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

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

3、预算精确化的原因: (1)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2)预算既联系着市场,又联系着企业。 (3)预算与企业绩效评估相挂钩(预算过
宽或过紧,都可能导致员工情绪低落或人 才流失)。
忠告: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预算虽然不至 于“差之毫厘,误之千里“,但提高精确 性是很有必要的。
一、预算的精确性
4、努力不会浪费: (1)所谓预测精确性暂无公认的标准。 (2)预测环境有助于人们关注环境、理解
原因 规避不确定性; 防备上级层层加码;
二、内部竞争
3、内部竞争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科斯:企业组织替代市场的理由是通
过内部协调节省市场化的交易费用。 激烈的内部竞争有可能损害企业内部
的有效协调,但内部竞争似乎不可避 免(一些领导也特喜欢此) 。
二、内部竞争
4、问题的实质:现在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 的内部协作难以观测。
有序统一的活动。没有协调就没有合力。 如上下工序传导、流水线(福特) 传统的预算和改进的预算是通过计划来完 成公司范围的协调。 超越预算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确保协调。
一、预算的决策功能
3、计划功能 预算提供了管理者实现目标的希望和途径。
预算管理是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串起 来的主线。 预算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计划管理的表现 形式。 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第三讲:预算功能的冲突
一、冲突的产生
如果预算同时具备决策和控制功能,在现 实中可能会导致冲突。
企业预算管理
理论与实践
前言
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磨刀不误砍柴功 “运动战”变“阵地战” 你们准备好了吗?
授课内容
第一讲:预算功能的分类 第二讲:预算功能的前提 第三讲:预算功能的冲突 第四讲:预算功能的选择 第五讲:简案
第一讲:预算功能的分类
观点:“预算是一项可以对公司中 的各种活动进行协调的决策制定工 具,同时也是对行为实施控制的一 项工具”。
当有形资源依赖变为知识依赖时,部分的 预算单元目标相对其它更加容易实现,导 致不公平竞争合法化、持续化。如研发部 门的预算困难。
案例:“折靠背椅”与“仓库开放”
二、内部竞争
5、解决方案: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 时,企业以市场竞争与协调来安排企业内 部活动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如人才引进可 以部分地解决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即预算具有决策功能和控制功能
一、预算的决策功能
1、沟通功能 在很多场合下,下级比上级对影响业绩的
因素拥有更精确的信息:如自己的工作能 力和准备付出的努力。另外,对于环境的 不确定性,双方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参 与制预算对消除不对称信息有积极意义。
一、预算的决策功能
2、协调功能 协调是专业化分工下各自的工作行为成果
二、预算的控制功能
3、激励功能 预算以具体的数据提出了某一预算期间对
某一部门及经理业绩的期望。此期望对相 关人员是一种挑战。 激励就是挑战成功的报酬(正激励)或失 败的惩罚(负激励)。 激励有疲劳效应。
第二讲:预算功能的前提
一、预算的精确性
1、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预算执行的 难度,近年来形成了两大对立学派:
一是温和的观点,即改进预算,致力改进 预算的诸多不足。
二是激进的观点。即超越预算,认为预算 没有作用。
一、预算的精确性
2、问题的实质:预算是否有助于企业应 对外部环境变化
(1)预算强调事先制定的目标的考核作用 与审批。
(2)预算强化了企业集权。与强调扁平化 和分权思潮背离。
一、预算的精确性
一、预算的决策功能
4、资源配置功能 预算编制是实现资源的二次配置。
在诸多的企业管理和控制工具中,预算是 用来配置企业资源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如漳州师院:人事经费(人才引进,约 1000万)、教学经费(课贴,约10000 万)、治安经费(电子监控,约30万)、 学生处(水电等,约800万)、理财经费 (还债,500万)
动纠正偏差。
二、预算的控制功能
1、经营控制功能 预算可以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机制。 预算的控制可分为经营控制(公司高
层对二级部门的控制,负责对部门经 理的考核)和管理控制(二级部门对 基层的控制,负责对员工的考核)。
二、预算的控制功能
2、业绩评价功能 研究表明:当上司以预算制约成本中心管
理时,成本中心的管理者有较高的工作紧 张度,与上司及同事关系较差,更倾向于 报告虚假数字,更可能做出错误决策。 上甘岭战役 代沟(成绩)
二、预算的控制功能
所谓控制,即预算将预定目标层层分解 为标准,对组织内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 价,并将绩效与报酬挂钩,从而对组织 行为进行控制。
1、经营控制功能 2、业绩评价功能 3、激励功能
二、预算的控制功能
控制程度三步曲: 第一步:制定工作标准。 第二步:对照这些标准衡量实际工作。 第三步:根据标准鉴别偏差、采取行
A车间
B车间
A车间与B车间之所以存在竞争,是因为A 车间收入可能就是B车间的成本。他们是 零和博弈。
他们的胜败可能取决于谁更能说会道。
二、内部竞争
2、参与式预算能够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但参与式预算管理易产生 “预算松弛现 象”。如,要求更多的资源、更少的产 出。 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 信息不对称;
三、可量化性
1、企业目标设立的必要性 目标要能验证行为,行为要能推动目
标。即: 企业员工努力——较低层级目标实现— —较高层级目标实现
三、可量化性
2、பைடு நூலகம்业目标设立可量化工具 关键绩效指标:(1)目标具有层级性。
只包括抓重要目标;(2)不限于货币 化,但必须量化;
平衡记分卡:(1)四个维度;(2) 报告大量的非财务指标;(3)强调整 体性。
环境、思考环境。 (3)一些技巧可以帮助预算适应环境。如
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
结论:对未来可预测程度的最低要求, 可以有助于对预算边界的思考,即预 算对本企业是否很有价值。如果未来 是不可预测,那么采取更加灵活的经 营方式和体制可能更加明智。
二、内部竞争
1、预算产生内部竞争 预算的重要功能是业绩考核;自上而下地 编制预算;强调预算的刚性: “预算行为问题” 。具体表现: 上下目标不一致; 预算单位的短期行为; 操纵预算信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