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厚德博爱敬业精诚2014年01月修订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3)缺血性卒中护理常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6)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8)痴呆护理常规 (11)癫痫护理常规 (13)帕金森病护理常规 (15)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7)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 (19)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2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常规 (22)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的神经网络。
主要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智能障碍、晕厥及癫痫发作、遗忘综合征、脑疝等。
一般护理一、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二、休息与卧位: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危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
三、饮食及营养:给予营养丰富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利于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障碍宜吃粘稠半流质,进食要慢,以免引起呛咳、窒息: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 分钟后再恢复体位。
四、生活护理:对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颅内压升高、昏迷等危重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会阴及皮肤护理,协助翻身。
五、皮肤护理:意识障碍或长期卧床者视病情需要,定时协助翻身,以免发生压疮。
六、管道护理:留置管道者,注意观察管道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量、性状等,标识是否清晰。
七、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尿管,定期做膀胱功能训练。
尿失禁男性患者使用男性尿道接引流袋、女性患者给予流质导尿管,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和床单。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护肛周皮肤。
便秘者每三天通一次,保持大便通畅。
八、药疗护理:掌握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使用速度。
九、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
十、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密切观察伤口、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意识、瞳孔、心率、血压变化。
十一、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行胸外按压术,人工呼吸等。
十二、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运动,门诊复查等。
专科护理一、体位护理:瘫痪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体位,防止关节部位过伸及过展,尤其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正确摆放,防止关节脱位及足下垂。
二、康复锻炼:发病 24 小时之后,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康复锻炼,昏迷患者给予被动运动,清醒者指导参与被动及主动运动。
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畸形。
三、用药护理:使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防止出血。
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时,需注意低血压等并发症。
四、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指导给予合适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做好口腔护理。
五、安全护理:有意识障碍、偏瘫、精神障碍、帕金森、癫痫发作的患者加床栏,根据病情给予约束,防止坠床、跌倒、走失。
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患者应做好“三防护理”,留专人陪护。
六、颅内压增高患者禁止灌肠和腰椎穿刺检查,避免诱发脑疝。
七、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应严密观察血压,严格控制滴速,并做好记录。
健康教育一、疾病知识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帮助分析和消除疾病恢复的个人和家庭因素,鼓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避免诱因: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适当分散注意力;洗脸、刷牙动作轻柔,食物宜软,忌生硬、油炸食物。
三、运动指导: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训练,以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均应保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
四、预防并发症:饮食宜清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道感染。
五、用药与就诊指导:讲解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类别:护理常规题目:缺血性卒中护理常规 缺血性卒中护理常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疾病概述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神经功能缺失、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依据神经功能缺失的持续时间,不足24h 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超过24h 者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一般护理一、按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饮食:进食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给予营养丰富,富含新鲜蔬菜及水果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有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
三、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1-2 周,抬高床头30 度,按病情需要给予冰帽冰敷头部。
四、生活护理:协助急性期卧床的患者生活护理,加强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五、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专科护理一、体位与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应鼓励下床做轻微活动,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侧卧位或头高脚低,头偏向一侧;鼻饲患者取半卧位。
二、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肢体活动变化以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并做好记录。
三、用药护理:使用溶栓抗凝药物时应严格把握剂量,密切观察意识和血压变化,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
同时还要观察有无栓子脱落引起的小栓塞,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使用扩张血管药尤其是尼膜地平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时,应监测血压变化: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时,应观察有无发热、寻麻疹等过敏反应。
四、体位护理: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体位,各个关节部位防止过伸及过展,尤其是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应保持良肢位,以减少脱位及足编 号:HY-HL-CG-002 制定日期:2011年06月 修订日期:2014年01月修订次数:第4次下垂。
禁止拖拉患侧肢体。
五、语言训练:失语者要加强语言训练,训练内容尽可能联系日常生活。
健康教育一、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康复治疗知识与自我护理方法,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二、合理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热量的清淡饮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谷类、鱼类、和豆类食品,使能量的摄入达到平衡。
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四、告知患者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坚持语言训练,避免劳累,生活要有规律。
六、预防复发: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
定期门诊检查,动态了解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和心脏功能情况,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
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概述高血压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由于血压高而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最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以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常见,死亡率高,预后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一般护理一、按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休息与安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2-4 周,抬高床头15-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谵妄、躁动患者加保护性床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保持环境安静,安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开放气道,取下活动义齿,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可拖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防止颈部过曲、过伸或扭曲;对意识不清及排痰困难的患者,应配合医生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四、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发病24---48h内变换体位应尽量减少头部摆动,避免用力咳嗽,用力排便,以防加重出血;限制液体入量,以防加重脑水肿;避免使用镇静剂,以免影响意识状态的判断。
五、饮食护理:发病24 小时内暂禁食;昏迷或有吞咽困难者,发病2-3 天应给予胃管鼻饲。
食物以清淡、易消化、无刺激、营养丰富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和温度适宜,防止损伤胃黏膜。
每日口腔护理2-3 次。
当病情好转或意识恢复后,鼓励患者进食。
六、加强皮肤护理:对有意识障碍或严重偏瘫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以防发生压疮。
偏瘫者应保持肢体功能位,并于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和按摩,康复期后鼓励患者主动锻炼,以预防瘫痪肢体的孪缩和畸形、关节的强直、疼痛,并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七、排泄护理:有尿潴留者,留置尿管并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便秘者应定期给予通便药,必要时低压灌肠,避免用力排便。
专科护理一、一般护理: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并详细记录。
二、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依据病情适时吸痰,每 2 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应先吸痰,后翻身,以免痰液堵塞气管引起肺不张,甚至呼吸骤停),如有舌根后坠,可置入鼻咽或口咽通气管,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如有呼吸衰竭迹象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三、脑疝的监测:应严密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等加重脑疝的先兆表现,一旦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四、用药观察: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时应严密监测尿量与电解质的变化,防止出现低钾血症和肾功能损害。
早期需进行高渗脱水治疗,通过观察颈动脉搏动的强弱、周围静脉的充盈度和末梢体温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脱水状态,并准确而及时的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
五、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监测:注意观察有无呃逆、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呕血、便血、尿量减少等症状和体征;胃管鼻饲者注意回抽的胃液是否为咖啡色或血性,观察有无黑便。
如患者出现呕吐或从胃管抽出咖啡色液体,解泊油样大便,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皮肤湿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尿少等,应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于积极止血和抗休克处理。
健康教育一、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了解本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危险因素和危害,告知本病的早期症状和就诊时机,掌握本病的康复治疗与自我护理,落实康复计划。
二、避免诱因:常见诱因因为高血压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和颅内动脉瘤,而脑出血的发病多为用力和情绪改变等外加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所致。
应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运动,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忌烟酒。
三、控制高血压: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减少血压波动对血管的损害。
四、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类别:护理常规题目:痴呆护理常规痴呆护理常规疾病概述 痴呆是一种大脑高级精神机能减退的综合征,表现为认知功能、记忆能力、语言机能、视空间技能和情感或人格等心理活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