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内节育器知识科普

宫内节育器知识科普

宫内节育器知识科普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是我国育龄妇女目前主要采用的避孕措施。

全世界有1.56亿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其中中国占2/3,有1.04亿人,是世界上使用宫内节育器最多的国家。

宫内节育器被广泛推广使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但宫内节育器是由古代节育器发展而来。

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骆驼子宫内放入小石块以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旅行中因妊娠、流产而影响体力。

01宫内节育器避孕机制
自20世纪20年代末,宫内节育器被公认有避孕作用,大量研究认为宫内节育器有抗生育作为:宫内节育器的刺激引起宫腔内环境的改变,产生无菌性反应,改变子宫内膜,使其不适应受精卵的植入和发育。

此外,某些节育器含有铜,可释放铜离子,引起局部生化物质的变化和机体的免疫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受孕。

02宫内节育器的种类
(1)惰性宫内节育器:以不锈钢丝或塑料,硅胶制成,国内为金属单环。

(2)带铜宫内节育器:利用铜对精子或受精卵的杀伤作用,在支架上加铜丝或铜套,明显增加了避孕效果。

(3)释放孕激素宫内节育器:利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缓释系统,将所含的孕激素缓慢恒定地释放到宫内,提高了避孕效果并可明显减少出血。

(4)释放止血药物宫内节育器:所释放的止血药可有效控制放置后月经血量增加的副反应。

03含孕激素宫内节育器的作用
带药节育器和带孕激素的宫内节育系统是对带铜节育器的进一步创新。

前者是将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物附着在带铜节育器上,在释放铜离子的同时,还会释放一些药物。

带药节育器和宫内节育系统有所不同。

前者置入后,药物在半年内就释放完了,其目的主要是缓解这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孕激素作用:
①阻止精子穿透宫颈黏液;
②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③对抑制排卵只有15%~50%。

优点:子宫出血减少。

缺点:少数妇女月经不规则。

04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
(1)生育前避孕期:如避孕期长达数年,无宫内节育器禁忌症,包性伴侣稳定、无性传播疾病感染危险、无生殖道感染的,可使用含铜宫内节育器,但有一定脱落率和带器妊娠率,应加强放置术后的随访,并在计划妊娠前3个月取出。

(2)产后及哺乳期: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伤口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此期早放效果好、并发症少;或于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6个月放置。

(3)生育后避孕期:一般从月经期第3日起至月经干净后7天内均可放置,以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

(4)更年期:已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可继续使用,绝经半年至1年时取出,更年期通常不宜重新放置。

(5)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交后5天内放置。

05宫内节育器放置前后注意事项
术前应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月经干净后避免性生活,哺乳闭经者应排除早孕后方可放置。

术后应注意休息及个人卫生,1周内禁止重体力劳动,2周内禁止房事。

注意:放置后早期应注意宫内节育器是否脱落,如床上、月经垫上、水盆中、便池内,尤其是第1次月经期要特别留心观察。

另外,放置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者,经期不应使用阴道棉栓。

06宫内节育器不是终身环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有效、可逆的节育方法,也是目前广大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方法。

根据宫内节育器的材质不同,放置期限可以分为5、8、10、15年不等。

但是,有些人误以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没反应,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放下去,其实不然。

因为宫内节育器也是有寿命的,放置时间是有规定的。

宫内节育器使用年限到期后,一般应及时更换,否则避孕效果会减弱。

最好是在放置节育器前应该做好常规检查,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节育器类型,了解放置的年限。

置入子宫内避孕器后的第一年,要确定它是否还在“坚守岗位”。

以后应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以确保避孕效力是否可以持续。

特别提醒:
育龄妇女还应该在绝经前后半年内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以免子宫萎缩造成取出困难。

宫内节育器使用超过期限2年以上,可能出现副反应,如出血、腰酸、腰疼等,特别是绝经后仍未取出,有可能出现节育环嵌顿、异位等等,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