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类和法律体系
Communist Party
(Its Polit-bureau and Central Committe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1) (Standing Committee) Highest State Authority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分门别类,各司其政;(有各自独立的领域、 调整手段和法理基础) 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各个领域相互衔接, 如行政领域的“社会治安”与刑法的“犯罪”规定 的衔接,共同构成社会良性治理的法律体系;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地位、功能各异,最终目的一致;(其作用和 手段不同,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但要解决和 调整的社会问题和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需要有 大局观。)
二、法的形式
我国法的形式: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 规、自治条例、行政规章、地方行政规章、国 际条约。 其他形式:
● ● ● 军事法规、 港澳特区基本法(宪法性法律:制定程序;内 容; 对内对外效力。)、 经济特区法规、习惯、案例,等。
法的形式决定了法的位阶及其相互冲突的解 决规范。
一般分类:
成文法、不成文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本法和普通法: 一般法与特别法: 国际法与国内法:
特殊分类:
公法与私法: 普通法与衡平法: 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二、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
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两者间的区别与相 同点(参看教科书); 沈宗灵:法的形式是属概念。 张文显:法的渊源是属概念。 相同之处:是指法律的效力的来源。 以法的效力来源的不同,划分法的形式、 位阶、效力、适用范围等。
三、法的体系
法律制度:麦考密克[苏格兰]反对把法律仅仅理解为规则,提
出了“法律制度”的概念。
❊ 法律制度是指根据法律规则形成或确定的制度,包括 法律规范、根据规范结成的法律关系、法律程序、法 律机构、法律后果。法律制度在麦考密克的理论中仍 然是属于概念范畴的系统,包括:创制规则、结果规 则和后果规则。 ❊ 法律制度理论把规则的划分及其之间的有机组合关系、 规则与事实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结合在一起总和考虑, 超出了传统分析法学的框架,正确地指出了规范在社 会中影响和构建事实,推动机构和程序的建立与发展 ,产生法律效果的运行状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制度 结构。这种超越传统“实证主义法学”的“社会学——法 学”理论对我们理解法律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ounty Courts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W
党的政策
宪法 香港基本法 法律
1. .基本法 2. 非基本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习惯和惯例
参加的国际条约
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检察院
行政法规
国务院
部门规章
国务院部、委、局
地方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自治区人大
(Prefectural Level) (3) No Congresses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Except at Autonomous Prefectures, Large Cities
Intermediate Courts of Prefectures
County Procurato的效力:
法的效力指法的约束力。法的效力根据法律规范的渊 法的效力 源(形式)、对象、时间和空间范围而具有不同的效 力。 法律规范的不同效力是适用具体法律规范,解决法律 规范之间的冲突,构筑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法律框架的 根据和标准。 法的效力不同于法的实效:前者是指法律规范的应然 法的实效 状态,后者是指其实然状态;前者是法律职业者进行 规范分析的根据,后者是法律职业者和社会学者对法 律规范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程度的评估。
三、法的体系
❊ 如果说按法的形式和法律部门进行划分的法律体 系是一种静态的、按照纵向和横向的平面坐标划 分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理论为我们提出了新的 认识法律体系的标准,即从动态角度,按照法律 规范在社会中的效果和运行的立体坐标对法律体 系运行进行整合的方法和标准。 这种划分超脱了传统“实证主义法学”(“分析实证 主义法学”)仅仅研究抽象或静止的实证规范的套 路,如凯尔森纯粹法学构筑的法律金字塔体系和 哈特的法律规则体系,把分析法学在当代的代表 理论。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三大法学流派相互影响 和融合的趋势。
三、法的体系
定义:一国国内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划 分方法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与法系不同:法系是根据法律的历史、传统而形成 的不同的法律形态和运行方式; 与法制体系(法律制度)不同:法制体系指法律运 行机制、运行环节的整体系统。(弗里德曼:法律 制度包括:法律、制度、组织和人员、文化。) 与法治不同: 与法学体系不同:法学体系指有关法律的学科体 系,是思想范畴的体系。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State Council (Central Govern.) (Highest Administrative Organ)
Supreme People's Court
Ministries;
Commissions;
Bureaux
Congresses of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DUCG) (2) (Standing Committees)
地方行政法规
省、直辖市人大
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区政府
地方政府规章
省、直辖市政府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自治州人大
地方行政法规
省会所在市、较大的市 经济特区人大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自治县人大
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县、市人大和政府 、自治州、自治县政府
二、法的形式
法律规范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目的:使法律规范科学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形式、地位 和逻辑组成有机的完整体系。 要求:机构、地位、效力明确;名称、表达等方面统一。 方法: 清理:对法律文件予以审查、整理、重新确认其法 律效力的活动。 汇编:把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汇编成册的 活动。 编簒:把现行法律规范进行清理、修改,创制新的 合理的系统化的新的法律或法典的活动。 电子化、网络化,及其影响。
County, Cities, Autonomous County Congresses(4) (Standing Committees) Townships, Nationality townships, towns and AdministrativeVillages(xiang) Congresses (5)
法学绪论
第三讲 法律的分类和法律体系
2010年
一、法的分类
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和行为关系的规范;人类社会活 动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因而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别,法律 规范也被分门别类,划分为不同的法律类别,用不同的手 段调整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人类活动。因此掌握这些法 律分类,有助于掌握法律知识,有助于正确选择和适用法 律规范,也有助于法律的系统化,避免政出多门,避免法 律法规的重叠、疏漏或冲突。 作用: ——全面理解、准确掌握法律规范; ——正确适用法律规范。 ——使法律规范系统化;
三、法的体系
法的体系主要由一国现行法律部门构成,其划分标准为:
调整的社会关系; 调整方法和手段; 调整的不同对象;
划分原则:
整体性与相对独立性; 均衡性和协同性: ☆ 均衡性:考虑法律规范数量的多少和相关领域的重要 性; ☆ 协同性:其各自地位和功能的差异和协调互补; 以当前现行法律为主,兼顾需要将来制定的法律;既考虑 当前社会领域的划分,也考虑需要应对的社会重大问题; 考虑历史传统与国际惯例。
四、法的效力
适用对象: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 护主义、综合原则(以属地主义为 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 合); 空间效力:全国、区域、域外; 时间效力:生效的时间、失效的时间、 溯及既往力;
三、法的体系
我国法律的部门划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宪法; 行政法; 民商法; 经济法; (知识产权法) 刑事法; 诉讼法; 社会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 资源环境法; 军事法; 参加的国际条约;
三、法的体系
法律部门的划分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法的形式
以法的形式为标准,把法律规范按照其 效力和位阶的不同构成的一个纵向排列的法 律体系。
如中国古代的律、令、格、式;典、敕、科、比,按 照法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进行划分。 如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所构筑的金字塔型的法律体系; 按照规范的效力来源构成了一个最终归源于最高规范 的一个树状体系结构。它按照法律的等级位阶进行划 分。 如哈特按照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而构成的法律体系。 它按照法律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进行划分。
一、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角度,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若干 不同种类:
根据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划分为不同历史类型的 法; 以国度为标准; 以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类别为标准: 以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为标准,授权、命令、禁止性 规范:
一部法律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各个类别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性。
一、法的分类
Procuratorates of Provinces, AR, MDUCG
Governments of Provinces AR, MDUCG Bureaux; Commissions; Offices
High Courts of Provinces,AR, MDUCG
Branches of Procuratorates of Prefe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