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知识回顾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4、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
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0.25⨯104②2.4⨯2.5⨯44③226.8÷0.108④125.625÷125例2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
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例3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一、基础知识填空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在给()点上()。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点上()。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可以根据需要,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0.367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999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33×0.5×4 1.5×105 1.2×2.5+0.8×2.5五、解决实际问题。
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千米,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3、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4、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知识回顾二、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0、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
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1、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例:0.25×3.94(积保留一位小数)17.6×2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6×2.7(积精确到百分位)0.74×0.21(积精确到十分位)3、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各循环小数。
0.06262···写作() 3.2727···()16.203203···写作()0.33066···()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75÷6289÷90156÷11知识回顾三、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例4计算1、5.52-3.12⨯0.6+8.9 3.2⨯0.7+5.4÷1.72、把5.8扩大()倍是58,69缩小()倍是0.69。
3、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或“=”符号。
4.5×0.6○4.5 2.76×1.52○1.521.96×1.8○1.96×10×0.1 3.12×○0 3.12例5、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
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知识回顾 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 =2(a+b ) 面积=长×宽 S =a b长 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正=4a 面积=边长×边长S 正=a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三角形有三条高。
梯形有无数条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乘以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
如果用 S 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 a 、h 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 平=ah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a 平=S÷h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h 平=S÷a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 2。
如果用 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 a 和 h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 三=ah÷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a 三=S×2÷h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 三=S×2÷a5、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a+b)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S×2÷(a+b)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h梯上底+下底=面积×2÷高a+b=S×2÷h=S×2÷h-b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a梯=S×2÷h-a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b梯例5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
例61、长方形的面积是86平方米,宽为6米。
BE长为6米,将弧AE平移到FC。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如果把他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练习题一、填空。
1)()平方米=2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34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2)长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
4)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若三角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6米和8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6)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8.5厘米,高是6.4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堆钢管,每相邻两层都相差1根,最上层2根,最下层8根,这堆钢管共()根。
8)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长方形面积的()。
9)如右图,三角形ABE的面积是24平方米,且BC=CD=DE,那么三角形甲的面积是()平方米。
B C D E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梯形面积的大小分别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
()5)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选择题(填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底和高()。
①相等②不相等③不一定相等2)用手拉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使它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原来长方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