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914德国历史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弗兰茨二世
Franz Ⅱ.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波拿巴· 拿破仑(拿破仑一世) Napoleon Ⅰ. Bonaparte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奥斯特里茨
“三皇会战”
4
普鲁士惨败
普鲁士 当时情况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耶拿大战 提尔西特和约 普鲁士惨败
一千万口, 二十五万人 的军队, 欧洲强国
4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神圣罗马帝国”至此宣告结束
1806.8.6 弗兰茨二世被迫放弃 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皇冠落地”
1789
法国资产阶级 大革命
1804.12.2
波拿巴· 拿破仑 加冕称拿破仑 一世
1805.12.2
奥斯特里茨 “三皇会战”
1806.7
德意志境内 16个邦国结成 “莱茵同盟”
革命就此结束,德意志的统一仍未完成
5
德国的统一
奥托· 俾斯麦 冯· Otto Von Bismarck
“铁血宰相”
德国的分裂和统一
1500-1914期间的德国历史
7
1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1.马丁· 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年生于萨克森一个矿业主家庭, 1505年从爱尔福特大学读完法律后进 入圣 · 奥古斯丁修道院当见习修士
维滕堡大学教授兼传教士
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 教路德宗(新教的一支)的创始人
1
《十月敕令》 1807.10.9 废除农奴制,允许土地 自由买卖。 在法律上确立了封建所 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 转化 德意志向现代社会转变 的开端
2
《城市法规》 1808.11.19 在城市中建立市政府 市民选出城市代表和参 议员,实行城市自治 城市资产阶级得到自由 发展的机会
3
《改革国家行政管理机 构的法规》 废除枢密院,建立受国 王直接监督的国务院, 下设各部。 近代中央集权的国家制 度
北部的萨克森—图林根。 规模:全德三分之二的农民参加,成 为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农民战争
主旨:要求统一,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 政权,要求改变农民的不公正状况
1
农民战争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2.农民战争中英雄
托马斯· 闵采尔 (Thomas Müntzer)
6
2
三十年战争 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
3
普鲁士(Preußen)的兴起
普奥之争 2. 七年战争(1756—1763)
1956年9月,入侵萨克森 奥地利、法国、俄国 ,绝大多数德意志邦国 鲁士、英国 重要战役:罗斯巴赫,击败法国和帝国联军 鲁滕,击败奥地利帝国军队 转折点: 1762年1月5日 1763年2月 普
俄国沙皇伊丽莎白病逝,彼得三世继位 签订《胡贝尔茨堡和约》,奥放弃收 西里西亚的要求
1806年爆发 著名的 耶拿—奥尔 斯塔特役, 普军一败涂 地。10月27 日,拿破仑 进入柏林
1807年7月7日, 欧洲强国 俄、法签订 《提尔西特和 约》。 7月9日,普王 被迫在和约上 签字 德意志小邦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er Tor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施泰因的改革
1848年5月22日普鲁士国民议会召开,规定普鲁士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三 月革命胜利。
2
5
德国的统一
1848革命后德意志状态
•三月革命为德意志的统一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资 产阶级取得革命成果后,决定向封建势力妥协,将革命从街 头拉向议会 •1848年5月18日国民议会开幕 •1848年6月29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建立临时帝国政府的决议。 原德意志邦联议会解散 •1848年11月初,封建势力开始反击,各地开始“护宪运动” •1849年7月中旬,各地护宪运动失败。国民议会最终瓦解 •1850年5月,德意志邦联议会在法兰克福重新登场,一直存 在到1866年
3
普鲁士(Preußen)的兴起
3
普鲁士(Preußen)的兴起
七年战争 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3
普鲁士(Preußen)的兴起
战后普鲁士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大帝逝世。 1786年的普鲁士:20万平方公里土地 550万人口 20万军队 普鲁士已成为欧洲强国,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 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为普鲁士的民族解放作出 了决定性的贡献 成为日后侵略扩张的工具
• 普鲁士的教育改革 高质量的国民教育是 救亡图存、实现统一 和强大的基础 洪堡大学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洪堡大学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威廉· 洪堡 冯· Wilhelm von Humboldt
三十年战争对德国造成 前所未有的破坏,阻碍 了德意志统一
法国阶段
法国参加战争
瑞典阶段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 趁机进攻 瑞典失败,最终签订 《布拉格和约》
2
三十年战争 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
2
三十年战争 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
2
三十年战争 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
经济的融合—关税同盟的建立 Deutscher Zollverein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1828年 以普鲁士为 首的”北德关 税区”
经济的融合—关税同盟的建立 Deutscher Zollverein
1819年4月 ”德意志商业和 手工业联合会“成立 倡导全德实行统一关税
1828年1月巴 伐利亚和符腾 堡建立关税同 盟,史称“南 德关税同盟”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海涅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818年卡尔· 马克思(Karl M arx)出生于莱茵省境内的古 城特里尔 • 自1835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 柏林大学求学。“青年黑格尔 派” • 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 •1844年8月,在巴黎会见恩格 斯 •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共产 党宣言》
农民战争后德国的主要社会矛盾
诸侯 皇帝
诸侯
法国
诸侯
德国
2
起因
三十年战争 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
捷克阶段
1619年,新教联盟和 天主教联盟都卷入战争
丹麦阶段
丹麦联合新教联盟进 攻德意志,被华伦斯 坦击败,签订《吕贝 克和约》
1618年“掷出窗外事件” 三十年战争导火索
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和 约》
1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维滕堡大教堂
Schlosskirche von Wittenberg
1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95论纲 95 Thesen
1
农民战争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时间:1524—1525年
1.农民战争
主要战场:南部的施瓦本,
中部的法兰克尼亚,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冯· Friedrich Von Engels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三月风暴
1848年欧洲灾害迭起,危机不断,革命席卷欧洲 1848年3月13日,维也纳人民武装起义。奥皇罢免梅特涅 自1848年3月13日柏林人民开始集会和示威游行
1848年3月29日,普王任命大工厂主康豪森组阁,这是普鲁士历史上第一次 由资产阶级代表担任政府首脑
4
拿破仑冲击下的德国
莱比锡民族大会战
1812年冬,拿破仑入侵俄国失败 1813年10月莱比锡会战打响 1814年3月,联军攻克巴黎, 结束了拿破仑在欧洲的统治 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
3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反法战争后德意志政治形势
普鲁士
莱茵-威斯特法 利亚地区和萨克 森北部,经济中 心西移 日益成为德意志 最重要的经济邦 国 欧洲各强国不希望有一个统一强大 的对手
1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像
1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2.宗教改革
1517年10月31日马丁· 路德发表著名的《95条 论纲》(95 Thesen),成为宗教改革的开端。 1520年马丁· 路德发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 教贵族书》,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皇。 1521年罗马教皇签署破门律,宣布把路德赶出 教门。 1522年完成了《新约全书》翻译,1534年完 成《旧约全书》翻译
1814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 处理战后欧洲事务的会议
奥地利
欧洲东南部大片 领土,经济重心 东移
逐渐偏离德意志 的中心
奥地利宰相梅特捏希望 “复活”旧秩序,维持欧洲“均势”
1815年6月8日-------“德意志邦联” Deutscher Bund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德意志邦联 ”地图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资产阶级革命
1817年 “德意志大学生协会”组织的瓦尔特堡集会
1832年 汉巴赫集会 1837年 哥廷根七君子抗议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统一
5
德国统一的前奏
1844年6月初
1844年6月4日
1844年6月6日
无 产 阶 级 的 发 展
西 里 西 亚 工 人 运 动
西里西亚部分纺 织工人迫于无奈 要求增加工资, 工厂主以殴打工 人作为回答。
斗争发展为 3000多工人参加的 起义。他们捣毁机 器和厂主住宅,烧 毁票据和帐簿,并 用石块、木棒击退 前来镇压的军警, 占领了工厂和邻近 的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