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请认真思考,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 •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是 A.气候 B.民居
2 •内蒙古草原所处的气候带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下列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组是
A 印度、德国
C 日本、朝鲜 4.东帝汶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A 拥有领土 B 拥有居民 5 •你认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最首要条件 A.劳动力
6、 你认为下列条件中, 田有利条件的是 A.①④ 二、 填充题:请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你一定能行。
7、 写一写你家乡所在的一、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________ 省(自治区、市) ____________ 县(市、自治县)
8、 探寻某一事物的历史,就要搜集与其相关的资料,包括 和 资料等。
C 植物 D.地形
B.温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 B 蒙古、中国
D 俄罗斯、法国 于2002年5月独立, C 拥有主权 是 C.水源 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
D 拥有军队 B.热量 ①降水丰沛 ②政府支持 ③人口太多 D.肥料
④山势平缓,属于元阳开发梯
B.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乡(镇、区) 资料、
三、连线题: 9、阅读下面三人谈话,你认为他们分别表示的区域联系用线连起来。
(1)
(2)
(3) “下个月我们艺术团要去新疆演出。
” “喂!谢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 20000 千克山东苹果,请问什么时候到货?” “喂!是嘉兴宾馆吗?我想预定一个房间。
”
A 物质交流
B 信息交流
C 文化交流
四、读图题: 10、读右图,填出下列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1)A _洲、B 洲、D _ 洲、 洲。
(2)E 一洋、F 洋。
洋、
五、观察题: 11、观察亚洲地形图(课本第 29页),如果你沿东经 记录
观察结果:
80度,从南往北穿越亚洲大陆。
(1 )所经过的主要地形有:
(2 )所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六、材料探究题:(任选二题)
12、从事历史研究的张教授对巴比伦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深入研究巴比伦文明,他借助的资料有:巴比伦城琉璃墙及其墙上的浮雕、出土的人脸形状的金瓶、乌尔王出土的金
制山羊、《吉尔伽美什》及西欧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关于巴比伦文明的传说等。
(1)上述划线的资料中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实物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
(2)其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3)若按资料可靠性来选择这些资料,张教授会如何选择?
13、2001年12月《北京青年报》报道:海拔2303米的灵山是北京第一高峰,素有北京的珠穆朗玛”之称,顶部的400公顷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
但近几年
(1993年一1997年)灵山被破坏的草甸达66.36公顷,占草甸面积总数的13.12%。
随着到此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水质也已遭污染,污水随处排放,垃圾随处丢弃。
(1)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试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说说你的治理方案。
(3)假如你去灵山旅游,你会怎么做?
14、“泾渭分明”是我国的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好坏就像古时候的泾水和渭水一样清
浊分明。
春秋以前泾水要比渭水清。
但战国以后,这两条河好像展开了含沙量的竞赛。
先是泾水比渭水浊,东汉以后渭水又比泾水浊,至今都浊浪滚滚,泾渭不明了。
(1)泾水和渭水是哪条河流的支流?
(2)为什么会出现泾渭不明的情况?
(3)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七、活动探究:
15、如你想过把写历史的瘾吗?你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事物(家乡的老房子、一个地名、
某个名人、一种服饰、一个古迹……参照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进行调查:
(1)拟定调查计划。
(2)根据你的调查,说说它们的来龙去脉,可以写成文章或用图片、实物、相片等资料的形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