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0651015 周/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防火防爆
2.后续课程:
安全学原理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引起火灾的原因和基本规律,进行化工和建筑工程的防火防爆设计,为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已经存在的和尚未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提供实践基础和处理预防措施。
设计目的如下:
1.熟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生产过程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2.通过亲手设计,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培养综合考虑工程实践中消防技术措施和消防管理措施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联系理论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按设计流程操作,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防火防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化学物质生产储存场所的防火防爆设计;
2. 自动灭火系统设计;
3. 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4. 特殊灭火系统设计。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查找资料,调研,实验设计,实验评价与验收。
具体安排如下:
1.教师布置题目,学生查找资料;
2. 现场调研,设计具体实验;
3. 实验操作与结果评价;
4. 撰写设计报告。
四、指导方式
由指导教师召开课程设计动员会,进行分组,指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题目要求。
提出问题,实验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实验操作进行示范,在实验中针对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教师检查、提问及论文成绩)。
2.评分办法:
(1)从几个方面考核课程设计完成的成绩: 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综合打分。
(2)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具体要求,根据每个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综合给出实验成绩。
出勤情况占10%;实验预习占10%;实验现场操作占40%;实验报告占40%。
(3)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火灾爆炸预防控制工程学》霍然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