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
例题讲解: 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知汽车前一半路
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则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4、战斗机经常要在空中进行加油的工作, 加油机相对地面的速度是800千米/时。如 静止 果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机是_____ 的,它相对地面的速度是800千米/时。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米 B.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2米 C.乌龟每小时爬行40米左右
B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跑完110米栏
课内练习: 1.一列火车长为300米,当火车以10米/ 秒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铁路外的人以2米 /秒的速度与火车同向而行,则人从车头 37.5秒 到车尾所需的时间时多少秒?
潜艇在水中
知识要点: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的改 变叫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判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定一个事 先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 个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即物体的运动 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 言的
注意:
(1)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 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 被选作参照物,一般从研究问题的方便出发来 选择参照物。例如,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 运动时,就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 参照物。
若铁路外的人以2米/秒的速度与火车相向而行,则 人从车头到车尾又需的时间为多少秒? 25秒 若车内的人以2米/秒的速度从车头到车尾又需的 时间为多少秒? 37.5秒
注意:当两个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为二者 速度之差,适用于追及问题,两个物体运动相反时,相 对速度为二者速度之和,适用于相遇问题Fra bibliotek课内练习:
2、南京第一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00米, 一列火车长300米,行驶速度是70千米/时, 则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0.1时
3、进行百米赛跑时,位于终点的裁判员应该 是在听到枪声时,还是在看见发令枪的白烟时 开始计时?两种计时方法大约相差多少?(声 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0.29秒
4、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的速度 为12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时340米/ 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听到从隧道口处的山崖反 射回来的汽笛声,则鸣笛时火车头距隧道口多 远?
5、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13次、14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时间 13次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14次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 线运动。
“快慢不变”是指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 间里对应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匀速直线 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呢?
四、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通过的路 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3、公式:v=S/t 4、单位:米/秒 ,千米/时。 1米/秒=3.6千米/时 5、平均速度: v平均= S总/t总
课内练习:
6、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 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 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 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 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时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性能较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 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有关数据;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 速度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是 。
例题讲解: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为20米/秒 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 电线 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 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 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 为多少? (B )
A.30.8米 B.30米 C.29.3米 D.28.6米
例题讲解:
7.一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 公路是从甲地行驶到 乙地,在前1/3路程中的 行驶速度为60公里/时,在 后2/3路程中的行驶速度为80公里/时,则汽车在整 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72公里/时 8.据报到: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 云为 “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 低到17米/秒.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速度快?
北京
——
14︰40
9︰03
天津西 16︰11 16︰16 7︰23 7︰28
济南 上海 20︰11 8︰04 20︰23 3︰14 3︰26 15︰45
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 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趟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路线长 1463千米。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面问题: (1)13次、14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相差多少? 6分钟 (2)计算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全程行驶(不包括列车在 中途站停车时间)的平均速度(用“千米/时”作单位) 84.1千米/时
例题讲解: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 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1) 种方 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少的 (2) 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 种方 法。
平均速度用来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路程中平均快慢程 度,虽不能精确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但也能粗略 地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
例题讲解:
1.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是正确的[ C ]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的流 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 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2.有一气球停留在空中,一位刚从飞机上跳下来 的跳伞员,却看到气球在向上运动,他认定的参 照物是 B ] [ A、气球. B、自己.C、飞机. D、地球
40 7 8
50
60 80 100
9
11 15 19
13
20 34 54
(2)分析上述数据,推测影响 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是 。 (3)从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分 别解释“禁止酒后驾车”与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的道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