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习题及解答讲解学习

操作系统习题及解答讲解学习

操作系统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择中,(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2、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C)。

A、CPU利用率低B、不能并发执行C、缺少交互性D、以上都不是3、多道程序设计是指(D)。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在一台处理器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4、以下最早的OS是(D)。

A、分布式系统B、实时系统C、分时系统D、批处理系统5、批处理OS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D)。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B、无法协调资源分配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D、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6、分时OS追求的目标是(C)。

A、高吞吐量B、充分利用内存C、快速响应D、减少系统开销7、多道批处理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同时(B)A、减少了各作业的执行时间B、增加了作业吞吐量C、减少了作业的吞吐量D、减少了部分作业的执行时间8、设计实时OS时,(B)不是主要追求目标。

A、安全可靠B、资源利用率C、及时响应D、快速处理9、现代OS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D、实现分时与时实处理10、OS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了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11、OS的基本类型有(B)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B、实时OS、批处理OS及分时OS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1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响应,该OS应该是(B)A、多道批处理系统B、分时系统C、实时系统D、网络系统13、从下列叙述中选出正确的叙述(A)。

A、OS的不确定性是指在OS控制下的多个作业执行顺序和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是不确定的。

B、分时系统中,响应时间≈时间片⨯用户数,因此为改善响应时间,常用的原则是使时间片越小越好C、数据库管理程序需要调用系统程序,OS程序的实现也需要数据库系统的支持D、用户程序通常可以直接访问系统缓冲区中的数据14、在(A)OS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

A、实时B、分时C、分布式D、单用户15、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是根据(D)确定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由(E)确定的。

A、时间片大小B、用户数目C、计算机运行速度D、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E、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二、填空题1、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 C PU)与(外设)并行工作的能力。

2、OS的基本功能包括(进程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3、分时OS的主要特征是(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

4、在主机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称为(联机输入/输出)操作。

5、(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运行。

6、为了赋予OS某些特权,使得OS更加安全可靠地工作,实际OS中区分程序执行的两种不同的运行状态是(管态)和(目态),(目)态下执行的程序不能执行特权指令。

7、批处理系统是在解决(人机矛盾)和(CPU与I/O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

8、所谓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9、分时系统中,响应时间与(等待队列中的进程数目以及为每人进程分得的时间片大小)有关。

三、判断题1、操作系统控制作业运行的方式主要有:批处理方式、分时方式、实时方式。

( )2、操作系统中的控制程序一定具有分时处理能力。

( )3、系统初启引导不性于OS。

( )4、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运行。

( )5、操作环境不是OS。

( )6、多道批处理OS适合于终端作业。

( )7、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系统的效率与并行的道数成正比。

( )8、OS本身的所有功能都是与硬件相关的。

( )9、实时OS强调系统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其次才考虑资源的利用率。

( )第二章进程管理一、单选1、进程和程序的根本区别在于(A)。

A、静态与动态的特点B、是不是被调入到内存中C、是不是具有就绪、运行和等待3种状态C、是不是占有处理器2、单CPU环境下,关于进程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C)。

A、进程就是程序,或者说,进程是程序的另一种叫法B、进程可以由阻塞状态直接转换为运行态C、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段D、两个进程可以同时处于运行状态3、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B)。

A、同时执行B、在同一段时间内同时执行C、不能在同一段时间内同时执行C、共享系统资源4、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C、进程是指令的集合5、下面所述步骤中,(A)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

A、由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B、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C、为进程分配内存D、将进程控制块链入就绪队列6、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B)进程操作。

A、指令B、原语C、信号量D、信箱通信7、下面所列的进程3种基本状态之间的转换不正确的是(D)A、就绪状态→运行状态B、运行状态→就绪状态C、运行状态→等待状态C、就绪状态→等待状态8、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的消息,或者等待某个事件发生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性合作关系被称为进程的(A)。

A、同步B、互斥C、调度D、执行9、为了进行进程协调,进程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通常采用进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称为(D)A、进程互斥B、进程同步C、进程制约D、进程通信10、P、V操作是(A)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D、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11、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B)A、等待B、就绪C、运行D、完成12、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B)A、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不等待进入C、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具进程等待进入D、表示有个进程进入临界区13、由于并发进程之间(B)不能由进程本身来控制,当它们在共享某资源时,可能会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A、占用存储器的位置B、执行的相对速度C、分配外部设备D、外部设备的启动14、一个进程由程序、数据及PCB组成,其中(D)必须用可重入码编写。

A、PCBB、程序C、数据D、共享程序段15、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B、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D、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16、设有6个进程共享同一互斥段,若最多允许有3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的初值为(A)A、3B、6C、1D、017、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可取值(A)A、2,1,0,-1B、3,2,1,0C、2,1,0,-1,-2D、1,0,-1,-218、消息缓冲队列中的临界资源是(B)A、队列中某个消息缓冲区B、整个消息缓冲队列C、信箱D、管道1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引入线程后,处理机只能在进程间切换B、引入线程后,处理机仍在进程间切换C、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切换D、线程的切换,可能引起进程切换2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A、一个进程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B、一个线程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C、一个线程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D、一个进程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二、填空1、进程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2、在单用户环境下,用户独占全机,此时机器内资源的状态只能由运行程序的操作加以改变,此时的程序执行具有(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特征。

3、并发程序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由于它们(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而产生的,因而导致程序在并发执行时,具有(间断性)特征。

4、用户为阻止进程继续运行,应利用(挂起)原语,若进程正在执行,应转变为(静止阻塞)状态。

不久,若要恢复其运行,应利用(激活)原语,此时进程应转变为(活动就绪)状态。

5、为实现消息缓冲通信,在PCB中应增加(消息队列指针)、(消息队列互斥信号量)和(消息队列资源信号量)三个数据项。

6、(PCB)是保存进程状态,控制进程转换的标志,也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7、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4)等待进程。

8、在一具单处理机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且假设当前时刻为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4),最少有(0)个。

9、用信箱实现通信时,应有(发送)和(接收)两条基本原语。

10、在具有线程的OS中,资源的分配单位是(进程),处理机调度的单位是(线程),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

三、判断题1、并发进程间必须有关。

(⨯)2、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只有相关的并发进程才有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问题。

(√)3、有交往的并发进程,如果不能控制它们的相对速度,则它们在共享资源时,有可能出出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4、进程的等待状态是指等待占用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

(⨯)5、进程之间的直接制约关系可以归结为共享数据与交换数据。

(√)6、用P、V操作可以解决一切同步与互斥问题,而且在执行P、V操作时,系统不响应任何中断请求。

(√)7、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若P、V操作使用不当可能会发生死锁。

(√)8、用户进程只能在目态下运行,而系统进程则不然。

(√)9、一个程序的一次运行成为一个进程,所以不同的进程一定对应不同的程序。

(√)10、进程的切换是在管态下发生的。

(√)11、利用信箱作为通信机制进行进程通信时,两个基本的等待事件是:发信时可能等待信箱,取信时可能等待信件。

(√)12、任何时刻,一个进程的状态变化一定引起另一个进程的状态变化。

(⨯)13、进程能够自己撤销自己。

(⨯)14、同一进程或不同进程内的线程都可以并发执行。

(√)第三章调试与死锁一、单选题1、进程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从( B )队列中挑选出一个进程,将CPU分配给它。

A、阻塞B、就绪C、运行D、等待2、以下关于资源分配图与死锁关系说法中错误的是(D)A、如果资源分配图中无环路,则系统中没有死锁发生B、如果资源分配图中有环路,且每个资源类中只有一个资源,则处于环路中的进程一定处于死锁状态。

C、如果资源分配图有环路,同时资源类中有多个资源,则未必出现死锁。

D、如果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化简的,且有环路,则系统中是否发生死锁,需进一步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