、麻醉方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注意事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教授患者如何进行合理的咳嗽、呼吸以及进行发音训练,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后心理干预及生活护理;第3-4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指导患者正确发音及嗓音保健;第5-6天依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指导其出院后饮食和发声练习,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并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对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1.3 观察指标
⑴住院时间;⑵所有住院费用;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表采用本院统一印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⑷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掌握度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 05),护理工作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患者满意度(分) 健康知识掌握度(分) 平均住院时间(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对照组 88 84.69±2.94 20.78±2.19 7.30±2.10 4892.21±246.33
观察组 88 98.33±3.11 27.98±1.25 4.70±1.10 3693±175.49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所指定的一套标准化护理模式与护理程序,以期达到护理规范化,尽可能降低同一病种的不同个体、不同医护人员所造成的差异,在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率[2]。
由本研究结果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与传统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住院费用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结果提示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并具备下列优点:
3.1 缩短了住院时间, 降低了医疗成本
临床护理路径是路径小组共同针对患者疾病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有严格工作程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护理计划, 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3]。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由于融入了成效管理的理念,将“早日康复”和“尽可能
降低医疗费用”纳入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考量目标。
患者对医疗护理全过程的了解, 并积极配合必要检查、治疗及手术,从而使诊疗过程顺利,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了负担。
3.2 满足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改善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
本研究结果证实科学有效地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较传统地健康教育能更有效地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等,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极大提高。
3.3 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提高了护理质量
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护理目标不够明确。
应用临床路径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护理,对每日实施的护理内容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减少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4],护理人员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病人并发症。
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路径实施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使自己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具有预见性,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甚至需要不断地学习或查找文献或向同行的教授学者请教,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从而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主动性[5]。
由此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同时使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 结论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护理管理方面的改革及创新都是促进医院更快发展的要素,另一方面,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更加要求医务人员更好地改善服务手段及服务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为医院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地改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医疗护理成本的途径,最终达到缩短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标。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的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的现代模式,必定会逐步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同和接受,并广泛适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临床护理路径的特点及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42-43.
[2] 董军.临床路径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3,23(6):11-12.
[3] 王曙红,黄伦芳,罗万俊等.临床路径在室间隔缺损修补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5):341-342.
[4] 张波,徐小薇.临床护理路径及药剂师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01,12(10):592-593.
[5] 马爱芬,梁桂琴,陈洁.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