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模式方案-居家养老

商业模式方案-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商业计划书XXX2019年10月目录1. 中心介绍和服务团队 (1)1.1 指挥中心介绍 (1)1.2 团队介绍 (1)1.3 现有基础 (2)2.项目背景 (3)2.1 项目背景 (3)2.2 项目概述 (4)2.3 项目目标 (5)2.4 服务内容 (7)3. 规划战略 (8)3.1 发展规划 (8)3.2 年度计划目标 (9)4. 市场分析 (10)4.1 市场特征 (10)4.2 市场容量 (11)4.3 竞争分析 (12)4.5 政府政策 (13)5. 营销计划 (15)5.1 市场定位: (15)5.2 营销价值: (15)5.3 营销目标: (15)5.4 营销方式: (16)6. 盈利模式 (17)6.1服务产品 (17)6.2.养老服务平台方案 (18)6.3.养老服务终端设备 (18)6.4.增值服务 (18)7. 投资分析 (19)7.1股本结构与规模 (19)7.2 主要财务数据 (20)7.3未来五年成本费用预算 (21)7.4 利润预测分析 (22)8. 风险分析 (23)8.1 外部风险 (23)8.3 内部风险 (24)8.4 解决方案 (25)9.风险资本退出方式 (26)9.1 撤出方式 (26)9.2 撤出时间 (26)1. 平台介绍1.1 云呼叫指挥中心2017年5月16日上午,哈尔滨市惠民行动和全市民政重点工作之一的12349助老公益服务平台,在市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由市政民政局主办,平台拥有统计系统丰富数据资源的便利和支撑,已形成完备的调查系统,并拥有专业化的信息团队,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为我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面向基层、面向民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是民调工作的真实写照,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拟成立黑龙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呼叫服务指挥中心),以呼叫服务指挥中心综合大厅为载体,以社区工作站、志愿者服务联盟为依托,形成为1+n的综合服务模式,通过开通免费公益性服务热线,建立24小时的服务响应机制,在居家老人和广大服务提供商及志愿者之间搭起绿色通道,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的日常送餐、病时就医、家政服务、紧急救援、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构建覆盖全市的“安全、便捷、周到、温馨”的居家养老服务便民体系,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市老年人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1.2 团队介绍指挥中心为将为民办非企业组织,组织结构拟采取直线职能制,实行理事会授权,主任负责制。

主任下设设施管理、服务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等副主任。

1.3 现有基础1、完成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软件系统的研发,智能硬件(智能紧急呼叫器、智能腕表、老人手机、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等)的研发。

2、在多个社区进行养老情况调研,梳理完成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以12349呼叫服务中心为核心,整合社区、家政、物业、医疗、救护、志愿者等第三方服务的服务体系。

3、与多家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志愿者组织、家政公司、连锁社区超市进行前期沟通,为项目正式运营时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的组建打下基础。

4、与中国电信等主要运营商沟通老人关爱专属语音流量优惠套餐,目前已基本达成初步意向。

2.项目背景2.1 项目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范围的普遍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所以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纵观我国历史几千年来,我国人民深受孝文化影响,一直以来主要的养老模式多为养儿防老,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养老又增加了诸如敬老院、养老院、等多种养老模式,形成了养儿防老、机构养老(养老院养老)等多头并举的养老格局。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为了解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匮乏的问题,我国在30年前实行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一段时期内有效提升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水平,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深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421”现象(421现象既一个家庭由一对独生子女夫妻加上4位老人加上1个孩子)突显出来,“421”现象使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单元年轻的夫妇在践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无暇也无能力承受抚养四位老人加一个孩子的重担,因此“421”现象打破了我国几千年来以来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使养老问题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421”现象带来的另外一种效应就是使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

据推算,去年全国大陆人口13.7亿人,五年来年平均增长率为0.50%。

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696万人,占16.52%;15-59岁人口为92471万人,占67.3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万人,占16.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74万人,占10.47%。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0.0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2.8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8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60个百分点。

据测算,到了2017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17亿,到了2043年,老龄人口将达到5亿。

2015年开始,我们国家正在逐步改变已经坚持了达三十年之久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那么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老龄服务、养老等综合的老人管理服务问题。

2.2 项目概述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突破两亿大关,人口老龄化事关整个国家发展形势,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响应政府和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关于养老服务标准化、信息化的号召,我们凭借多年从事信息化软件产品开发经验和团队优势,勇于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为天下老人创造福祉,以“小孝孝于庭闱,大孝孝于天下”的胸怀将中国智慧养老事业发扬光大,决心以“高起点,高要求,高规划”来进行养老事业的顶层设计。

黑龙江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呼叫、3G/4G移动技术、GPS定位、NB-IoT等技术打造了基于SAAS模式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涵盖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养老云呼叫指挥中心、智能硬件、程数据交互应用平台、养老移动APP客户端、健康大数据服务,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务及支援中心为核心,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助、健康管理、智能监护、康复医疗、家政服务、精神慰籍、增值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以“无偿服务、有偿服务、低偿服务”的服务方式,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构建成符合国家养老服务标准的“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地产养老、养老院等涉老机构,实现“互联网+养老”的成功落地。

2.3 项目目标1、建立居家养老信息管理云平台,推动成立黑龙江居家养老云呼叫指挥中心,整合为老服务一键通以及各街道居民生活事事通、蜂式服务、U社区等平台的信息数据,建立起数据丰富、反应迅速、方便快捷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方便查询各类老年人情况,分析老年人服务需求。

2、设立养老服务社区工作站,通过政府购买,社区自主申报、街道推优,平台遴选,建立重点社区工作站,承接整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基层老年协会、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平台,采用合作的方式建立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站,将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与基层服务工作有机结合。

3、建立加盟商体系。

将社区医院、药店、餐厅、超市、家政等服务机构纳入加盟商体系,提供在家就医、购药优惠、特价商品、低价家政、优惠订餐、文娱活动等服务。

4、探索社区养老互助点建设,通过开展“三统一”(统一门牌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达标创建活动,规范社区养老互助点运营管理,同时引导互助养老点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户户有特色”,有效保障社区老年人的娱乐活动需求。

5、建立居家养老“互助服务”激励机制。

试点建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互助式服务,服务以小时为单位,储存到志愿者个人账户中,当其自身需要服务需求时,由其他志愿者提供等量时间的服务。

6、建设高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探索建立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机制,推动社区开发社工岗位,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期开展居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日记事、周例会、月讲评”工作制度,规范服务人员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2.4 服务内容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呼叫、3G/4G移动通信、GPS定位等技术打造了基于SAAS模式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涵盖智慧养老云平台、智慧养老云服务、智能硬件、APP 客户端、健康大数据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链,整合多方养老资源、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养老生态链,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智慧养老,具有独特的创新优势及功能特点。

有效整合现有社会服务资源,以“无偿服务、有偿服务、低偿服务”的服务方式,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智能监护、紧急支援、健康管理、康复医疗、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基本服务项目和保险、金融、旅游等增值服务。

紧急救援:针对老人突发性事件和身体不适,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生活服务:为老人提供卫生清理、洗涤衣物、烹饪做饭、配餐送餐、侍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代购蔬菜食品、代缴生活缴费和其他物品。

日间照料:为老人开展日托服务,早晨接老人到日间照料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负责午餐、休息和安全,并在晚间送其回家。

精神慰藉:上门与老人谈心聊天,陪老人读书、散步等进行感情交流,对有心里慰藉需求的空巢老人。

康复保健: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咨询,建立健康档案和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

主动关怀:在节日和老年人的生日期间,推送祝福短信或到家中探望,陪老年人过节、过生日,使老年人享受亲情。

法律维权:为老年人免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和婚姻等合法权利的服务。

文化娱乐: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健身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太极拳等。

3. 规划战略3.1 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社区普遍展开,同时积极向农村社区推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