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校长檬子小学校:陈友平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我就不想当农民。
觉得做农民的日子真辛苦。
所以,我通过读书,考上了当时的师范学校,出校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老师。
真的,当校长的想法我压根儿都没有。
但是在很多的时候,我在想:当时我就真的是校长,那该有多好啊!很多事情就不会是这个样子的!一1993年9月,我扛着被盖卷儿到现在的学校报到,没有谁接待我。
我找到了老校长,他让我暂时留在中心校任教。
老校长说了一句话:“你到边上的木楼上去住吧!”就这样,我住在了木楼上,旁边住着闹闹嚷嚷的学生。
学校没有伙食团,于是自己就买来了“北京炉子”(我们当时对一种火炉的称呼),自己弄柴、烧火做饭。
不久,屋内的老鼠多了起来,把我的衣服、床罩全都咬坏了。
学校又没有猫捉老鼠,怎么办?于是我就买来鼠夹夹老鼠,老鼠太多了,根本无济于事。
我就非常生气,当时想:假如我是校长就好了,我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老师们的住宿条件,不要让老师们住在那乌溜黢黑的木楼上,不再受鼠患之苦。
可惜,我不是!当时学校生源多,老师少,学校里校长、主任、搞后勤的全都没有任课,相对来说师资缺乏,领导们让我在中心校担任三、四年级复式班班主任,教这个班的语文、数学、思品、自然四门课程,一周有28节课,这个班两个年级有70几个学生,每周上课下来,我都觉得有些吃不消了,太累了。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校长的的话,我就主动担任几个班的思品课或者自然课,再让教导主任也上一个年级的语文或者数学,这样,教学工作也好管理,老师们的工作也好开展。
就不会存在累死一些人、耍死一些人的情况出现,这样,既带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很好地保护老师们的健康。
可惜,我不是!1997年9月,拿领导们的话来说:“外地来的老师不好安排工作。
”就把我们已经工作了几年的老师调往村小工作,那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要知道,村小是一人一校,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还是伙夫,所有的事情一个人全包了。
我当时是去的大坪小学,该校只有8名学生,二、三年级复式班。
只有一间土墙教室,我的寝室是在农户家的猪圈上面,也是土墙结构,整天臭烘烘的,我根本不想在那儿呆。
虽然离人家比较近,但是老百姓有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以我的日子除了教学生之外,大多时间,学生们走了,学校里就只有我孤零零的一个人,那种日子对年轻人来讲,真的很寂寞。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没有发疯,没有抑郁,真的就很不错了。
上学、放学都是一个人,走一个单趟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与孤独整整相伴了一年。
在没事的时候,我经常想:我为什么不是校长呢?假如是的话,我就不会下村小了。
就不会这么孤独无助!在当时,也曾经想过:就这样的工作我不如不干了。
我跟老父亲也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他说:“孩子,忍忍吧!我当初送你读书是不容易的,你不能就这么算了,划不来!”的确,父亲母亲为送我读书,他们是吃了苦的!为了不让他们伤心,我忍了下来。
第二年,我又被调回了中心校,教教导主任的儿子及女儿,直到把他们教到小学毕业。
在村小的日子很寂寞,我常常想:为什么不把村小给撤掉呢?这样,老师也好安排工作,村小的学生们也可以和中心校的孩子们一样享受着教育的公平。
可惜,我不是!二回到中心校之后,我从四年级教起,教到六年级,又循环往复。
既当班主任,又上语文,还上音乐或者体育。
在这期间,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
相对于以前的日子,教学任务轻松了许多,心情也就好了起来。
每天把课上完,就批改作业或者备课,日子过得轻松而自在。
下午放学后,我就让学生们和我一起打球,对他们进行打篮球的基本功训练。
对此我还拟定了一整套的训练方案,今天训练运球,明天训练投篮,后天训练力量等等。
让学生们感受了打球的快乐,增强了他们的运动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这么好的事情,我坚持了很久,学生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
在这些学生中间,很多人都考上了大学,甚至有学生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看来,我这无心插柳的举动,竟然换来了柳成荫的浓密。
我真的觉得很幸福!其实,我也喜欢音乐,对音乐有不错的感受能力。
所以学校也安排了我上音乐课,往往是两节语文课下来,就接着上音乐课,虽然嗓子有些受不了,但是被信任的幸福冲淡了疲劳,就觉得没有什么了。
对这样的工作还是喜欢,充满了兴趣。
在这期间,有一位老师将他的孩子交给我,让我帮忙教教音乐,我欣然接受,对他的孩子单独进行辅导,从音阶练起。
后来,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有不错的表现,她就是依靠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去香港参加过演出,被破格提升为军官,现在谋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想想这些,我就觉得我很幸福,虽然这些不全是我的功劳,但至少有我的一份辛劳与付出。
后来,我们学校领导们看我能够教书,就将他们的子女放在我的班上,让我一直教到六年级,他们的意思我懂,所以我又只得加倍努力、百倍小心了。
这个过程是扎实的,是辛苦的,也是紧张的。
人家把孩子放在我班上,我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了。
这时间段很长,不过后来我盘点了一下,我所教过的教导主任的两个孩子,一个校长的女儿,他们全都考上了本科。
目前,两个参加工作的年收入过百万,还有一个在读中。
其实,除了领导们的孩子外,与这些孩子同班的很多学生都有不错的发展,在他们中间,有当老师的,有做工程的,有当公务员的。
所以,我也在想:假如我是校长,我就会给老师们一定的工作压力,然后给他们一些奖励措施,让他们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为檬子的教育振兴发挥出最大功能的能量。
可惜,我不是!这些好的现象只是在个别老师身上显现而不是全部。
三2008年发生的“5.12”地震,也给我们学校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很多房屋变成了危房,没法再继续在里面上课,连老师们的住房也摇摇欲坠。
到了8月份复课的时候,学校在老操场里搭了板房教室,学生们在里面学习、生活。
板房里面冬冷夏热,没有砖房那么舒服,热天上一堂课出来,往往是大汗淋漓,寒冬就恰恰相反。
孩子们也没有活动场地,老师们要整天都守着他们,我们学校离河边很近,很方便下河,看管学生就成了我们最大的工作。
这样的日子很辛苦,还要预防时不时袭来的余震,在担心和忙碌中又度过了一学期。
从9月份开始,学校进入了灾后重建阶段。
学校领导也忙着进行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工作,白天勘测地基,与上级领导一起商量灾后重建事宜,晚上还要写好有关建设的计划及日志,真的是非常辛苦。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常常想:假如我是校长,我也会和他们一样,过着同样的日子和生活,在焦灼中备受煎熬。
幸好我不是!在这期间,我们很多老师都建议把村小教学点给撤了,原因是我们这里的村小都比较偏远,最远的走路要走六、七个小时,不方便,而且村小学生数少,有的学校就只有两三个学生,这样也比较浪费师资,经过大家的商量,都同意将村小撤了,将学生都集中到中心校来,这样,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学生们也都享受到了教育的公平,也促进了我们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个时候,我常常想:假如我是校长,我肯定还没有这个魄力,来做这件事情。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校长做的事情就是和大多教师不一样的!四灾后重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灾后重建完成,日子也就到了2010年了。
学校所有的硬件建设全部落成,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的哪些地方悬挂什么标语、名言就成了校长们思考的问题了。
在这期间,我们学校得到台湾滋根基金会的援建,我们的教学楼就是他们拿了钱,给我们修建好的,学生们能在这么美的教室里上课,感到非常幸福。
同时,滋根基金会还给我们捐赠了大量的图书,孩子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我们全县有8所学校都得到了他们的图书馈赠,所以县教研室搞了一个市级课题“校本教研中阅读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我们8所兄弟学校都承担了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
这项研究,必须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来完成。
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该项课题于2010年12月已顺利结题。
其次是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在什么地方悬挂什么样的标语、名人名言,在什么地方悬挂什么书画作品,在什么地方栽树、植草皮就成了这段时间的重中之重,当然教育教学工作也不能马虎。
一切都显得那么紧张而忙碌,但是老师和学什么都过得充实而感恩。
记得那次王其桐先生来我们学校,孩子们的亲热和感恩让我们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虽然孩子们表达不出太多的感激,但真情的泪水让大家都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再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永远的使命。
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我们地震灾区,房子建好了,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我们拿什么来对关心我们的人交代,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以赴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给那些爱我们的人以安慰。
不要让人家觉得我们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我们应该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树立我们的教育形象。
事实上,我们这样做了,你要说,我们山区的教育教学的质量要赶上城区学校,甚至是沿海学校、发达地区学校,那肯定是不实际的。
我们在努力,有了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个过程一定要时间来完成,也一定比较漫长。
在这个时期,我常常在想:假如我是校长的话,我也会如此做,也会像其他校长们一样,整天为学校的发展发愁,整天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担忧。
幸好我不是!五现在已经是2015年了,日子过得真快,国家的教育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那种“黄金棍下出好人”的教育理念也过时了,不再提倡了。
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们、家长们已经变成了老大,他们动不动就要上访,就要投诉,老师不敢说家长、不敢教育学生的情形比比皆是。
诚然,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马上就要退休了,谁还愿意挨处分?谁还愿意晚节不保呢?所以,学生中出现的很多现象,绝大多数老师们就只有听之任之了。
这样,就让我们感觉到了忧患:学生们重又重不得、轻又轻不得,教育教学工作不好搞,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不听老师们的教导。
中国教育正处在不正常的轨道中,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教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校长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也罢、教育机制也罢,实施起来还在基层,校长应该是排头兵,是应该担任起教育风险的人。
假如我是校长,我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们的观念。
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促膝谈心,要他们认识到目前教育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不要溺爱孩子、娇惯孩子,这只会害了他们。
其实对于孩子来讲,必要的惩戒是必须的,不能认为这是洪水猛兽,百般抵触,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听之任之。
2014年最流行的词汇是“任性”。
我们不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任性,要有主观的判断。
谁教孩子教得好,就坚决支持谁。
不让现在的有些观点或有些行为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假如我是校长,我要改变孩子们的习惯,改变他们的行走方式。
要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人品。
这需要放大少先队的职能作用,让学生们在真真正正的活动中养成习惯,形成品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怎样绝不动摇。
把少先队活动真正做好,不要搞成了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