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健康教育学(Health Education )
课程号(代码):2503100
课程类别:限选课
学时:24学分:1.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健康教育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力图在医学,尤
其是在预防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本课程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得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关键术语以及应用方法。
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言
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标和任务。
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掌握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四大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生物学联系)*。
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健康教育发展历史,联合国所属国际卫生组织的网址及获取其健康教育相关资料。
护理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第二章健康基本理论
健康(WHO)概念,健康的内涵,HFA的具体含义。
健康的影响因素(四大因素之间的关系)。
健康危险因素概念、种类与特点_
第三章人类行为特点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及其健康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人生
阶段”相应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需求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认知过程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态度、情感和意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法规和制度、社会道德舆论、社会思想意识、宗教、风俗、教育、大众传播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康相关行为分类,_ 促进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分类、特点。
第四章健康教育的行为改变理论
理论概述、常见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什么是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内涵、运作框架、应用举例、健康信念模式的局限性*、自我效能理论概念、应用、测量:保护动机理论内涵及框架结构。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
第五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传播的概念,传播要素、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与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传播分类。
健康传播的概念和特点与意义。
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基本技巧。
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功能、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群体传播技巧。
大众传播的特点与选择原则。
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第六章健康测量
躯体健康测量指标体系,心理社会角色功能健康测量、群体测量指标体系、生存质量评价、健康测量指标选择原则。
第七章健康教育设计、实施与评价
什么是格林模式?格林摸式的步骤及其逻辑关系,社会诊断” 流行病学
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的基本内容,行为诊断的任务与步骤;教育与生态诊断”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管理与政策诊断的基本内容。
健康教育诊断中的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的方法,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分类,健康教育诊断思路的逻辑关系,健康教育诊断的伦理道德问题。
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先项目确定和优先干预行为确定,计划目标的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的确定,健康教育项目计划书撰写,健康教育干预过程。
健康教育目标回顾、细分人群、确定干预场所,健康教育实施进度表的制定,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康教育干预的质量控制。
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健康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内容,健康教育结
果评价方案设计,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健康教育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
分析*。
第八章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的发病现状、流行病学特征与主要危害和后果、行为危险因素,高
血压病健康教育策略,高血压病社区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及其近期、中期、远期效果评价。
第九章医院健康教育
医院健康教育概念、内涵、意义;医院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医院健康教育
的实施与评价。
㈡、基本技能部分
1.健康教育KAP设计:如何设计健康教育KAP问卷,如何保证问卷设计的信
度、效度。
2•健康教育计划设计方法:根据格林模式的思路,如何设计一份健康教育干
预计划。
㈢、教学时数分配(参考)
健康教育学总学时24节,根据每学期教研室科研情况做适当调整,把正在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4
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健康测量
健康教育设计、实施与评价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医院健康教育
四、教材
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 Janice A.护理健康促进.王培玉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11
6. Gia nz K.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4th 2008
7. Edelman Ma ndle. Health p romotio n 7th
2010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论文汇报)占40 %,平时成绩60 % [课堂参与(20% )、课堂小测验(40% )、KAP 问卷(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