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

大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题目: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习中心:厦门陶行知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 2012年秋季学号:************学生:阮艺娟指导教师:1 项目基本资料1.1 气候特征根据当地气象局50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 m/s,重现期为50年的年最大风速23m/s,吹程:设计洪水位 2.6 km,校核洪水位3.0 km 。

最大冻土深度为1.25m。

河流结冰期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大冰厚1.05m。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2.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1)左岸: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3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

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

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右岸:覆盖层3~5m,全风化带厚5~7m,强风化带厚1~3m,弱风化带厚1~3m,微风化厚1~4m。

1.2.2天然建筑材料粘土料、砂石料和石料在坝址上下游2~3km均可开采,储量足,质量好。

粘土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坝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

砂石料满足砼重力坝要求。

1.2.3水库水位及规模①死水位:初步确定死库容0.30亿m3,死水位51m。

②正常蓄水位:80.0m。

注:本次课程设计的荷载作用只需考虑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以及扬压力。

表一本设计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基本组合(2)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特殊组合(1)为校核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2 设计及计算内容2.1 坝高计算据大坝特性表资料,坝高H=坝顶高程-坝底高程=84.90-31.00=53.90m,为中坝。

2.2 挡水坝段剖面设计2.2.1 坝顶构造设计坝顶宽度取8%~10%坝高,且不小于3m,设计坝顶宽度取4.80m。

坝顶上游设置防浪墙,墙身采用与坝体连成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取1.35m(按设计洪水位计算),宽度取0.50m, 坝顶下游侧设拦杆。

2.2.2 坝底宽度计算根据大坝特性表资料,坝底宽度T=(84.90-31.00)×0.8=43.12m。

2.2.3 坝体检查排水廊道、排水管幕设计为了便于检查、观测和排除坝体渗水,在坝体高程65.00处设一检查兼作排水用的廊道,廊道断面采用城门洞形,宽度取1.5m,高度取2.5m,其上游侧至上游坝面的距离取0.05~0.07倍作用水头,且不小于3m,设计取4.00m。

为了减小坝体的渗透压力,靠近上游坝面设置排水管幕,排水管幕至上游坝面的距离取1/15~1/25倍作用水头,且不小于2m,设计取3.00m,间距取2.50m,管径取200mm,排水管幕做成铅直,与纵向排水检修廊道相通,渗入排水管的水可汇集到下层纵向廊道,排水管幕上端通至坝顶。

2.2.4 坝基灌浆排水廊道设计坝基灌浆排水设置在上游坝踵处,廊道上游侧距上游坝面的距离取0.05~0.1倍作用水头,且不小于4~5m,设计取4.0m,廊道断面采用城门洞形,宽度取3.00m,高度取3.50m,廊道上游侧设排水沟,下游侧设排水孔及扬压力观测孔,廊道底面距离基岩面不小于1.5倍廊道宽度,设计取4.00m。

为减少坝基渗漏,防止较大渗流对坝基产生渗透破坏,减小坝基底面的防渗扬压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在廊道上游侧布置一排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深度取0.05~0.07倍作用水头,帷幕灌浆深度设计取20.00m。

灌浆帷幕中心线距上游坝面4.50m。

帷幕灌浆必须在浇筑一定厚度的坝体混凝土后进行,灌浆压力表层不宜小于1.0~1.5倍坝前静水头,取60m*10KN/m3=600KPa;在孔低不宜小于2~3倍坝前静水头,取130m*10KN/m3=1300KPa。

为了充分降低坝底扬压力和排除基岩渗水,在廊道下游侧布置一排排水孔幕,排水孔深度为帷幕灌浆深度的0.4~0.6倍,且坝高50m以上的深度不小于10m,排水孔深度设计取10.00m,孔距取2.50m,孔径取200mm,排水孔略向下游倾斜,与帷幕灌浆成10°交角。

排水孔中心线距帷幕中心线2.00m。

2.2.5 地基处理基岩开挖的边坡必须保持稳定,两岸岸坡尽量开挖成有足够宽度的台阶状,以确保坝体的侧向稳定。

对于靠近坝基面的缓倾角软弱夹层,埋藏不深的溶洞、溶浊面应尽量挖除。

开挖至距利用岩面0.5~1.0m时,应采用手风钻钻孔,小药量爆破,以免产生裂隙或增大裂隙。

遇到易风化的页岩、黏土岩时,应留0.2~0.3m 的保护层,待浇筑混凝土前再挖除。

坝基应清到比较坚硬完整的完整的岩面,基面平整、水平即可,地基开挖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彻底清理、冲洗和修凿,风化、松动、软弱破碎的岩块都要清除干净,突出的尖角要打掉,光滑的岩面要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基岩表面不得残留有泥土、石渣、油渍等其它污物,排除基岩面上全部积水,基坑内原有的勘探钻孔、井、洞等均应回填封堵。

2.2.6 坝体材料分区(1)上、下游最高水位以上坝体表层采用C15、W4、F100厚3.00m的混凝土。

(2)下游水位变化区的坝体表层采用C15、W8、F200厚3.00m的混凝土。

(3)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表层采用C20、W10、F100厚3.00m的混凝土。

(4)坝体靠近基础的底部采用C20、W10、F200厚8.00m的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

(5)坝体内部采用C10、W2低热混凝土。

2.3 挡水坝段荷载计算本设计荷载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

3.1 荷载基本组合(2)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设计洪水位坝体尺寸与荷载(m)(1)自重。

坝体断面分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分别计算,混凝土容重采用24KN/m3,因廊道尺寸较小,计算自重时不考虑。

(2)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包括上下游的水平水压力和下游斜坡上的垂直水压力。

(3)扬压力。

坝踵处的扬压力强度为γωH1,排水孔线上为γωH2+αγω△H,H2,其间均以直线连接,扬压力折减系数α=0.25。

坝址处为γω(4)泥沙压力。

大坝迎水面前泥沙的淤积高度计算至死水位51m,大坝迎水面前泥沙的淤积高度h s=51.0-31.0=20.0m,水平泥沙压力在垂直方向上呈三角形分布,泥沙干重度γsd取13.5KN/m3,孔隙率n取0.42,内摩擦角φs取18°,泥沙的浮重度γsb=γsd-(1-n) γω=13.5-(1-0.42)×10=7.7 KN/m3。

单位长度大坝迎水面上的水平泥沙压力值按公式P sk=1/2γsb h s2tan2(45°-φs/2)。

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大坝背水面前泥沙的淤积高度h s=38.00-31.00=7.00m,除计算水平泥沙压力外还应计算竖直泥沙压力,其值按泥沙浮重度与泥沙体积的乘积求得。

(5)浪压力。

计算风速取重现期为50年的年最大风速23m/s,风区长度取2600m,按鹤地水库试验公式gh2%/v02=0.00625v0(1/6)(gD/v02)(1/3)和gL m/v02=0.0386(gD/v02)(1/2)计算得累积频率为2%的波高h2%=2.07m,平均波长L m=14.45m,经查表求得h1%=2.25m。

=L m/(4π)ln[(L m+2πh1%)/(L m-2πh1%)]=5.19m。

使波浪破碎的临界水Hcr和H>L m/2,发生深水波,单位因为坝前水深H=82.50-31.00=51.50m,H>Hcr长度大坝迎水面上的浪压力值按公式P wk=1/4γωL m(h1%+h z)计算。

波浪中心至计算静水位的高度h z=πh1%2/L m cth(πH/L m)=1.10m。

防浪墙顶高程为:82.50+h1%+h z+h c=82.5+2.25+1.10+0.40=86.25m。

上述荷载计算见计算表。

重力坝基本荷载组合计算表3.2荷载特殊组合(1)为校核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校核洪水位坝体尺寸与荷载(m)(1)自重。

坝体断面分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分别计算,混凝土容重采用24KN/m3,因廊道尺寸较小,计算自重时不考虑。

(2)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包括上下游的水平水压力和下游斜坡上的垂直水压力。

(3)扬压力。

坝踵处的扬压力强度为γωH1,排水孔线上为γωH2+αγω△H,H2,其间均以直线连接,扬压力折减系数α=0.25。

坝址处为γω(4)泥沙压力。

大坝迎水面前泥沙的淤积高度计算至死水位51m,大坝迎水面前泥沙的淤积高度h s=51.00-31.00=20.00m,水平泥沙压力在垂直方向上呈三角形分布,泥沙干重度γsd取13.5KN/m3,孔隙率n取0.42,内摩擦角φs取18°,泥沙的浮重度γsb=γsd-(1-n) γω=13.5-(1-0.42)×10=7.7 KN/m3。

单位长度大坝迎水面上的水平泥沙压力值按公式P sk=1/2γsb h s2tan2(45°-φs/2)。

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大坝背水面前泥沙的淤积高度h s=38.00-31.00=7.00m,除计算水平泥沙压力外还应计算竖直泥沙压力,其值按泥沙浮重度与泥沙体积的乘积求得。

(5)浪压力。

计算风速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m/s,风区长度取3000m,按鹤地水库试验公式gh2%/v02=0.00625v0(1/6)(gD/v02)(1/3)和gL m/v02=0.0386(gD/v02)(1/2)计算得累积频率为2%的波高h2%=1.03m,平均波长L m=9.45m,经查表求得h1%=1.12m。

=L m/(4π)ln[(L m+2πh1%)/(L m-2πh1%)]=1.45m。

使波浪破碎的临界水Hcr因为坝前水深H=84.72-31.00=53.72m,H>H和H>L m/2,发生深水波,单位cr长度大坝迎水面上的浪压力值按公式P wk=1/4γωL m(h1%+h z)计算。

波浪中心至计算静水位的高度h z=πh1%2/L m cth(πH/L m)=0.42m。

防浪墙顶高程为:84.72+h1%+h z+h c=84.72+1.12+0.42+0.30=86.56m。

大坝特性表资料提供的坝顶高程不足。

上述荷载计算见计算表。

重力坝特殊荷载组合计算表3.3挡水坝段荷载计算成果本设计荷载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荷载组合作用计算成果见表二和表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