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即是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声音、画面、实物场景、氛围等全方面来感受。
小班幼儿的思维往往是具体形象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更喜欢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喜欢在游戏中学习。
在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给每位幼儿足够的空间、时间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发现、亲身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在合理的情境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技能的动力源泉。
在集体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随时随地注意激发和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让每位幼儿都带着浓厚的兴趣走
进集体教学中。
我园确立了“绿色、健康、和谐、美好”的办园理念,尝试开展幼儿园绿色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我园绿色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小班组确立了“促小班幼儿学习兴趣的绿色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的课题。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下就以小班综合活动《兔宝宝过生日》为例,谈谈我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进行的
以下几点尝试:
一、教学环境创设体现情境性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很强,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环境的创设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是很重要的。
活动一开始,我就请出了今天的神秘主角“毛绒玩具兔宝宝”,这时孩子们很兴奋,他们还很有礼貌地和小白兔打招呼。
有的孩子还发现了四棵长满水果的的大树说:“老师,你看大树上面有很多的水果,有苹果、橘子、香蕉还有梨呢!”当我和孩子们说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的时候,他们更是欣喜地念叨:小白兔要过生日啦!通过以上的环境创设,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过生日”和“果园丰收”的情境。
然后我又利用纸箱制作了四幢房子,并在屋顶上面贴上四种水果的图片,请幼儿将自己手中的水果送到相应的房间里,以此来创设“送水果宝宝回房间的
情境”。
另外我也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篮子,提示幼儿在送好水果宝宝之后,也将袋子宝宝送回家。
最后我也给幼儿提供了与水果实物相对应的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水果宝宝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水果图片,据此我创设了一个“帮水果宝宝找座位的”情境。
到了活动的最后,也是活动的高潮部分,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坐在小椅子上,围成一圈。
这时,我出示了一个生日蛋糕,孩子们就很欣喜地说:“小白兔还要请我们吃蛋糕呀,真开心!”于是我问道:“宝贝们,我们过生日的时候,除了吃蛋糕,还会做什么开心的事情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还要唱生日歌、插蜡烛、吹蜡烛......”于是,孩子们就兴致勃勃地围着蛋糕,听着音乐和兔宝宝一起过完了愉快的生日。
二、教学材料选择体现情境性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来源于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既能保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积极性,又能在活动中引发幼儿积极体验、帮助幼儿产生对问题的思考。
再者材料的选择体现情境性,也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
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触摸,去操作,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
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应把目标作为过程,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
起初,为了体现“摸一摸、猜客人”的情境,我在牛奶盒上面挖了一个小洞,让幼儿伸出小手进去摸一摸,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的缺点:1、牛奶盒材质太软,经过幼儿多次操作后,很容易变形。
2、幼儿透过小洞,很容易就看见了里面的小客人,丧失了摸一摸、猜客人的神秘感。
3、单纯的摸取动作,对幼儿没有挑战性。
经过我几番思考之后,我把摸盒改成了摸袋,让幼儿人手一份,以满足小班幼儿人人操作的需求。
另外,考虑到材料隐含的价值性,我也给这15只袋子设计了不同的开启方式:如:拉拉链、解绳子、解开纽扣、打开搭扣等方式。
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幼儿手指小肌肉的发展,又能发展幼儿的触摸觉。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摸袋既增加了客人的神秘感,同时又在操作中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也很好地体现了“摸一摸、猜客人”的情境。
三、教学语言提示体现情境性
教学语言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该年龄段幼儿的语言特点。
我们发现,小班幼儿词汇量缺乏,在表达上受限制;概念不清,影响归类;对词语、语句记忆的范围
小,影响对语义的接受效果。
但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阶段中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语言,提高幼儿对课程的学习效果。
活动一开始,我说:“宝贝们,看看谁来啦?(小兔)今天是兔宝宝的生日,它要请我们小朋友一起给他过生日,好不好?”顿时就引起了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当中,也让孩子们了解了大概的活动内容。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又说:“客人来了要请进屋,你看兔宝宝准备了四幢房子要请水果宝宝住进去,我们赶快送水果宝宝回自己的房子吧,可不能送错哦。
别忘了袋子宝宝也要送回家,你看袋子宝宝的家就在那边!”通过以上的语言提示,自然而然地给孩子创设了“送水果宝宝回房间”的情境。
在“帮水果宝宝找座位”环节中,我给孩子们说道:“兔宝宝给每个水果宝宝在桌上安排好了座位,等会儿我们帮水果宝宝找到自己的座位,记住哦:找的座位不大也不小,这样客人坐得才舒服呢。
”
孩子们在听了我的语言提示之后都很积极地帮客人找座位。
从《兔宝宝过生日》这一教学案例中,让我领悟到: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语言方面创设更富情境性的教学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从而使学习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