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这次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我们分公司组织除尘设备的考察学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将我这几天的学习体会向各位领导汇报:1、我们第一站到了中凯公司,我们参观了破碎车间、磨浮车间、精矿车间虽然厂房和设备有些简陋、但他们待人的朴实和诚恳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我们第二站来到了拉萨附近的普雄铜矿,它们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整个选厂是依山而建,把整个地势利用的是淋漓尽致,从高到低从破碎到磨浮到精矿脱水给人感觉是一条很流畅的生产线。

他们的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

3、我们第三站也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金川集团,我们主要参观了高硫浮车间和14000选矿车间。

他们是国家级500强企业,真正是公园式的工厂,从厂区外围你就看不出是公园还是工厂,我们两次参观学习了破碎车间和磨浮车间,我们到破碎车间给人的感觉非常整洁卫生。

规模那么大的车间根本就看不到灰尘。

从设备到皮带廊到地面整体给人一种清洁整齐的氛围。

和我们的破碎车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也说明了他们在除尘方面做的相当到位。

我们第一次到磨浮,那么大的车间就没有看见一个人,- 1 -从设备到地面及楼梯的扶手根本看不到一点的灰尘和油渍,整个浮选车间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很大的会议厅,整个中控室宽敞明亮,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控制室那样,给人一种很舒畅的感觉。

他们的安全标志做的也非常到位。

我们的选厂虽然做的也很好,但和他们比起来真有一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了!只有和他们比才能感觉的我们步伐的缓慢,才能激发我们的智力和能量,把我们的工作推向更高的台阶!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从中也知道了我们的不足与落后,一定要把他们好的经验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虚此行!破碎车间:武军XX年11月8日敬此第二篇:为借鉴和学习省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拓宽发展思路,加快梧桐两区建设步伐,在梧桐镇党委的统一组织下来到了昔阳大寨村、大邱庄示范镇、华明镇、唐山丰南镇、山东南山集团等地进行了实地的学习和考察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有农业向工业,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的巨大变化,他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解放- 2 -思想、革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于实践、敢为人先、以全新的发展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只争朝夕、发奋图强的创业意识,实现了村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

经过短短三四天紧张的学习考察,切实感受到一个个那充满活力的创业精神和日新月异的村级发展建设风貌,深受启发,现将本次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阐述如下:1、此次学习考察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宅基地换房”,这一个换字换来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换来了城乡差距的缩小,换来了发展空间的扩大,换来了农民的幸福生活。

这无疑更加坚定了我对拆迁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让老百姓居住到崭新的楼房,用置换来的土地大力发展工业,以此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这才是真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所以只有加快拆迁,才能加快老百姓富裕起来的步法。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村级班子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也是农村基层组织执政的物质基础。

一个地方村级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才能让干部队伍稳定、农村工作开展顺利、干群关系协调和- 3 -农村社会稳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经过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洗礼,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困扰心中许久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在市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快新区建设步法,争取早日完工,尽早让村民入住。

西王屯村委主任:任有成第三篇:——赴天津北京文化考察覃武祝XX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我们到津京地区参观考察了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考察了北京的一些文物古迹。

对地处内地的中学名校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了解。

作为海南省中学校长教育考察团的一名成员,参观考察后内心深受两校震撼。

特别是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精简高效的领导团队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硬件设施建设给校园架起了“面向现代化”的便捷桥梁,激发我们无限的向往。

天津中学坐落的华苑住宅区是建设部命- 4 -名的全国示范住宅区,毗邻高科技园区和大学区。

学校占地近70亩,建筑面积3XX平米,新校舍建于XX年,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报告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游泳馆、9道400米塑胶跑道环绕的绿茵田径运动场,教育教学设施属国内一流水平。

学生公寓为4人间,室内有空调、电话、衣柜、写字台,校内有淋浴室、食堂、小卖部等生活服务设施。

普育学校坐落于津北古镇宜兴埠,选址在原宜兴埠第二小学。

普育学校创始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温世霖。

1905年,时任天津督学的他创办了普育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奠定了“普育精神”的雏形。

XX年,天津市“历史名校”工程领导小组同意由北辰区人民政府恢复重建普育学校。

学校的建设结合宜兴埠镇总体规划,参照示范中学、模范小学的建设标准。

新建的普育学校规划用地702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200平方米,包括小学教学区、实验区及行政办公区、中学教学区、实验区及行政办公区、食堂、操场及仿古建筑,并配套建设400米标准橡胶草皮运动场和近XX平方米的看台。

学校规模为60个班,其中小学部36个班,初中部24个班,在校生人数可达2820人,是一所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为中式仿清建筑,采用灰墙镶面、白涂粉刷、钢梁连通等手法。

院内石材广场、柏油路面辅以不同风格的景观区和园林绿化,使学生在读书- 5 -之余享受优美环境。

学校建有仿古建筑400余平方米,其内部用于校史馆陈列,对学生及社会人士开展传统教育和普育精神教育。

这两所学校都是高起点、大手笔的杰作,其短期内能收到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力地证明了投入的必要性与产出可能性之间有着深层次的联系,他使得两校在成就教育教学事业上赢在了起跑线上。

学习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力度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多角度、全方位、有步骤、科学性地规划好学校,建设好学校,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理好思路。

二、“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学习的意念。

天津中学以对学生的能力教育为主,保证了学生今后可以立足社会。

丰富的选修小组、优雅的教学环境、花园式单位,无一不是独特。

天津中学初中部每年组织父母工作岗位体验活动,高中部每年组织蓟县实地考察活动,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温床,这也让天津中学在每年的市科技创新大赛中的成绩数一数二。

校长国赫孚说,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和精神管理。

制度管理是治校之术,而精神管理是治校之道。

精神管理就是文化管理、文化建设。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执行者和执行对象都是人,人的精神世界至关重要,具有潜能和力量。

从马斯乐的需求理论到-6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从协调原理、公平理论到期望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

学校将综合实践创新的成果展现和该校学生的发明专利列管展览,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

普育学校则把辉煌的办校历史和现代化办校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了名校效应。

学习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文化立校”,我们虽没有这么长久的文化积累,但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发挥潜移默化熏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念,我想,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必将是繁花锦簇的光明。

只要是学校,只要是育人的场所,都值得我们去试一试。

三、实实在在推行的全面发展与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新课该理念引发出我们许多新的思考。

作为天津市的两所学校,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在历来的中考、高考中并没有一而贯之的骄人业绩,但社会对到两校求学却一直是趋之若骛,原因就在于其特色办学、追求学生的面发展。

天津中学的周副校长指出,“我们的两考成绩一般居于中上游,并没有特别的突出,只有XX年才有清华的零突破。

但我们的综合创新在天津却是一流的,我们所设的特色班级都一直吸引着许-7 -多家长和学生。

”走进天津中学、了解天津中学,你会发现,这里有几位同学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

还有一项学生调查报告使天津市的农家旅游业获得了勃勃生机。

这种转变更符合最新课改精神理念。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发展趋向才是今后我们教育教学的主流,因此,“请进来、走出去”,“多角度、多渠道”的办学模式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探讨。

第四篇:赴青岛上马中心小学11月29日,我们全体校委会成员在校长的领导下到青岛上马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考察学习。

参观学习中,对他们的班容班貌及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的感悟和了解,还细心聆听了陈校长对特色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及对他们学校特色建设的构思和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聆听了他们对乒乓球、篮球、腰鼓、葫芦丝等各项技能,分年级、分目标走入课堂教学,并实地参观了学生的乒乓球训练课以后,内心更是深受该校震撼。

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精简高效的领导团队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走进上马中心小学,十分干净而整洁。

随处张贴的励志的语言,温馨的提示让我们不断得到思想的警示,行为的指导。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给我感受最深:-8 -一、努力营造舒适优雅的育人环境,墙面“会说话”上马中心小学是一所新建小学,但是不论从教学楼、学生食堂、操场,报告厅等硬件设备,还是教室内外、走廊文化布置,已经具有规模,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上马中心小学有效地利用起纵横交错的走廊,围绕学生书画、音乐、体育、科技、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教学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文化布置。

漫步在色彩斑斓的走廊内,我们感觉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从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到剪纸、科技制作、再到篮球、足球.....先有图片、文字的简单介绍,然后是学生作品的展示,搭配诗情画意的情境,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反观我们的教室外墙布置,一成不变的绘画、小报,日复一日,破破烂烂,我们是为了布置而布置,没有把它当成是一种校园文化。

其中该校的书法走廊让我深受启发:一个墙面一个主题,用各式各样的彩喷书法纸,统一黑色钢笔书写,整齐的张贴上墙,既美观又大方。

其中还有许多是学生家长的毛笔书法作品,一个个苍劲有力,真正彰显了家校合一的教学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