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____县(区) 学校编号(市教科所填写)2018年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育问题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研究指南题号__ 规划课题_______________ _ 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所在单位 ____课题完成期限(填1或2、3) 1 年填表日期 2018 年 4 月 27 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4月制填表说明1.用计算机如实填写。
2.本表报送一式两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A4纸张,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课题类型:指的是重点攻关课题,规划课题,小课题三类。
5.工作单位:请填写单位全称;通讯地址:请详细填写。
6.本表所附活页供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7.主要参加者: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能空挂名,并按承担研究任务的多少排序,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人员。
8.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天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4月一、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课题名称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研究课题类型规划课题课题负责人最后学历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行政职务专业职称研究专长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手机号码主要参加者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工作单位12345678910预期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报告A专著B译著 C 研究报告 D 论文E实验报告F工具书G电脑软件H其他预计完成时间2019年5月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三、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 10 项)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 2018年5月—2018年7月1.全组成员人均收集相关学习资料20000字以上;2.完成子课题(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的课堂设计),并收集资料、案例等。
学习资料、论文22018年8月—2019年1月完成子课题(挖掘出科学的、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收集资料、案例等论文、课例32019年2月—2019年5月1.完成子课题(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反思研究)收集资料、案例等;2.课题组成人员全面研究子课题内容,完成子课题项目的评估,提交课题结题研究报告报告、论文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 2018年7月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的课堂设计论文2 2019年1月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3 2019年5月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反思、结题研究报告论文、报告四、课题设计论证(限2500字内)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农村边远贫困山区由于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长期以来,孩子们对语文缺乏兴趣,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现状,现有的教学设施,遵循教学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的特定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价值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培训学校教师,让教师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本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
(3)优化课堂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申报之初,我们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
发现关于“提升贫困边远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国内外专家有明确的定位和阐述。
国办发[2018]27号文件,坚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素质教育。
三、选题意义(1)培养一批职业精神牢固、学科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
通过送教下乡,集中研修等方式,增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育人模式。
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3)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更好的为生活服务。
四、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通过教学中的实践,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不断改进,完善适合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
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送教下乡,网络研修,教材开发及研讨,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使他们更好的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2)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育人模式。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把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语文更好的为生活服务。
六、研究内容(1)提升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主要针对农村孩子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教师负担重,带多门学科。
选典型的案例分析,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2)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让语文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可另加页七、研究假设根据国办发[2018]27号文件,妥善处理好学生就近上学和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切实保持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
这就要求乡村教师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乡村学校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提升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培训教师,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八、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以课题组为单位,组内每个成员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
1、查阅相关前沿文献资料,结合学校的现状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改变教学方式,通过调查了解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及时改变教学方式。
2、通过在教学中实践,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方法。
根据在教学中的效果,通过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反思不断改进,提交论文一份。
九、研究方法农村边远贫困山区教师年龄大多偏大,教学设施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团队将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培训教师,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培训教师。
2、问卷调查法:提出新的适合我校语文的教学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模式,在语文学习中有那些困惑。
改变教学方法后,在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上述问题有没有得到改善。
3、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资料,书刊,对课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十、技术路线1、利用送教下乡,教师到城区学校听课,网络研修,学习教育教学资料等方式培训教师。
2、利用挂图,事物展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十一、实施步骤(一)组建课题组我们从本课题的性质出发,组成了课题组。
课题组组成人员及分工如下::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语文教师校本培训,书写论文一份。
:学区工作人员,负责整个课题的所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在教学实施中,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沟通交流,整理资料。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模式,最后形成理论并书写相关论文《》。
: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撰写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撰写论文《》。
:负责电教设备,信息化指导,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收集“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资料、案例等。
:收集“提升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反思”资料、案例等。
(二)工作定度安排1、准备阶段:2018年5月——2018年7月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协调分工,明确职责,落实课题研究的各方面条件。
全方位为课题的研究作好准备及推行。
组织课题研究的教师培训学习。
学习及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2001版教材,参加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材培训。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课题研究,课题的组成人员通过集体研讨,不断修改,制定出“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研究”,并且落实各个阶段的研究步骤和内容。
2、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8月——2019年1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们认真开展课题实践活动和探索,实际开发课例、课件、电子教案、实物展示、挂图等,研究出小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通过搜集各类资料,定性分析,得出良好结果,撰写阶段性论文和报告,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查漏补缺,及时调整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每位教师用心撰写论文,制作课件,通过案例高效展示,搜集语文教学课程资料,研究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开发,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从网络、书籍、报刊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并发表相关论文。
3、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2月——2019年5 月收集“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资料、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撰写出研究全过程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可另加页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限1500字内)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课题参与者撰写的语文教学论文《尊重学生个体提高习作水平》在天水市获二等奖、《》在山西学习报上刊登;撰写的论文《》在甘肃省少年文摘报刊登。
与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2、覃永跃.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6(01).3、郭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课外语文.2015(14).4、许丽君.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5(15).二、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机构课题负责人资质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和研究经验,曾多次受到省、市、县级的奖励。
课题成员9人,均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2人,中小学二级教师5人,平均年龄39岁,均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