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情
况汇报
6月3日以来,我县境内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面对严重灾情,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抓好当前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雨情、灾情
6月3日至18日,我县先后遭受三次强降雨袭击,其中:6月3日至6日最大降雨量达到212毫米;6月9日至11日最大降雨量达到236.8毫米,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62.6毫米;6月13日至16日,最大降雨量达到289.1mm。
6月18日零时至6月18日21时,最大降雨量达到76mm;6月3日到6月18日降雨过程累计最大降雨量达到702.8 mm。
暴雨造成全县大小河流河水暴涨,全县41座小型水库全部超汛限水位,其中湘溪岭水库大坝11日13时溢洪道过水深达到2.2米。
由于近期持续的强降水,后期出现旱情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将在做好防御洪涝灾害工作的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研商气象趋势,在确保水库、当家塘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适时、适度蓄水,为下步做好抗旱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持续性的强降雨天气,致使我县18个乡镇普遍受灾,部分乡镇农田被淹,村庄进水,道
路、通讯、供电中断。
截至6月18日21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8.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876)7400人,其中地质灾害点转移154人,因洪水围困和房屋受淹转移(1722)7246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3.41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27千公顷,绝收面积0.36千公顷。
水利基础设施受损,冲毁护岸39处、损坏碣坝28座、灌溉设施73处。
1、雨量历史罕见。
近日来,我县连续普降大暴雨,所有乡镇降雨量均超过200毫米,部分区域达366.2毫米(东林乡下车站)。
据气象水文监测数据显示:一是单日雨量超历史极值。
6月23日~24日,24小时降雨量达345.6毫米,超出历史极值(206.1毫米)近140毫米。
二是单月雨量破九八记录。
今年6月份以来(至24日24时),降雨量达606.3毫米,是2016年整个6月份(323.1毫米)的近两倍,超过1998年6月份(510.7毫米)近100毫米。
三是上半年雨量逼近上年全年。
今年以来,降雨量达1178.5毫米。
预计截止6月30日,将逼近2016年全年的1792.6毫米。
2、汛情异常严峻。
受强降雨引发山洪及上游来水影响,我县汛情异常严峻,险情不断,主要表现为:一是村庄大面积被淹。
我县184个行政村中,沿河沿湖的有58个,人口达10万余人。
24日3时起,我县船滩、清江、石渡、澧溪等乡镇3000
余栋房屋被淹,数百名群众围困水中。
二是山塘水库险象环生。
截至24日19时,全县3座中型水库均已开闸泄洪,8座小(一)型、43座小(二)型水库、200余座山塘溢洪,先后有16座重点山塘、2座水库出险。
三是修河水位不断上涨。
截至24日19时柘林水库坝前最高水位达64.98米,超汛限1.48米,我县下坊电站水位最高72.71米,最大行洪流量达到每秒7800立方米。
四是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截止24日晚,全县共发现500余处大小塌方,24处山体滑坡,其中房屋后山体滑坡共22处。
新增地质灾害点21处。
3、受灾极其严重:受暴雨、山洪、山体滑坡以及上游洪水
的影响,我县有17个乡镇14个村中断通讯,43个村道路受阻,40个村全面断电,损毁桥梁81处、河堤22100米、堰坝4座,倒塌民房37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8215亩。
特别是清江乡、船滩镇和石门楼镇,成灾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大部分农作物将绝收。
同时,城区、园区、景区均不同程度受灾,两家厂房浸水,城区的昌宁小区、古艾城市花园部分围墙倒塌。
据初步统计,截止24日20时,全县受灾人口119460人,其中因灾死亡1人、伤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83.7万元。
二、主要工作
今年入汛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防大汛、抢大险、救大
灾”的思想,抓早动快,扎实安排,为夺取防汛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1、“早”字为先赢主动。
立足超前谋划,以超常规的力度抓好防汛工作。
一是早安排。
年初,就对每座山塘水库明确了责任领导,落实了专人负责,所有河流均落实了河长及责任单位。
主汛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5次防汛工作专题会,投入1070万元备足了防汛物资,组建了60名县级专业抢险队和乡镇200人的半专业抢险队,落实了河道巡查员500余名,并实行了县乡24小时值班,确保做到了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巡查值守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二是早部署。
此次汛情来临之前,我县立即快速反应,全面取消双休日,全面停止其他一切工作,所有扶贫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就地转为防汛抢险先锋,集中全县力量抓防汛工作。
23日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动员会、会商会5次,所有包乡领导全部深入一线坐阵指挥。
同时派出工作组20批次、1000余人次,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紧急关闭了全县所有景区,停止了一切水上作业。
三是早动员。
县防指抽调防汛责任单位和两办人员24小时值班,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对全县防汛工作进行总调度,同时组建了由县领导挂帅的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宣传及舆论监控组、救灾保障组、社会稳定组、督查巡查组、工业园区防汛、城区防汛和景区防汛组等9个
工作组,全面动员全县上下投入防汛工作。
2、“实”字打底防灾害。
坚持纪律挺在前,真抓实干,全
面进入临战状态。
做到了人员落实到位。
各工作组和防指成员单位紧急抽调2874名县乡干部奔赴一线,同时成立了两办和防汛办、纪委两个督查组对部门和成员到岗履职情况突击督查。
做到了指挥调度到位。
经过紧急会商,我县于23日中午12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4日5时起又将防汛IV级应急响应上调为III级。
按照应急响应要求,县领导在县防指24小时值班,紧急调度协调各方工作,对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抢险情况做到一小时一调度一通报,保障信息的畅通。
做到了巡查值守到位。
各防汛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深入一线排查隐患,加强对灾害预警点巡查监测。
特别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巡查,每小时反馈一次情况。
对已发生安全隐患和路段进行重点跟踪并上传信息,设置警示标识,落实专人维持秩序。
3、“快”字当前保平安。
汛情就是命令,险境就是战场。
全县机动力量快速反应,全身投入抗洪抢险一线,保障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是快速救援。
面对数百群众被洪水围困,100余人失联,多名群众被迫爬上树顶逃生的紧急情况,我县紧急出动公安、消防、武警及民兵预备役人员380余人,投入冲锋舟3艘、船4艘、车辆40余辆,紧急救援被困群
众281人,并在县界处救援修水县群众18人。
二是快速转移。
面对险情,我县紧急动员,对低洼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区、险工险段地区群众进行了全面排查,紧急转移群众4285人。
三是快速抢修。
投入挖机、推土机、工程车等大型抢险机械74台(辆)、抽水机3台对道路、桥梁、电信通讯等设备进行了紧急抢修。
紧急恢复了29个村通路,32个村通电、11个村通讯的问题,完成了16座山塘和2座水库除险工作。
四是快速救灾。
设立临时救灾救助点,调拔救灾资金及物资合计1200万元,确保保障转移安置群众和受灾情况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基本生活有保障。
目前,全县没有出现一例群众因灾上访事件,社会稳定形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