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八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八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
二、协调发展原则的内涵
(一)反映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环境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 系。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 源和良好的环境为 基础 ,只有搞好环境及资源的保 护,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和资源,必须有一定 的经济实力和相应的技术条件。
三、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
第一,对环境与资源的开发进行综合决策,把环 境及资源保护真正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决 策之中有积极指导价值。 第二,适用于整个环境法体系的确立和环境法制 的创建过程。 第三,适用于各项政策的执行过程。 第四,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生产 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境负荷的方向转变。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要把防治污染,保护 环境列入国民经济计划中去,提出了国家在发展经 济的过程中协调保护环境的政策。
1989 年 12 月,修改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的第 4 条重新对该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国家制定的环 境 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 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 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1994 年 3 月通过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强调:“突 出 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通过法规约 束、政策引导和调控,推进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协 发展。”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的开发、 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原则
一、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 结合原则的形成
1980《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认为:保护是对 人类生物圈的合理使用,使当代人得到最大的持久性 利益,并保持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要与愿望,所 以保护是积极的、有控制的保存、维持,持久性利 用、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紧 密联系的统一体,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改善也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必须在开发、利 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才能实现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
(三)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是 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平衡了国家间、代际间的利益,体现了国际公 平和代际公平 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机会选择的公平性原则,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
(五)体现了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 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 ,社会进步是目的 。而这三者又 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 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个社会就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 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指 导性意义的,规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经济、社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环境责任原则 环境民主原则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形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 个阶段:
(一)从单项基本原则发展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 本原则科学体系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的调整 和扩大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内容的改 进和深化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在国内外的发展
第二节 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Harmonious Development)原则又称 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原则,是指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 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一、协调发展原则的形成
该原则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而发展的,并最 终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的《里约宣 言》中得到确认而形成。
第五,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 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使人们能够更 加直接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包括经济在内的各 种活动进行评价。 第六,认真贯彻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七,参与制定和加入有关条约或宣言,使保护 环境和资源的有关原则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准 则,并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 用应当全面规划,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对可再生 资源加以保护和改善,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 在一定范围之内,保障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功能不受到 损害,使之可以世世代代地为人类所利用。
体现在立法中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合理利用 土地”;《草原法》规定“加强草原的保护、管理、 建 设和合理利用”;《森林法》规定“保护、培育和合 理 利用森林资源”等都分别体现了将开发、发展、合理 利用、增值、保护、防治、改善、建设、管理等环境 资源活动结合起来的目标或者原则。
(二)反映了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发展的实质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 从表层意思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久、稳定的 发展,是社会历史的要求; 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环境无害或者少 害的发展,是环境及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展,是保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的稳定发展。
第八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协调发展原则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改善相结合原则 第四节 预防原则 第五节 环境责任原则 第六节 环境民主原则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的核心和灵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我 国环境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 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指贯穿于整个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之中,所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都 必须遵循和贯彻的,调整并决定一切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律关系主体所有行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必须由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定、确认或体现。 (2)必须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这一新兴的、独立 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原则,应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 本特点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