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勾股定理(手拉手模型)(人教版)

勾股定理(手拉手模型)(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备考提升训练
勾股定理
➢知识点睛








:等线段共端点,考虑旋转,借助全等整合条件.常见手拉手模型举例
如图,△ABC,△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则出现了AB=AC,AD=AE 等线段共端点的结构,所以连接BD,CE,可以证明△ABD≌△ACE,即把
△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E.
➢精讲精练
1.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ACB
的顶点A在△ECD 的斜边D E 上.若A E=8,AD=15,则A B= ,AC= .
2.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过
点A 作AE⊥AD,并且始终保持AE=AD,AF 平分∠DAE 交BC 于F,连接BE.若D F=10,BE=6,则A B 的长为.
1
17 3. 如图,已知 CA =CB ,CF =CE ,∠ACB =∠FCE =90°,且 A ,F ,E 三点共线,
AE 与 CB 交于点 D .
(1) 求证:AF 2+AE 2=AB 2;
(2) 若 A C = ,BE =3,则 C E = .
4. 如图,E 是正方形 ABCD 对角线 CA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 AE 为边
作一个正方形 AEFG ,线段 GB 与线段 ED ,AD 分别交于点 H ,M .
(1) 求证:ED =GB ;
(2) 判断 ED 与 G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 若 AB =2,AE = ,则 G B =

2
2
5.(1)如图1,O 是等边△ABC 内一点,连接OA,OB,OC,且OA=3,OB=4,OC=5,
将△BAO 绕点B 顺时针旋转后得到△BCD,连接OD.
①旋转角是度;
②线段O D 的长为;
③求∠BDC 的度数.
(2)如图2 所示,O 是等腰直角△ABC(∠ABC=90°)内一点,连接OA,OB,OC,∠AOB=135°,OA=1,OB=2,求OC 的长.
小明同学借用了图1 的方法,将△BAO 绕点B 顺时针旋转后得到△BCD,请你继续用小明的思路解答,或是选择自己的方法求解.
3
6.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 为直线BC 上的动点(不与
点B,C 重合),连接AD,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D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 C 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D B,DC,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D 在BC 延长线上时,(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 在CB 延长线上时,若∠DAB=30°,BD=2,请直接写出AB 的长.
4
7.如图,在Rt△ABC 中,∠ACB=90°,AC=BC,CD⊥AB 于点D,点E 是直线
AC 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D 作FD⊥ED,交直线BC 于点F.
(1)如图1,当点E 在线段AC 上时,
①求证:△CDE≌△BDF;
②直接写出B F2,CF2,DF2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3)
5
8.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课外活动,过程如下:如图1,正方形ABCD 中,
AB=6,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 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D 点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AB 于点P,另一边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
(1)求证:DP=DQ;
(2)如图2,小明在图1 的基础上作∠PDQ 的平分线DE 交BC 于点E,连接PE,他发现PE 和QE 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猜测他的结论并予以证明.(3)如图3,固定三角板直角顶点在D 点不动,转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一边交AB 的延长线于点P,另一边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仍作∠PDQ 的平分线DE 交BC 延长线于点E,连接PE,若AB:AP=3:4,请帮小明算出
△DEP 的面积(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6 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