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公共基础类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目的与任务:[目的]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能够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任务]•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了解常见多媒体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的初步知识;•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方法。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1. 《大学计算机》第5版,蒋家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6《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第5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62.《大学计算机》,李凤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大学计算机实验》,李凤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理论部分注:带*的为李凤霞版教材独有,其余为两套教材共同知识点。
1、计算与计算思维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1.1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认知记住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代表各阶段的电子元器件。
1.2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模型认知理解记住冯氏结构的五大部件;能够列举常见输入、输出、存储设备。
1.3 “存储程序”思想认知记住冯.诺依曼存储程序思想。
1.4 三大科学思维认知记住三大科学思维。
2、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2.1 计算机系统组成认知记住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2 CPU概念认知记住CPU的定义及其在硬件中的地位。
2.3 CPU的结构认知记住CPU主要由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
2.4 CPU技术指标认知记住CPU字长及运算速度指标。
2.5 存储器认知记住存储器中的内存(主存)、外存(辅存)等概念。
2.6 存储容量单位认知应用记住位bit、字节Byte、KB、MB、GB、TB等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各种与存储容量相关的计算之中。
2.7 ROM与RAM 理解记住ROM与RAM概念、各自特点和区别,并分别列举常见存储器是ROM还是RAM 。
2.8 存储地址认知记住存储地址的概念。
2.9 指令系统认知记住一条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3、信息的表示及逻辑运算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3.1 进制的表示认知记住二、八、十、十六进制使用的符号和正确的表示方法。
3.2 进制的转换认知应用熟练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运算。
3.3 符号数的表示认知记住有符号数表示方法,使用最高位表示符号位,0为正,1为负。
3.4 *原码、反码、补码应用掌握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转换规则,能够进行相互转换计算。
3.5 ASCII编码认知应用记住ASCII使用7位二进制,需要占用1个字节的编码规则;记住ASCII码表中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及数字字符的编码,并能够运用进行编码和解码。
3.6 中文编码认知记住中文编码中的输入码、机内码与字形码各自的作用;记住GB2312编码需要用2个字节进行编码的基本规则。
3.7 中西文编码应用能够根据ASCII和GB2312的基本编码规则,计算字符串占用空间。
3.8 字形码理解理解字形编码的两种方法,点阵法和矢量法,并能解释使用不同方法显示效果不同的原因。
3.9 声音的数字化认知记住声音数字化过程的三个步骤。
3.10 采样定理认知能够描述采样定理。
3.11 点阵图与矢量图认知理解记住计算机中图像主要使用点阵图表示,图形主要使用矢量图表示。
记住两种图的特点和区别,并能例举使用场景。
3.12 RGB色彩模型应用理解RGB色彩编码原理,能够根据给出的RGB 三个分量值,指出是什么样的颜色,能够根据需要的特殊颜色选择和设置分量值。
3.13 逻辑运算应用掌握与、或、非、异或4种逻辑运算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计算。
理解逻辑运算在程序设计和文献检索等中的应用,能够对常见应用中的运算进行解释。
4、系统软件与操作系统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4.1 软件分类理解记住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并能举例和列举常用软件。
4.2 操作系统特征认知记住操作系统的4个主要特征。
4.3 操作系统类型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几种类型,并根据各自功能进行举例,能够根据问题描述指出应当采用哪种类型的操作系统。
4.4 常见操作系统认知记住一些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Android、iOS等。
4.5 操作系统的功能认知记住操作系统的4个主要功能。
4.6 进程管理认知记住进程管理的3个状态。
4.7 文件命名规则认知记住Windows系统中文件名不区分大小写,而Linux系统中则区分大小写的命名规则。
4.8 文件类型认知记住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文件类型扩展名。
5、计算机网络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5.1 网络的概念认知记住网络的概念及作用。
5.2 网络类型理解理解网络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能举例或根据描述指出是哪种类型。
5.3 网络拓扑结构理解理解几种常见网络拓扑结构,能够举例或根据描述指出是哪种拓扑结构。
5.4 ISO/OSI模型认知按顺序记住OSI模型7层。
5.5 TCP/IP模型认知按顺序记住TCP/IP模型模型4层。
5.6 网络协议认知记住常见的几个协议IP、TCP、UDP、HTTP、FTP、SMTP、POP3在TCP/IP模型中所处的层次。
5.7 IPv4地址认知记住IPv4地址的编码规则,记住A、B、C类地址的范围。
5.8 网络服务模型理解理解客户端/服务器(C/S)和对等网络(P2P)两种网络服务模型,能够举例或根据描述指出是哪种服务模型。
5.9 WWW服务认知记住WWW服务使用的协议为HTTP,记住Web页面的基本元素是HTML。
5.10 电子邮件服务认知记住电子邮件服务发送和接收的两种协议:SMTP和POP3、IMAP。
5.11 计算机病毒认知记住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防护方法。
6、数据库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6.1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的特点认知记住数据库系统管理的4个基本特点。
6.2 数据库体系结构认知记住数据库系统中的各个缩写,DB、DBS、DBA、DBMS分别指什么,记住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6.3 DBMS的功能认知记住DBMS的功能。
6.4 关系术语认知记住关系模型的几个相关术语分别表示什么。
6.5 关系运算认知记住几种关系运算的作用。
6.6 关系完整性约束理解理解关系模型的三个完整性约束条件,能够根据描述指出与之对应的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
6.7 表间关系理解理解三种表间关系,能够根据描述指出是哪种表间关系。
6.8 SQL语言认知记住数据库中最常用的4个操作增、删、改、查所要使用的SQL命令。
*7、算法与程序设计序号知识点掌握程度说明7.1 算法的基本特征理解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问题指出不符合算法基本特征的情况。
7.2 数据类型认知记住常见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
7.3 数组理解记住数组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能够根据数组的定义正确表示数据,或根据问题定义数组。
7.4 程序结构理解记住程序流程控制的三种基本结构以及对应常用语言的表示方法,能够根据问题描述选择使用正确的结构。
7.5 面向对象认知记住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点。
(二)操作部分1、Word•基本编辑:文字及特殊字符输入,复制、粘贴、移动、删除;•字符格式设置:中文字体、西文字体、字号、加粗、倾斜、删除线、双删除线、上标、下标;字体颜色、着重号;下划线线型、颜色;字符缩放、间距、位置;边框线型、颜色、宽度、阴影;•段落格式设置:对齐方式、大纲级别;项目符号和编号;左缩进、右缩进、特殊格式;段前段后间距、行距;边框线型、颜色、宽度、阴影;段落底纹颜色、图案;•页面格式设置:页边距、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眉、页脚、页码;•特殊格式:分栏栏数、栏宽、分隔线、栏宽相等;首字下沉、字体、距正文位置、行数;•其它:新建样式、插入目录、插入图片、绘制表格。
2、Excel•数据录入、编辑;单元格编辑;工作表编辑;•自动计算:公式、函数(SUM、A VERAGE、MAX、MIN、COUNT、COUNTIF、IF);•表格格式化:数据显示格式;对齐、字体、颜色;条件格式;•创建、设置与美化图表;•数据管理与分析: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3、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编辑;•内容编辑,格式设置,插入图片、文本框;•应用幻灯片版式,编辑母版,应用主题;•加入动画、设置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插入动作按钮、创建超级链接。
4、ACCESS•创建表结构,设置各字段格式;•创建表间关系;•录入或导入数据;•创建单表查询、多表查询。
四、考试方式•上机考试、机器阅卷五、题型、分值、题量(暂定)•单项选择50题,每题1分,共50分;•操作题共4题,共50分Word(15分)、Excel(15分)、PowerPoint(10分),ACCESS(10分)六、出题要求不直接使用教材上的原题,可以在原题基础上进行变化,注重学生对教材原题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答案。
认知、理解与应用三个层次的题型要各占适当比例,特别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