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建和谐校园

共建和谐校园

共建和谐校园加强师生道德建设共同构建和谐乐园呈报单位:人大附中郑州分校时间:2007年3月22日加强师生道德建设共同构建和谐乐园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教学者必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即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人大附中郑州分校沿着“学校的发展靠老师,老师的发展靠学校”和“全员育人”的工作思路,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特别是2006年,学校提出了“师德建设年”和“班主任年”,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全校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旗帜鲜明地倡导“二心”、“三性”和“四种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并通过健全规章制度,通过“知荣辱,用爱心和责任心把讲台人生谱写得更精彩”等师德系列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使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师生和学校共创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格局。

一、明确目标,加强学习,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在师德建设上,我校本着“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提出“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职业理想,并根据新密市宣传部、文明办、教体局等上级的有关要求提出了明确的师德建设目标: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满怀爱心和责任心;要终身学习,尊重科学,要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以德修己,勇挑重担。

学校把学校和教师的关系归结为三种:认同感,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愿意走进这个学校为学校服务;归宿感:把自己融入学校之中,把这种学校工作认为是理想的选择,不仅工作事业依存于这个学校,而且除了家庭以外,在感情和生活方面以一定程度的依存于这个学校。

责任感:责任感使员工把学校融入自己,把学校事业当作自己的事,看待学校比自己的事更重。

为达到这个目标,加强学习是前提,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领导带头学,党员主动学,全员认真学,全校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呈现了可喜的局面。

(一)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召开专题会,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在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师德建设,提出党员的先进性标准,通过讲党课,交流学习体会,自查自纠等形式,凝固党员素质,促使党员作师德建设的楷模。

(三)组织全体教职工收看《李镇西报告》,收看名师师德教育报告,收看“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的光盘,让大家在感动之余掀起学习的热潮。

(四)专题学习。

王玉珍校长作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的报告,号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师德教育系列活动。

根据学校教师的情况进行分析了已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并要求期末教职工考核要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反复让大家学习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告诫弟子的话:一定要把灵魂教育托付给那些拥有美德和真理的老师。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五)结合“八荣八耻”对师生进行教育。

王校长作了“时代呼唤以荣辱观为内容的师德建设”的报告。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

二、健全制度,求真务实,在实践与发展中加强师德规范。

在加强师德建设中,不是仅止于一时一事,而是在于科学的规划,从长远着眼,健全制度,保证师德建设的实效和发展。

(一)制定并学习各项制度,保证有法可依。

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带领教师重温《中学教师师德规范》,认真学习《郑州市中小学职业道德建设十项规范》,《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十条惩戒》、对照《新密市教师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人大附中郑州分校自律守则》检查自身的行为,学校定期检查督导,并随时总结。

(二)评估制度和奖励机制。

每学期教师要进行自我评估,特别是一学期一次的评教活动和老师相互之间的评选优秀活动,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率将成为激励老师约束日常不规范行为的方法之一,学校抓住教师节、七一评优、年终展示,各种推优、表彰先进,而且利用橱窗宣传、事迹介绍、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对不符合教师的行为及时进行警示,明确师德底线,依法治教,在岗位聘任、职务评聘、进修提高和评选全国、市、县级优秀等方面,对师德优秀的教师优先考虑,对师德行为有问题、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三)努力做到师德建设与五个方面相结合,建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学校始终坚持师德建设与五个方面相结合,即:(1)师德建设与教学质量相结合;(2)师德建设与提高竞争和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3)师德建设与促进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相结合;(4)师德建设与我校干部素质的提高,使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发咱的带头人相结合;(5)师德建设与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注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相结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实施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一查“爱心”,看是否尊重、关心学生,和学生的和谐关系程度如何;二查责任心,是否爱岗敬业,一心一意为家长和学生服务;三查工作的积极性,看工作热情;四查工作的主动性,对工作能否做到未雨绸缪,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五查工作的创造性,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无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六查教师的奉献精神,纠正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市侩作风;七查团队精神,纠正教师的不合作意识;八查拼搏精神,纠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浅尝辄止,畏惧困难的意识;九查教师的科学精神,看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和教书育人方法的科学性;十查“教学行为的规范性”。

纠正工作中的不良教学行为。

通过自查自纠,极大的提高了教师队伍中的不规范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

(四)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1、树典型,以点带面,推出“我身边的优秀教师”。

我校在2005-2006年开展了大型的展示活动,上半年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展示活动,下半年在初中开展“学洋思,自学试验”,在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展示活动,通过创优课、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等展示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两次展示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程改革,选修课的展示,调动了全校大部分教师的热情投入,业务能力在展示中提高。

学校通过发现苗子,认真研究、大胆培养,树立了一批师德标兵:郑州市师德标兵刘文生、郑州市先进德育工作者刘广霞、申景润、新密市师德标兵李绍仪等;树立了全校十佳教职工;在新教师中推选了杨贵珍、王俊风作为新教师德楷模予以表彰并采用低职高聘的方式予以聘用,给与较高的待遇。

通过表彰,以点带面,开展宣传“我身边的优秀教师”活动,在全校形成氛围,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师德水平的提高。

1、尊重人才,坚持“用人之长”。

我们学校有一些老师工作能力比较强,在专业上有一定影响的老师但自身存在一定毛病的老师,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一方面重用他们,使他们自我约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师德欠缺,一票否决。

学校把2006年定为师德建设年,结合“八荣八耻”进行教育活动,在每个办公室悬挂《人大附中教师自律守则》《中学教师师德规范》,自上而下,尽心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正面教育,科学引导,人性化管理,纯朴的校风,促使学校不断在创办书香型校园的过程中初创佳绩,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坚决处理,毫不留情。

在奖励评优上,我们坚持“德育为首”的宗旨,我校有一名老师一年来个方面表现都不错,年级段推选他做模范教师,但就在公示期间,他以一件事与学校同事发生口角,经调查,原因在他,学校就果断决定,取消了他的评优资格。

三、全员德育,处处育人,在细微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德育工作坚持一个思想,三个文件,四个优化为主要渠道。

具体做法是:(一)坚持一个思想。

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德育的基础,始终坚持把德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坚持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刘彭芝校长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指导思想。

(二)领会三个文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各个地方、各个学校从事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文件。

2、新密市宣传部和新密市教体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3、根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了《学校德育实施纲要》,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三)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德育方式由单纯灌输转向关注人的发展。

我们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2、德育形式由言语德育转向行动德育。

德育只有唤起学生的自我思考,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我们通过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手脚去体验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在行动中去习得生存本领,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

3、道德要求由脱离生活转向生活德育。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中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4、德育内容由单一化转向层次性、阶段性。

根据不同的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不同的品德教育。

初一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自理能力、自学能力、自律能力都较差,就把这几种能力的培养作为初一的德育内容;而到了初二,学生生理、心理都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到了初三,成功教育、竞争教育、困难教育成为教育学生的主题。

高一、高二也有不同的德育内容。

(四)尝试养成教育的五环式措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让学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需要一步一步规范约束,需要一环套一环的螺旋式上升的教育。

我们规划并实施的五环式养成教育。

第一环是行为规范先行,第二环是月习惯养成,第三环是主题班会引领,第四环是以活动为载体,第五环是学生自主管理。

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使学生的性格、品德在成长中养成,在成长中巩固。

(五)利用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团委会,组成希望月报小记者团,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等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开展活动,丰富多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我校以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从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我们的活动结合学生特点,结合《青少年道德实施纲要》和《公民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心声,丰富多彩而富有教育意义。

一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以下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军训活动。

我们分别对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的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