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平台建设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1.2.1 项目建设单位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该“中心”服务范围为渭南高新区内各类企业。
主要从事科技政策宣传、企业产品展示、科研成果发布、人才信息交流、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各类科技中介活动,并进行创业服务培训及企业投融资咨询。
1.2.2 项目负责人区管委会副主任。
1.3 项目建设地址依托高新区创业大厦现有办公条件,该大厦位于高新区行政办公中心,崇业路北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会议室33间和标准化办公室100余间,可以满足各类会议、培训和办公需求。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办公用房面积约3000平方米。
1.4 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科技智力资源的整合平台,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智慧团。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作用是集成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程、综合服务,包括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孵化企业服务、招商引资、技术服务以及其他中介服务。
1.5 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公共服务主要是指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技术、信息、培训、融资、市场开拓等服务活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开展公共服务所必需的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改造;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的工业设计以及节能减排公用设施建设。
为了全力推动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依托现有办公条件,实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联合区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相关专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共享实验室,整合试验设备,添置专业仪器设备,以企业自行投资为主,除满足自身研发需求外,承担区内同类行业样品小试、产品中试、理化检测等有偿试验,解决行业内部技术研发难题。
2、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以构建高新区信息交流平台为主,购置各类专业电子展示设备、办公器材等400余套,主要功能是进行中省政策宣传、企业产品展示、科技成果发布、人才信息交流等,促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3、建立创业创新培训平台。
建立专家库,组织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成功人士,对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企业诊断、创业辅导、投资引导、经验交流,同时兼顾区内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产业工人。
4、建立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建设科技经纪人队伍。
主要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建设高新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帮助非上市中小股份制科技企业进行技术或技术产权流通。
5、建设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依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按照园区布局,分别建设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光机电产业和节能监测等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有关行业公共技术的研究、开发、实验和推广工作。
6、建立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充分依托政府桥梁纽带作用,借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紧密联系各大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性银行,为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扶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帮助企业拓宽产品市场,确保区内企业良性运转。
1.6 项目建设周期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2010年元月——2011年12月。
1.7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472.3万元。
其中,设备购置费3181.2万元,占91.6%;设备安置费159.1万元,占4.6%;其他费用132万元,占3.8%。
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自筹资金2472.3万元,占71.2%;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000万元,占28.8%。
1.8 政策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3、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8〕24号)1.9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办法》(陕政办发[2007]33号)2、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发展的决定》(×市发[2002]11号)3、××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暂行规定》4、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2008年4月17日)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高新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5-2010年)》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 项目区基本情况2.1.1高新区概况××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也是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辖区面积33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31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建区二十年来,特别是自2003年“二次创业”以来,凭借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明显改善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的服务环境、简便易行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入区投资,逐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8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55.06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48.88亿元,生产总值实现30.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亿元。
经济总量较2002年底翻了两番多。
随着高新区的迅速崛起,其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在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与带动区。
未来几年,充分利用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做强产业、加快发展,早日跻身于国家级高新区行列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2.1.2 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8°50′—110°38′,北纬35°13′—35°52′之间。
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两省交界;西与西安、咸阳两地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邻;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和西部地区进入中原、东部地区的“东大门”。
市中心居省会西安市58公里。
××高新区位于渭南市中心以西6公里处,已与市区连成一片,西距秦兵马俑旅游区22公里、距西安市52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90公里;东距西岳华山5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2.地形地貌××高新区位于渭河在××区最上游地区的右侧河漫滩和河谷阶地区域,属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
地形总趋势呈南高北低之势,倾向渭河,东西开阔,地势平坦,自然标高在357—368.5米,高出渭河水面20—30米,坡度系数为0.82%。
由北向南依次为渭河高漫滩、渭河二级阶地、渭河三级阶地及冲沟。
土壤组成为:上部0-5米为黄土类砂质粘土,夹1-2层古土壤层,下部为砂孵石层。
地耐力为10-15吨/平方米。
3.地震资料××高新区产业园区属渭河二级阶地,为Ⅲ类场地,在渭南城区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区。
园区场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1989年渭南市区地震小区划,平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为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m为0.35s,相当于原来的地震基本列度Ⅷ度强。
4.水资源状况×高新区位于××地区强富水区和极强富水区,既有秦岭北麓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渭河沿岸的地下水资源,区内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
地下水:地下水层分为四个层次:0—30M为潜水层,30—90M为浅层承压水,90—180M为中层承压水,180—300M为深部承压水。
水质以淡水为主,矿化度为0.25-0.93mg/l,含盐量为0.33-1.15g/l,总硬度为159-416mg/l,PH值为7.0-8.0,水质类型为Hco -Na.Ca.Mg。
地表水:本地区地表水主要有渭河、零河、及其四库。
渭河年泾流量为93.2亿立方米,尤河年泾流量3680万立方米,零河年泾流量2775万立方米。
四库包括尤河水库、箭峪水库、涧峪水库、清峪水库。
四库日供水能力为16万吨。
尤河水库含盐量218-290mg/l,CL-1为4-11mg/l,属Hco3-Ca.Mg型水,渭河矿化度为0.26-0.70mg/l,含盐量为0.34-0.83g/l,CL-1为24.5-135.88mg/l。
5.气候情况气候:××市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常年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
气温:年平均气温13.4℃,一月平均气温-0.7℃,七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低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2.2℃。
气压:年平均气压975.3hpa,一月平均气压为984.5hpa,七月平均气压为962.5hpa。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0.0%,一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6.0%,七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9.0%。
降水量:年降水量为576.8mm,月平均最大降水量为98.7mm(9月),月平均最水降水量为4.8mm(12月),日最大降水量为104.8mm,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冬季最大积雪厚度为17.0cm,最大冻土厚度为240.cm。
风向: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频率为14%,多年平均风速为2米/秒,最大风速为15.3米/秒。
2.1.3 基础设施条件1.供水:××水资源丰富,既有秦岭北麓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渭河沿岸的地下水资源。
高新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采用环网供水,区内已铺设供排水管道30多千米,现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满足企业用水的要求。
2.供电:××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现为200万千瓦,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开发区内先后建成营运装机4.75万千伏安的110变电站和总装机100万千伏安、一期装机24万千伏安的330变电站,铺设高低压线路18公里。
3.通讯:通讯四通八达,邮电通信畅通无阻。
××市城区已开通有线、无线电话用户近10万户,宽带数据用户接入十分方便,各种通信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