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二O一七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一、20XX版七项质量管理标准 (1)二、七个方法论 (3)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绪介绍 (4)四、ISO9001:20XX和20XX版关键改变 (4)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第二章: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了解和实施 (6)第三章:ISO14001:20XX《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了解和实施 (42)第四章:GB/T28001-20XX《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了解和实施 (63)第五章: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知识 (83)第一章基础知识一、20XX版七项质量管理标准七项标准分类:基础标准: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改善关键标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关系管理方法标准:过程方法;循证决议1、以用户为关注焦点质量管理关键关注点是满足用户要求而且努力超越用户期望。

需求:大家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含有货币支付能力欲望和购置能力总和。

期望:是指大家对每样东西提前勾画出来一个标准,达成这个标准就是达成了期望值。

可开展活动包含:1)了解从组织取得价值直接和间接用户;2)了解用户目前和未来需求和期望;3)将组织目标和用户需求和期望联络起来;4)将用户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给予沟通;5)为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6)测量和监视用户满意度,并采取合适方法;7)在有可能影响到用户满意度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并采取方法;8)主动管理和用户关系,以实现连续成功。

2、领导作用各层领导建立统一宗旨和方向,而且发明全员参与条件,以实现组织质量目标。

可开展活动包含:1)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2)在组织全部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价值观和公平道德行为模式;3)培育诚信和正直文化;4)激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推行对质量承诺;5)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人员中实际标兵;6)为大家提供推行职责所需资源、培训和权限;7)激发、激励和表彰职员贡献。

3、全员参与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升组织发明和提供价值能力必需条件。

4、过程方法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效连贯过程系统来了解和管理时,可愈加有效和高效地得到一致可预知结果。

5、改进成功组织总是致力于连续改善。

可开展活动包含:1)促进在组织全部层次建立改善目标;2)对各层次职员进行培训,使其知道怎样应用基础工具和方法实现改善目标;3)开发和布署整个组织实施改善项目;4)跟踪、评审和审核改善项目标计划、实施、完成和结果;5)将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服务和过程更改全部纳入到改善中给予考虑;6)赞赏和表彰改善;6、循证决议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和评价决议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结果。

7、关系管理为了连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和供方等相关方关系。

可开展活动包含:1)确定组织和相关方(比如:供方、合作伙伴、用户、投资者、雇员或整个社会)关系;2)确定需要优先管理相关方关系;3)建立权衡短期收益和长久考虑关系;4)搜集并和相关方共享信息、专业知识和资源;5)合适时,测量绩效并向相关方共同开展开发和改善活动;6)和供方、合作伙伴及其它相关方共同开展开发和改善活动;7)激励和表彰供方和合作伙伴改善和成绩;二、七个方法论1 5W2H:Why: 为何要做;who:由谁负责;when:何时完成;where:在哪儿完成;what:要做什么;how:怎样评价结果;how much:完成到什么程度。

2、过程控制:5M: 人、机、料、法、环。

3、过程方法:1)过程需要策划2)过程要受控3)过程要增值4、PDCA,也叫戴明圆环。

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全部过程和作为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方法,能够在组织内各个过程及过程间全部相互作用中进行实施。

组织能够对各层次PDCA循环进行管理。

P---策划:建立体系及其过程目标,配置所需要资源,以实现和用户要求和组织方针相一致结果;D---实施:实施所做策划;C---检验:依据方针,目标和要求对过程和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适用时),并汇报结果;A---处理:必需时,采取方法提升绩效。

5、SWOT决议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关键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对研究对象所处情景进行全方面、系统、正确研究,从而依据研究结果制订对应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等。

6、目标制订:SMART标准具、测、达、关、时;即设置具体、可度量、可达成、相关、有时限目标。

7、纠正方法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策划阶段:1)确定事实,明确责任2)分析产生问题原因3)确定关键原因4)纠正或制订纠正方法;实施阶段:5)实施纠正或纠正方法检验阶段:6)验证方法效果,未达成效果继续分析原因处理阶段:7)制订巩固方法8)举一反三并标准化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绪介绍1、说你所做,做你所说,记你所做;2、该说说到,说到做到,必需给予统计;3、方针适宜、目标具体、岗位清楚、分工明确、步骤优化、程序固化、过程监控、奖惩分明、连续改善。

四、ISO 9001:20XX和20XX版关键改变此次修订是依据联合技术合作工作组(JTCG)制订并于20XX年公布ISO/IEC导则第1部分《附件SL》中,要求适适用于全部ISO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通用框架。

结构改变见下表⏹管理标准由原来八项管理标准转变为七项管理标准;⏹结构由原来八章增加为十章,条款次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取消了管理者代表指定,更多条款内容突出领导作用;⏹增加新关注点,如内外部环境、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对风险和机遇应对、变更管理、绩效指标等内容,将“部门+要素”管理方法提升到“过程绩效”管理理念。

⏹对文件和统计概念有所突破,取消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这类文件形式,统一用“形成文件信息”取而代之;取消了“统计”用语,统一用活动结果“证据”取而代之。

⏹吸纳了绩效管理等内容;⏹消除部分了解误区,如不再将预防方法和纠正方法并提。

⏹其它内容,如术语改变,对于外包控制改变等内容。

总而言之ISO9001:20XX版较之20XX版发生了结构和内容上重大改变。

五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章节结构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所处环境4.1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4.2了解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方针5.3组织岗位、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会方法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策划6.3变更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文件化信息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要求8.3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8.5生产和服务提供8.6产品和服务放行8.7不符合输出控制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善10.1总则10.2不符合和纠正方法10.3连续改善标准中部分字词了解:“应”表示要求;“宜”表示提议;“能够”表示许可;“能”表示可能或能够;“注”是一个说明性、解释性或提醒性表述,不是要求,不能作为评定依据。

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要求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含有稳定地提供满足用户要求和适使用方法律法规要求产品和服务能力;b)经过体系有效应用,包含体系改善过程,和确保符适用户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意在增强用户满意。

本标准要求全部要求是通用,意在适适用于多种类型、不一样规模和提供不一样产品和服务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适用于预期提供给用户或用户所要求产品和服务;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应用是必不可少。

通常注日期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适用于本文件。

通常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全部修改单)适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20XX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XX,IDT)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XX界定术语和定义适适用于本文件。

部分术语: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方法有影响内部和外部结果组合。

相关方:可影响决议或活动、或被决议或活动所影响,或她自已感觉到被决议或活动所影响个人或组织。

外包:安排外部组织实施组织部分职能或过程。

质量:实体若干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程度。

要求:明示,通常隐含或必需推行需求和期望。

了解关键点:明示:即要求要求,如口头、文件要求。

隐含:即不言而喻,如银行为用户存款保密。

必需推行:通常包含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输出:过程结果了解关键点:通常而言,输出分为以下四大类:服务(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步骤性材料(如润滑油)产品:在组织和用户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情况下,组织生产输出。

服务:最少有一项活动必需在组织和用户之间进行输出。

了解关键点:服务是输出一个形式。

和产品区分在于:最少有一项活动必需在供方和用户之间接触面上完成。

4 组织环境4.1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和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多种外部和内部原因。

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原因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原因能够包含需要考虑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注2:考虑国际、中国、地域和当地多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原因,有利于了解外部环境。

注3:考虑组织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原因,有利于了解内部环境。

了解关键点:组织环境了解: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物质条件综合体,它存在于组织界限之外但能够对组织行为产生直接、间接影响。

环境对组织有制约作用,但组织在环境面前并不完全是消极被动,可经过多种方法以控制、影响环境。

组织面临外部环境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指某一特定社会中对全部企业或其它组织全部发生影响环境,包含:➢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

⏹中观环境——包含产业环境和区域环境。

⏹产业环境包含:➢竞争结构(现有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供方、买方、替换品生产企业);➢产业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久、成熟期、衰退期)⏹区域环境包含:➢社会经济条件:经济结构、人口分布、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和文化教育等;➢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河流水文条件、生物情况、气候条件、环境污染情况等。

微观环境——即组织所处具体环境,包含供给商、用户、竞争者、公众和政府等。

每个组织面临不一样微观环境,这是组织所极度关心。

内部环境:➢价值观;➢文化;➢管理、组织结构、作用和职责;➢政策、目标和战略;➢资源(资本、时间、人员、工艺、系统技术);➢信息系统、信息流通和决议系统(包含正式和非正式);➢绩效等相关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