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床与刀具2014复习 2

机床与刀具2014复习 2

一、填空题:1、刀具角度标注通常采用主剖面参考系,它由基面、切削平面及主剖面三个基准平面构成,刀具的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在基面内测量。

2、我们将金属切削运动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只能有一个。

而进给运动则可能有多个。

外圆磨削时,共有砂轮转动、工件转动和工件移动三个运动,它们分别属主运动、径向进给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

3、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用量三要素表示三个物理量,它们的名称、代号分别为切削速度v、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其中切削速度v对切削温度及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

4 、由法平(剖)面Pn、基面Pr及切削平面Ps三个基准平面构成的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称正交平面参考系,对应此参考系的六个独立刀具标注角度为前角、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5、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若背吃刀量增加,切削变形不变,而切削力成倍增大。

6、切屑通常分为带状切削、节状切削、粒状切削、和崩碎切削等四种形态。

一般,在切削脆性材料铸铁时,不会产生的切屑形态为带状切削。

7、刀具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刃倾角,改变刃倾角可以改变切屑流出方向。

当刀尖位于切削刃的最高点时,其角度为正,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表面;反之,切屑流向待加共表面表面。

9、通常切削用量的选择应考虑有效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在机床条件允许下,选用大的进给量,背吃刀量,比选用大的切削速度有利。

10、砂轮的五个特性参数包括磨料、粒度、硬度、结合剂和气孔。

其中,硬度是指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从砂轮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

工件材料越硬,则选用的砂轮越软。

11、、砂轮的组织由磨粒、结合剂、气孔三部分组成,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

12、铣削加工时,工件的进给方向与铣刀转动方向一致的称为顺铣,方向相反的则称为逆铣。

采用顺铣方法加工,加工表面质量较好,铣刀寿命也可提高。

对于进给丝杆和螺母有间隙的铣床,采用顺铣方法会造成工作台窜动。

13、齿轮加工按轮齿成形原理分两大类:分别是成形法和展成法,铣齿加工属成形法,滚齿加工属展成法。

其中,展成加工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较高,一把刀可加工相同模数、压力角的任何齿数的齿轮。

14、铣削加工分为周铣和端铣,而周铣又有顺铣和逆铣之分,工件的进给方向与铣刀转动方向相反的称为逆铣。

普通铣床由于进给丝杆和螺母有间隙,只能采用逆铣方法加工,否则会造成工作台窜动甚至崩刀。

但是,顺铣加工表面质量较好,铣刀寿命也可提高。

15、砂轮的特性参数中,软硬指硬度,粗细指粒度,疏密指组织。

16、铣齿和滚齿都是常见的齿轮加工方法,按轮齿成形原理分,铣齿加工属成形法,滚齿加工属展成法。

其中,铣齿加工的齿轮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

展成加工用同一把刀可加工相同模数、压力角的任何齿数的齿轮。

二、判断、选择题:▲剪切角增大,则切削变形增大。

(×)▲自由切削时切屑流出的方向一般沿切削刃的法向流出。

()▲硬质合金的韧性较好,不怕冲击。

(×)▲主偏角选择越大,工件径向受力越大。

(×)▲红硬性是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硬度的特性。

(√)▲黏结摩擦(内摩擦)的摩擦力不随正压力的变化而改变(√)▲背吃刀量是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粗加工时,余量较大,为了使切削省力,车刀应选择较大的前角。

(×)▲加工塑性金属时,如背吃刀量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则形成挤裂切屑。

(×)▲钨钛钴类合金牌号后的数字越大,含碳化钛量越高。

(√)▲钨钴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或冲击较大的场合。

()▲钨钴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或冲击较大的场合。

(×)▲切削某工件时,若产生的切屑由节状转变为粒状,意味着切削变形减小。

(√)▲平面磨削方法中的端面磨削比周边磨削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

(×)▲车外园时,若车刀刀尖装得高于工件轴线,则会使前角增大。

()▲平面磨削方法中的端面磨削比周边磨削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

(×)▲齿轮加工方法中的滚齿加工比铣齿加工生产率高,加工精度差。

(×)▲通常,若传动链中出现皮带轮传动机构,则能够断定该传动链为外联系性质(√)▲内联系传动链不能用皮带轮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链轮传动机构。

()▲砂轮应根据加工条件选择。

一般,粗加工选择硬度较高、组织较致密的砂轮;而精加工选择硬度较低、组织较疏松的砂轮。

×▲减小()可以细化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a.主偏角b.负偏角c.刀尖角▲粗车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首先取较大的()。

a. 背吃刀量b. 进给量c. 切削速度▲精加工必须确保形成的切屑形态是()。

a.带状切屑b.挤列切屑c.单元切屑▲精车刀的前角应取()。

a.正值b.零度c.负值▲切屑的四种形态中,切削过程最稳定、表面质量最好的是()切屑。

a.带状b.挤列状c.单元状▲黏结摩擦(内摩擦)的摩擦系数与正压力大小()a. 成正比b. 成反比c.不影响▲加工碳钢等塑性材料时,应选用()类硬质合金。

a.钨钛钴b.钨钴c.钨钛▲YG8硬质合金,牌号中的数字8表示()含量的百分数。

a.碳化钨b.钴c.碳化钛▲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应选用()类硬质合金。

a.钨钛钴b.钨钴c.钨钛▲平面磨削方法中的端面磨削比周边磨削()。

a. 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b. 生产率低,表面质量好c. 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差▲若传动链中出现皮带轮传动机构,则能够断定该传动链为()性质。

a. 外联系b. 内联系c. 不确定▲若传动链中均为齿轮传动机构,则该传动链的性质是()。

a. 外联系b. 内联系c. 不确定▲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叫()。

a . 切削平面 b. 基面 c. 正交平面▲ 无芯磨床只能用于( )表面的磨削加工。

a.平面b.外圆c.内孔▲ .磨削硬材料应选用( )。

a 、硬砂轮b 、软砂轮c 、硬砂轮或软砂轮四、简答题:▲ 为什么说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υ为最大、f 其次、p最小?υ↑--P ↑---切削热↑----温度T 急剧↑f ↑--F ↑---刀头散热面积不变-----温度T ↑ p --F ↑(成倍)--刀头散热面积↑(成倍)--温度T 基本不变▲ 试述粗加工与精加工时如何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原则是什么?切削深度的选择:粗加工时尽可能一次去除加工余量精加工时应一次切除精加工工序余量进给量的选择:粗加工时的进给量应根据机床系统的强度和刀具强度选择精加工时,一般切削深度不大,切削力较小切削速度的选择:粗加工时切削速度受机床功率限制;而精加工时,主要受刀具耐用度的限制选择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被吃刀量;其次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限制条件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者用公式计算确定切削速度。

▲ 为什么加工塑性材料时,应尽可能采用大的前角?若前角选得过大又会带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γo ↑→变形程度↓→切削力F ↓→切削温度θ↓→刀具耐用度T ↑,质量↑(2分)同时:γo ↑→刀刃和刀头强度↓,散热面积容热体积↓断屑困难。

(2分)应根据不同切削条件,选择合理前角 ▲ 简述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温硬度(红硬性);足够的强度与韧性;工艺性▲ 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分为12类。

请写出各类机床的名称及代号。

▲ 试述粗加工与精加工时如何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原则是什么?切削深度的选择:粗加工时尽可能一次去除加工余量;精加工时应一次切除精加工工序余量进给量的选择:粗加工时的进给量应根据机床系统的强度和刀具强度选择精加工时,一般切削深度不大,切削力较小切削速度的选择:粗加工时切削速度受机床功率限制;而精加工时,主要受刀具耐用度的限制选择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被吃刀量;其次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限制条件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者用公式计算确定切削速度。

▲ B665, CB3463-1, M2110B 各表示哪类机床,解释其中字母“B ”的不同意义?B665:B表示机床类型,指刨床。

CB3463-1:B表示半自动。

M2110B:B是指机床的第二次改进。

▲简述刀具耐用度和刀具寿命的区别及其联系。

区别:刀具耐用度:是指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指正常使用时间范围。

刀具寿命:是指一把新刀具到“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切削时间,指到报废的时间范围。

联系:刀具寿命等于刀具耐用度和(n+1)的乘积。

▲解释为什么端铣较周铣平面时,表面质量相对较好?▲常见的刀具磨损原因有哪些?请按切削条件予以排列。

▲ M1432磨床主轴支撑采用短三瓦动压滑动轴承结构,该结构具有回转精度高、刚性好的特点。

能否在CA6140车床中也采用此种主轴支撑结构?为什么?不能。

1)所谓的刚性好只是相对而言,绝对比不上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

1)车床的转速变化极大,常在低速运行,建立不起油膜来支承主轴。

3)车床常用正反转,而磨床的只能一个方向转。

▲铣床加工有顺铣和逆铣之分,怎样判断?其中哪种方式不能随便采用,为什么?▲分析在滚齿机上加工圆柱直齿轮加工时所需的运动,;共有哪几条传动链,说明各传动链的性质和作用。

▲ M1432磨床主轴支撑采用短三瓦动压滑动轴承结构,该结构具有回转精度高、刚性好的特点。

能否在CA6140车床中也采用此种主轴支撑结构?为什么?不能,短三瓦滑动轴承是单向(高速)轴承,车床主轴须正反向旋转。

所以不能用。

五、综合题▲已知用Κr =900;Κ'r=20;γ=50;α=120、λ=00的切断刀切断直径50 mm 棒料。

若刀刃安装时高于中心0.2 mm ,试计算(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切断后工件端面上留下的剪断芯柱直径。

解:在车床上进行切断加工时,若切削刃安装高于工件中心,加工过程中会使工作后角减小,若减小到0°,切削刃将无切削作用。

即后角的减小值ε=αo=12°时,对应的直径为剪断心柱直径。

D=2h/sinε=2×0.2/sin12=1.92mm。

答:切断后工件端面留下的剪断心柱直径为 1.92mm▲分析镗孔刀安装高度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车削外圆如图所示,a 、b 、c 、d 各图切削面积均相等,试比较:(1)当ap 和f 改变时(图a 和图b ),主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有何变化?为什么?(2)当Kr 改变时(图b 、C 、d ),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有何变化?为什么?2、 在CA6140车床上用切断刀切断轴类工件,已知工件外径d w =30mm, 切断刀的标注角度如下:γ0=60 , α0=120 , α,0=40 ,κr =900 ,κ'r =50, λs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