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研究

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研究

我国优秀男子冰壶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研究
发表时间:2012-08-15T17:02:30.607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洪臣王晓玲杨绿王红丹祝福泉李兴龙吴育凯
[导读] 冰壶运动是一种技巧性、战术性较强的智力运动项目,项目特点决定其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150000)李洪臣王晓玲杨绿王红丹祝福泉李兴龙吴育凯
【摘要】冰壶运动是一种技巧性、战术性较强的智力运动项目,项目特点决定其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研究通过对6 名国家男子冰壶运动员运动素质中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平衡素质和柔韧素质的相关测量,研究冰壶运动运动素质的特点,为冰壶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关键词】冰壶男子运动员运动素质
冰壶运动是一种技巧性、战术性较强的智力运动项目,就项目特点而言,在中国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是我国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2002 年冰壶运动才被列为我国冬季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2008 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上,中国女队奇迹般获得亚军,这是中国女子冰壶队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战绩。

中国男子冰壶队在2008 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赛中,首次参赛并获得第四名。

该项目在中国起步较晚,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运动成绩,同时优秀运动员短缺及后备人才不足、选材机制滞后、运动员对体能分配不合理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制约了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

运动素质是体能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体能系统有其固有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在具体专项中,体能的外在表现与专项特征紧密相关,体能系统是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与专项特殊要求相结合的综合产物,与专项技战术、心理和智能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研究表明,在竞技体育体能类项群中,体能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

目前,关于我国优秀冰壶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系统化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冰壶运动员运动素质中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平衡素质和柔韧素质的相关测量,研究冰壶运动运动素质的特点,为冰壶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家男子冰壶队运动员6 名,均为健将级运动员,年龄20~27 周岁,训练年限5~10 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资料室、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关于冰壶和运动素质的著作及相关论文,进行归纳研究。

1.2.2 实验法。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利用中体同方测试系统(GMCS-郁型)仪器对6 名队员进行测量。

1.2.2.1 力量素质测量。

淤握力;于推实心球;盂立定跳远;榆纵跳。

1.2.2.2 速度素质测量:反应时。

1.2.2.3 耐力素质测量:俯卧撑。

1.2.2.4 平衡素质测量:闭眼单脚站立。

1.2.2.5 柔韧素质测量:淤坐位体前屈;于横叉;盂纵叉;榆转肩。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平均数依标准差”表示,比较测量成绩和标准间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力量素质。

表1 力量素质指标
以《体育测量与评价》中体育专业“优”、“良”、“中”、“下”、“差”五个评价等级[6]为标准,表1 显示,6 名运动员握力平均成绩为“良”,推实心球平均成绩为“优”,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为“中”,纵跳平均成绩为“良”。

反映出冰壶运动员上肢力量较好,尤其是推实心球成绩突出,表明运动员双臂向前爆发式用力的能力强,能更好的完成比赛中的扫冰任务。

图1 运动员握力成绩(单位:kg)
图1 显示,在6 名队员中,队员3 和队员6 握力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4 人其手部肌肉力量强,对冰壶的掌控能力更强,在投壶时,作为一垒的队员3 能更好的完成比赛时的投壶任务[7]。

图2 运动员推实心球成绩(单位:m)
图2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4 和队员5 推实心球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4 人其双臂向前爆发式用力的能力强,在扫冰时,作为三垒的队员5 能更好的完成扫冰任务。

图3 运动员立定跳远成绩(单位:cm)
图3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3 和队员4 立定跳远成绩突出,相较其他4 人其向前跳跃时腿部肌肉爆发力强。

图4 运动员纵跳成绩(单位:cm)
图4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3 和队员4 纵跳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4 人其向上纵跳时腿部肌肉爆发力强。

综合图3 和图4,队员3和队员4 相比较其他4 人其下肢力量强,在投壶时,作为一垒的队员3 和作为四垒的队员4 有更好的控制滑行的能力。

2.2 速度素质。

表2 速度素质指标
表2 显示,运动员反应时平均成绩为“良”,运动员对选择性刺激做出迅速、准确反应和动作的能力较强。

图5 运动员反应时成绩(单位:s)
图5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5 反应时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5 人,其对选择性刺激做出迅速、准确反应和动作的能力强,在扫冰时,作为三垒的队员5 对冰壶的速度和距离具有较好的准确判断能力。

2.3 耐力素质。

表3 耐力素质指标
表3 结果显示,6 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为“良”,其中队员2、队员5 和队员6 的成绩为“优”。

图6 运动员俯卧撑成绩(单位:次)
图6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2 和队员5 俯卧撑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4 人其肩臂肌肉力量耐力强,作为对扫冰能力要求高的二垒、三垒队员来说,能更加高效的完成扫冰任务。

2.4 平衡素质。

表4 平衡素质指标
表4 显示,6 名运动员闭眼单脚站立平均成绩为“优”,明冰壶运动员平衡能力(运动时一种内感的控制能力)水高,在冰上的协调稳定性更加突出,运动员的投壶稳定性更高[7]。

图7 运动员闭眼单脚站立成绩(单位:s)
图7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3 和队员4 闭眼单脚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4 人其平衡能力(运动时一种内感的控制能力)强,作为
对投壶准确性要求高的一垒、四垒队员来说[9],能更好的控制投壶时身体的稳定性,使投壶更加准确。

2.5 柔韧素质
表5 柔韧素质指标
表5 显示,6 名运动员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优”,说明冰壶运动员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等关节的活动幅度水平高,在投壶时,能很好的保持膝关节和髋关节过度屈曲并外展的姿势,使投壶更加精确;6 名运动员横叉和转肩的平均成绩为“中”,说明冰壶运动对两腿左右伸展的能力和肩关节的柔韧性要求不高;6 名运动员纵叉的平均成绩为“良”,说明冰壶运动员两腿前后伸展的能力较强。

运动员在投壶时能保持身体离冰面较低的距离,能更准确的完成投壶[9]。

所以冰壶运动对运动员柔韧素质中的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等关节的活动幅度水平要求高。

图8 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成绩(单位:cm)
图9 运动员纵叉成绩(单位:cm)
图8 和图9 显示,在6 名运动员中,队员2、队员3 坐位体前屈成绩和纵叉成绩突出,相比较其他4 人其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等关节的活动幅度大。

在手离开壶体之后的投壶过程中,能更好的保持膝关节和髋关节过度屈曲并外展的姿势,使壶的滑行轨迹更加精确[10]。

2.6 综合运动素质。

图10 综合各项运动素质成绩(单位:分)
根据各项运动素质所能体现冰壶运动特点的测试项目的平均数相应的评价等级,以1 分代表“差”,2 分代表“下”,3 分代表“中”,4 分代表“良”,5 分代表“优”,制得图表,如图10。

在运动素质中平衡素质和柔韧素质成绩尤为突出,这说明冰壶运动对运动员的平衡素质和柔韧素质要求高,在投壶时优秀的平衡和柔韧素质能提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冰壶运动对运动员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扫冰时良好的速度和耐力素质能高水平的完成冰上的扫冰任务,使冰壶的滑行轨迹更加准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冰壶运动员综合运动素质高,其中平衡和柔韧素质尤为突出,反映运动员在冰上的平衡能力高而且躯干、腰、髋等关节的活动幅度大,使运动员更加高效的完成投壶任务。

3.1.2 在力量素质中,运动员推实心球成绩突出,反映冰壶运动员双臂向前爆发式用力的能力强,能更好的完成冰上的扫冰任务。

3.2 建议。

3.2.1 根据冰壶运动的特点,可以增加运动员的平衡素质和柔韧素质方面的训练,加强运动员对技战术安排的执行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3.2.2 根据投壶和扫冰的相关素质要求合理安排个性化训练,为取得更好的成绩做铺垫。

3.2.3 在冰壶运动员的选材时,可以注重柔韧和平衡素质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等.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9):31耀33
2 袁林.冰壶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与对策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3):25耀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