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科学系姓名学号专业市场营销2013年04月15日摘要中国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但随着国际零售巨头,雄心勃勃的拓展中国市场,布局中小城市,各家公司将竞争的战场转向中小城市中国零售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
而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企业还是已经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阶段,零售业何去何从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外国零售企业的进入,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新鲜气息,丰富了零售市场的内容。
它们都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决定将“以中国为主要供货市场”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海外销售市场”的战略。
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零售业也相当红火,外资零售商店并不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太大冲击。
相辅相成的促进结果是:第一,中国的现代零售商店将继续走大型化与综合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差异化个性化追求催生大型化与综合化零售商店三是中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为零售商店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发展;竞争AbstractChinese retail business has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and good expectations, bu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giants, ambitious to expand China marke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layout, companies will compete in the battlefiel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hina's retai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rapid development. Retail sal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will b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both domestic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 has landed in China, are clearly feeling the pressure. I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retail market competition has reached white-hot stage, where to retail industry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to enter, for the domestic retail trade has brought fresh breath,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retail market. They are bullish about China's huge potential market and consumer spending, decided to "as the main supply to China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 into a "with China an important overseas sales market" strategy. Due to China's domestic retail industry is booming at present, foreign retail stores willnot cause too big impact to domestic companies. Is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o promote the results: first, China's modern large-scale retail stores will continue to walk, and integrat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fferentiation personalized pursuit of creating large-scale and comprehensive retail stores three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o retail store provides a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Key Words:Retail industry; Retail; Development; competition目录1 引言 (1)2 中国零售业行业综述 (1)2.1 零售业的定义 (1)2.2中国零售业的演进历史 (1)2.3零售业的现状 (2)3 影响我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的因素分析 (2)3.1体制与政策环境因素 (2)3.2消费者的需求因素 (3)3.3零售业的竞争环境因素 (3)3.4现代科学技术因素 (4)3.4.1提高管理效率 (4)3.4.2提升经营能力 (4)3.4.3改变销售方式 (4)4 国内零售业发展战略研究 (5)4.1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细分市场及科学定位 (5)4.2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确立企业区域竞争优势 (5)4.3实行连锁经营战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6)4.4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壮大企业经营规模 (6)4.5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树立零售新形象 (7)5 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1 引言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国内零售业则面临各种宏观政策、居民消费观念、国际零售巨头渗入等多重压力,各个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势必将给我国零售业的平稳运行发展带来冲击。
作为最为贴近国民生活的行业,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败,同时也势必对中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然而具有天然优势的地方零售商场在其改革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品牌营销薄弱等问题。
对此问题的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国内本土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意义。
也将会有效地利用到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有助于提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本文将着重讨论我国零售业的现状,未来发展的定位以及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2 中国零售业行业综述2.1 零售业的定义“零售业态”源于日语词汇,本定义为经营形态,通常被认为是,零售业态即店铺经营形态,意指为满足某一特定目标顾客需求,组成全部零售营销要素而形成的店铺营业形态。
而吴小丁教授认为,零售业态应该是“营业”形态,而并非《新业态标准》意指的店铺营业形态。
后来有人根据英文将其误译为“经营形态”,包括营业形态、组织形态等。
营业形态是指零售店、超市、便利店等店铺形态,组织形态是指连锁经营、自愿连锁等企业形态[1]。
2004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联合颁布的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零售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17种业态。
而目前在我国商务部规定的17种业态中,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一般都归类于超市业态,而零售店和购物中心都归类于零售业态。
2.2中国零售业的演进历史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国营零售店是商品流通主渠道,承担着“稳定物价”、“保证供给”的职能。
由于缺乏一系列的竞争,国营零售店成为计划经济当中我国零售市场的主导业态。
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大型零售零售商迎来了繁荣发展时期。
从2005年起,零售业就走上了复苏之路。
从当代的股票市场来看,2006年港股中,零售业态的股票持续上升。
进入2007年,沪深A股市场上的零售公司股票已进入涨幅较大的行业板块之列。
兰飞燕针对零售行业53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第一季度财务指标统计分析指出,整体上市公司的业态以零售业为主,其经营状况良好,向好趋势明显,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净利润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收入增长速度[2]。
2.3零售业的现状自2004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外资零售商加快了在我国的扩张步伐。
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和麦德龙等各大国际品牌纷纷在我国大量开店,其中沃尔玛居首。
外资零售商成为我国零售商业领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市场份额,业态创新,贸易扩张,技术升级,促进增长和社会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均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2007年之后,我国的零售业在政策保护期结束后迎来了了更大的危险期。
目前我国新兴的消费模式对零售业产生了重大冲击。
中国的零售业用短短的30年时间,达到了发达国家百年发展的历程,这种粗放型的发展,必然会有很多地方有欠缺。
虽然零售零售业业态不会消失,但行业整合并购成为了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打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近几年国内商业地产发展迅猛,商场定位雷同,商业资源有限,商家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恶性竞争增加了整个行业成本,且忽视了品牌的战略定位以及品牌组合,不利于国内零售发展。
另一方面,单一的经营方式与迅速增加的商场数量并不匹配。
目前几乎所有的零售企业都在采用联营模式,虽然联营模式能有利保障零售企业经营收益,降低经营风险,但也削弱了零售企业对商品资源经营活动的掌控能力。
然而随着大批外资零售巨头进入国内市场,联营模式以及相对落后的管理技术和水平已阻碍了国内零售业与国际巨头竞争抢占市场[3]。
3 影响我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的因素分析3.1体制与政策环境我国零售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
经过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我国的零售环节已经由原来的计划流通体制,初步改革成为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流通体制。
从零售行业的企业所有制来看,打破了计划体制下国营零售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我国零售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成为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个体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