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环境保护学第九章 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旅游环境保护学第九章 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件等。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 (四)保护山地风景区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
山地风景之美,在于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文化气质。山地风景资源 的开发要避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必须把风景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 源来对待。对山地风景区的规划、旅游路线的设计、人工设施的布置 与建造,都应服从风景资源的自然美学特征,保持其原有迷人的风貌, 尽量避免喧宾夺主,甚至是破坏性开发。为了让旅游风景资源的开发 能充分体现风景资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划、 恰当的路线设计和科学的建筑布置,充分展现自然风景的美感和陶冶 游客的精神。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 (二)防止景区的人工化现象
我国一些山地风景区内建筑密集、大体量建筑随处可见。培训中心、 招待所、酒店、商店等度假娱乐和商业设施,处处都是,活生生就是 一个繁荣的小城镇。到了节假日,车流人流量大,使景区的污染物排 放更多,污染更严重,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为了保护景区旅游的审 美和地域特色,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对山地风景区的保护有足够的重 视,加强监管,有效规划,避免山地风景区的人工化现象,体现可持
二、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 (二)河湖旅游环境的保护
1、控制工业及生活等污水、废水排放 (1)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关、停、并、转、迁污染型企 业;(3)改革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4)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制度。 2、河湖治理工程 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1)河湖截污工程;(2)河湖清淤工程。 3、水体富营养化防治 4、河湖两岸生态环境保护 5、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 6、水上旅游交通的管理与控制
二、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三)瀑布、泉水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1、瀑布保护 瀑布保护主要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个方面。 对于水量保护,首先重视生态环境维护与建设,其次是护水工程建 设,。 对于瀑布水质保护。要严禁在瀑布上游及周围开矿、建厂,以防止 工矿企业的废水污染;同时要严禁向水中排放废水、垃圾等污染物。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一)限制建设和利用索道
由于建设索道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项目,会使山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 景观遭受到破坏。因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保护好山地地貌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索 道的建设一定要严格限制、严格审批,保证建设的合理性。设计时, 一定要注意哪些山地可建索道。筹建和论证时,一定要由建设、旅游、 交通、环保、园林、生态、地质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建设小组,进 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勘察和科学论证,制定若干个设计方案,从中选 定最佳方案。审批时,一定要确保对山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负面影 响减至最低。
续发展意识。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三)降低客流对景区的影响
由于著名山地风景区都是优秀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客流对其自然环境影响一直比较严重。特别是旅游旺季或旅游“黄金 周”,不少景区的游客环境容量严重超载,同时产生的大量旅游垃圾 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山地风景区,地形险峻,道路崎岖,垃 圾清运和处理的难度大。可以通过进一步开发旅游游览区,合理布局 游览路线,实现大多数游客“山上游、山下住”,做好旅客引导,改 变旅客的旅游目的地决策,辅之以其他措施,如调整景区的燃料结构, 由燃煤全部改燃煤气或用电,去除旅游垃圾中占总量40%左右的煤渣, 改变景区的垃圾构成,减少垃圾清运量,为山上垃圾处理创造有利条
第一节 自然旅游环境的保护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二、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三、旅游区大气环境的保护 四、生物旅游环境的保护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一)限制建设和利用索道 • (二)防止景区的人工化现象 • (三)降低客流对景区的影响 • (四)保护山地风景区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 • (五)山地安全管理
第九章 旅游环境保护的 具体措施
破坏了自然环境, 就等于破坏了你的 生活。
——基米
【学习目标】
1、掌握对地质地貌、水体、大气和生物旅游 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措施
2、熟悉噪音污染防治
3、了解旅游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 的措施
4、掌握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 的保护措施
5、了解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旅游社会 环境治理与维护的措施
一、地质地貌旅游环境的保护
• (五)山地安全管理
山地安全管理包括防火、防灾、防盗等内容。山地安全管理还包括 对某些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的预防,如滑坡、洪水或泥石流的暴 发等。在峡谷地貌地区,要定期封闭峡谷,检查谷壁两侧的状况,观 察岩体的稳定性,检查有无活动性的裂缝和松动的岩石、峡谷上游是 否有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以便在峡谷两侧谷壁上端排除险石,以防止 滚石、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保护游客安全。
二、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三)瀑布、泉水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2、泉水保护
一是保护好泉水周围的生态环境,抓好荒山荒地的植树绿化工作, 加强水源涵养。二是严禁在泉水周围开山采石或修建大型人工建筑; 保护地表水下渗的通道,防止地下水水质的污染;三是处理好与工农 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的关系。
三、旅游区大气环境的保护
•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 (二)改进燃烧方式 • (三)减少和治理交通废气污染
三、旅游区大气环境的保护
•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1、搬迁旅游区内污染大的企业 在旅游区附近地区,生产部门,尤其是工业生产部门的布局是否合 理,与旅游区的大气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在旅游区附近,应尽量不建 设或少建设工、矿业企业,尤其是那些耗能高、污染大的工业部门, 要尽量远离旅游区。对旅游区内现有的污染企业,要设法迁出。 2、合理布局旅游区内的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设施也要科学布局。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场 地等,应建在游览区、娱乐场、野营地、交通道路和旅馆餐厅的全年 主导风向或旅游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停车场设在下风侧,但应在 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及处理场地的上风侧,并与餐馆、旅馆、 野营地、娱乐场、游览地等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以减少汽车和灰尘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餐馆等饮食服务设施应建在旅馆、野营地、娱乐 场和游览地的下风侧,但应建在停车场的上风侧。
二、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一)海洋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 (二)河湖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三)瀑布、泉水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二、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 (一)海洋水体旅游环境的保护
我国拥有 18000km余的海岸线和 14 000km余的岛屿岸线,6500 多个海岛,管辖海域约300万km²。海洋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海滨、 海岸、沙滩、珊瑚礁及红树林海岸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针对海 洋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1、控制陆源污染 2、防治海上溢油、漏油污染 3、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4、海洋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