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课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好,老师将钠放进硫酸铜溶液中,同学们注意观察溶液的变化及反应后所生成产物的状态和颜色。
实验已经做完了,谁来帮老师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实验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中有兰色絮状物
好!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哪个猜测是对的?
认真观察并做实验记录
回答: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兰色絮状物
钠与氧气反应
钠与水反应
(对,同学们说的很正确)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了排在氢以前的金属能将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那么钠与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呢?老师这里有一杯是硫酸铜溶液,还有一小块保存在煤油中的钠,同学们思考:当我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吗?如果发生反应了,你会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用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如果不发生反应,说明理由。哪位同学回答一下你的猜想是什么?
回答:甲同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体验钠性质的研究过程。
得出结论
分析
小结
可能有的同学们会产生疑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钠排在铜的前面,,应该是钠置换出铜?这样想没有错,但与实验现象不符,到底哪里出错在哪里呢?
我们学习过离子反应,知道了盐在投入水后,会形成水合阴离子和水合阳离子,所以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和SO42-周围都被水分子包围,当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于水分子接触,从水中置换出水氢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了兰色絮状Cu(OH)2沉淀。
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3NaCl+Fe(OH)3↓
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红色絮状物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
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是真正掌握了钠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及本质。
好,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的内容。
下课
回答: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红色絮状物。
还有其它的猜测吗?
回答:钠与氧气反应
钠与水反应
思考
猜测:能反应不能反应
回答甲:可以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回答:有
因为硫酸铜溶液含有水,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验事实边做边讲
强调
验证假设
很好,看来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可真理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呢?那我们就做个实验来证明一下。现在我来取一块钠,同学们,怎么取钠?用镊子取一块钠,注意所取的钠是黄豆粒那么大小,放在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在切去表面的氧化膜。
甲:能。看到红色物质析出。你是根据什么猜测会生成铜呢?
2Na+CuSO4=Na2SO4+Cu
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呢?从钠的其他化学性质这个角度考虑一下?
乙:能反应。可以看到有蓝色的沉淀和有气体逸出。
那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SO4
通过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时,可以得到这样的规律: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盐反应。请同学们务必牢记
积极思考并认真做好笔记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和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应用
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钠与氯化铁溶液如何反应?
有什么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本质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讲授及学生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教学内容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板书(副)
创设情景
猜想假设
板书
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钠能与那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课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授课时间
07.10.28
主讲人:
吴寒
班级:
05级1班
课型
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及其本质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