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3年中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0分)1.请在括号里写出汉字。
(2分)“人应该就是他自己,不应该以异己的模子sù( )造自身。
”学会在青春期里做自己、完善自己,懂得痛苦和美好、纠结和tǎn( )荡都是共生共存的,这种“成年礼”难道不比任何物质和名利更贵重吗?2.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惩罚(chãng) 膝盖(xī) 厚此薄彼(bï)B.称职(chân) 归省(xǐng) 谆谆教诲(huì)C.呜咽(yān) 机械(jiâ) 随声附和(hâ)D.粗犷(guǎng) 豁达(huî) 载歌载舞(zài)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王老师请李老师领着他的学生去参加比赛。
B.尊重历史不仅是对自我的认知,也是与他人正常交流的基础。
C.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使我市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花园城市。
D.这些志愿者大多是来自本市高校的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大学生。
4.阅渎下面新闻,给它拟写—个标题。
(2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交规中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也加大了处罚力度。
新规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扣6分;抢黄灯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对驾驶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记6分;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故意污损机动车号牌的、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记分由6分提高至12分。
标题:5.下面的对联均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请根据要求填空。
(2分)①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其中的“黑旋风”是的绰号)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的作者是)6.请在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名句。
(10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4)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6)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7)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揭示了苦难磨砺使人性情坚韧、能力增长的两句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揭示新生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这一规律的诗句是,。
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4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请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2分)8.请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中“最”字的妙处。
(2分)(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试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唐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太原之西南八里许,有周叔虞祠。
祠西为悬瓮山,山之东麓有圣母庙,其南又有台骀①祠,子产所谓汾神也。
有泉自圣母神座之下东出,分左右二道。
居人就泉凿二井,井上为亭,槛以覆之。
今左井已淹,泉伏流地中,自井又东,沮洳②隐见,约十余步乃出流为溪。
浸水洄洑③绕祠南,初甚微,既远乃益大,溉田殆千顷。
水碧色,清冷见底,其下小石罗布,视之如碧玉,游鱼依石罅④,往来甚适。
水上有石桥,好事者夹溪流曲折为室如舟。
左右乔木交荫,老柏数十株,大皆十围,其中侧以亭台佛屋,彩色相辉映,月出照水尤可爱。
溪中石大者如马,如羊,如棋局可坐。
予与二三子摄衣而登,有童子数人咏而至,不知其姓名,与并坐久之。
(选自清刘大槲《游晋祠记》)注释:①台骀(tái):传说中汾河的河神。
②沮洳(jùrù):低湿。
③浸水洄湫(huífú):水流盘旋的样子。
④罅(xià):缝隙。
9.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①蒙络摇缀②居人就泉凿二井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水上有石桥,好事者夹溪流曲折为室如舟。
11.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子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水的清澈。
(2分)12.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甲、乙两文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3-15题。
(10分)变噪为宝郑东①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将其称为噪音。
大部分人都认为噪音让人心烦意乱,影响身心健康。
但实际上,声音大小带来的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觉。
比如,有人喜欢欣赏轻柔舒缓的乐曲,而那些分贝在120以上的摇滚音乐,对于喜欢重金属音乐的人而言却美妙至极。
噪音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有没有变噪为宝的妙方呢?②实际上,人们无法忍受绝对安静的环境。
有专家做过实验,在几乎没有声音的环境中,普通人最长只能忍受45分钟,继续待下去就会产生幻觉。
所以对普通人而言,适当的噪音反而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③新奥尔良大学的生物专家曾经对密西西比河里的一种鱼进行研究。
这种鱼捕食时既不用视觉也不用嗅觉,而是使用身上的一个器官,这个器官在接触到浮游生物的电场时会发生反应。
研究人员用声音对浮游生物的电场进行干扰,他们本以为鱼儿会很难再找到电场,但结果相反。
由于噪音的介入,鱼儿变得更加灵活,因而也吃到了更多的食物。
这个道理对于人类来说可能也一样。
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放射出混乱的电子信号,它们被称为“神经噪音”。
当这些神经细胞收到外界的声音刺激时,神经噪音就会增加,但这并不会引起大脑混乱,反而可以令思维更加敏捷。
所以,正是由于噪音的存在,人们才会比平时更集中精力,大脑才运用了比平常更多的神经细胞,人们的思维才因此变得更加敏捷。
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合理利用噪音的好方法。
比如,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音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制造出了噪音除草器。
这种噪音除草器发出的噪音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能提前除掉杂草,以保证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⑤噪音还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德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噪音环境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会减慢。
这一发现可能将为治疗癌症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佛莱堡医学院肿瘤科在海德堡德国音乐疗法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成功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实验。
科学家们将试验皿中培养的肺癌细胞置于微型扬声器发出一定规律声音的环境中,结果发现,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条件下慢了大约20%。
为了验证实验的可靠性,科学家们还通过使扬声器不发出声音而只是借助其磁场,对另一组试验皿中的癌细胞进行影响。
实验表明,这一组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没有减慢。
目前,德国有关的科学家也在考虑进行利用可控声音刺激法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大规模实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的可靠性及可利用的价值。
⑥噪音其实也是一种能量,当声波遇到屏障时,声能会转化为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设计并制造出了鼓膜式声波接收器,如此一来噪音也可以用来发电了。
⑦噪音还可以用来制服顽敌。
一种被称为“噪音弹”的武器已经研制出来了,它能在爆炸的瞬间释放出大量噪音波,麻痹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敌人暂时昏迷。
⑧可是即便噪音有这么多的有用之处,很多人还是希望能消除那些分贝特别高的噪音。
不过,结束噪音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另一种声音。
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一定的频谱组成的,如果有另一种声音,它的频谱与人们想消除的噪音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那么它就可以将这种噪音完全抵消掉,这种现象被称为“反相”。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制这样一种设备,使其发出一种自巳对噪音进行中和的声音,从而消除噪音。
⑨噪音虽然为人所厌,但它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其实,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有一定噪音背景的环境中,一旦噪音消失,人们反而会感觉不安。
所以噪音是生活的信号,我们只有想办法更好地利用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1)噪音世不是一无是处,因为①,②。
(2)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了很多利用噪音的好方法:①利用噪音除草,②,③,④利用噪音来制服顽敌。
14.本文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15.本文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分)(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6-19题。
(12分)使自己成为自己韩青①蔡澜说:“做人做久了,就成了应声虫、骗子。
也就是说,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要么变成了别人,要么变成了妖魔鬼怪,反正自己没了。
于人于己而言,有百害而无一益。
”②王选说:“我只是一个科学家,即使年轻20岁,也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和CEO,更不可能成为企业领袖。
因为我不懂经营,对财务一窍不通,也不擅长管理,与企业家相距甚远。
”使自己成为自己就应该有这样睿智、谦虚的自知之明。
如果连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熟悉,那么你肯定不会成为那个最理想的自己。
③世间 A (迷惑、诱惑、惶惑)、名利、 B (奢望、愿望、欲望)、阴谋满天飞,这些都可能成为自己跟自己分裂、自己背叛自己的催化剂。
因此,要想使自己成为自己,就必须选择自己热爱的目标、理想。
为此拿破仑•希尔说:“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他从事的行业,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④“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19岁时作出决定,不进入父亲呼风唤雨的金融界,而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追求。
父亲的财富再多、名望再高都与他无关,他陶醉于自己的世界里。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你自己》。
⑤生活中,谁都不能没有目标、理想,它们就像田地一样,为我们的付出、努力提供平台,让我们的灵魂有了落脚之所。
否则,即使你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
而你热爱的东西,会更大程度地激发你的热情和潜能,让你更快地进步、成功。
这样的自己,才是我们最想要的。
⑥可是,我们的目标、理想常常受到干扰。
比如当年的胡适,在他考取官费留学后,其兄让他学习开矿或修铁路,目的是将来帮助家人重兴家业、重整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