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美术教育条件落后与潜在资源丰富,美术课程资源多样与开发利用薄弱的矛盾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校内与校外两方面提出关于如何开发与利用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引言在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美术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就已经包含了同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条文,如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大纲(试用)》中就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美术专用教室,逐步增加美术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挂图及幻灯片、录像片,同时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学具”。

[1]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更是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标准》第四部分中(查看原文)把它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并重。

[2]相对于城市,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比较薄弱。

很多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再加上缺少健全应有的文化设施与美术教学资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彰显。

因此,教师应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和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美术课标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学会开发与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课程资源,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一、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可供利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因素、素材、条件等。

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突破点几乎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密切相关。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计划框架中,无论是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还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及状况。

[3]所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对美术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实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一)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美术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与传统教科书相比,美术课程资源具有生动活泼、形象具体以及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主要是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

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开发,打破了以往的学科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使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从资源的搜集整理,到探究活动的进行,最终到学习成果的展示,都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

开发课程资源的美术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 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取得教学效果的手段。

没有美术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美术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学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切实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际水平。

[4](三) 有利于促进当地资源开发,为社区发展服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面向当地、面向农村教育服务的。

所开发的课程资源都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风俗密切相关,这一定会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美术教育条件落后与潜在资源丰富,美术课程资源多样与开发利用薄弱的矛盾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小学虽然都有美术教师,但很多学校缺少专门的美术教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照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

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在农村地区,教师即使示范也只能用粉笔罢了,有时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由此也不会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物质环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标准》指出,“各校应该配备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并提供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美术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学习使用。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原因,很多学校无法有效地配置美术教学设施。

(二) 师资匮乏教师的师资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与开发利用的程度。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匮乏,小学美术课大多也成为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练习课,即使有美术课,也是有非美术专业的老师兼代,大多数没有按照课标来进行美术教学,教师上课“放羊”,美术课堂缺乏生机,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学生也对美术失去了兴趣。

广大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在职培训,都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了。

(三) 认识不足小学美术教育无疑是当前农村教育中最薄弱的部分。

由于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各方面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在美术课程开设、教学资源的配置开发、师资的培训和待遇等方面都不能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保障和较好的物质条件。

另外,教材一直是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或者编写教材,因而对于开发多样化的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视不够。

[5]三、开发与利用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策略开发利用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要关注个性,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笔者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美术教育现状,对如何开发与利用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提出的自己的看法。

(一) 开发利用校内美术课程资源1.师生是最重要的美术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种层次的教育研究人员,乃至学生和社会人士等作为具有内生性的课程资源的主要生命载体,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6]这说明教师与学生是最重要的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要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把美术课程资源当做实现新的美术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2.校园环境资源是最便利的美术课程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资源是最便利的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校园中的自然美,教室里的装饰美,教学中的创造美等,无不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比如,教师可关注校园的花草树木,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校园里尝试写生,这样既直观、有趣,贴近大自然,让学生对校园产生良好的情感,使学生懂得爱护自己的校园,也能完成美术课堂教学。

(二) 开发利用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在众多的美术课程资源中,学校资源无疑是最方便利用的课程资源。

但学校毕竟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学校资源在数量上、内容上是有限的,况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多的时候,我们还要深入到社会中,从社会万花筒中去采寻自己最需要的、最美的花朵。

1.因地制宜调查及筛选自然大宝库农村的山林、田野、农舍、花草、树木等,这些都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适用于美术教学的自然宝库。

现在的孩子远离自然,缺乏对自然的真切体验。

美术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体验,去亲近自然之美,在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的灵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又能自主地发现美与表现美。

[7]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资源丰富美术课程资源《标准》指出:“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引进优质美术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

”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突破了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美术学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化资源,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

网络丰富的图片、文字、多媒体资源为师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过去对教科书的依赖。

[8]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美术教育教学服务,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成果,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五、结束语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目的,更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手段。

我们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之合理、高效地整合到美术课程中来,全面实施优质美术教育,从而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我国的美术教育一定会绽放出更多美丽的花朵!【参考文献】[1] 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S]. 南京:中国美术教育,1992: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4[3] 谢雱. 小学美术教学论[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2[4] 韩辉,夏永庚,周扬.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6[5]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4[6]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S].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06[7] 郭元祥,罗泰平. 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从实走向课程领导[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5[8] 杨帆. 桂林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C].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