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一心”磨利剑作者:吴晖。
原通信工程学院040821班学习委员,学工助理。
考研报考上海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考研总分379分。
如果把研究生考试比作是在战场上挥剑拼杀、过关斩将,那么考研复习无疑就是打铁磨剑、积草囤粮。
在战场上能否所向披靡,克敌制胜,取决于众多因素,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以勤为锺、以韧为火、以心为料,日日挥锺打铁、夜夜挑灯磨剑,铸出一把好剑是首要条件。
本人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以及周围同学考研的成败得失,谈几点想法,希望能够帮助投身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磨出一把利剑。
我的考研180天07年7月1日,我的大学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第二天我走进学校图书馆,开始了我的考研生涯。
从这一天开始到08年1月19日考研那天为止,满打满算总共201天,如果除去中间回家休息、短学期上课、考试报名、参加活动等,总的复习时间不超过180天。
这180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它长吧,毕竟有180天,整整半年,说它短吧,无非也就是每天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如此循环180次,很简单,也很快就过去。
固定地点即考研教室。
(建议学弟学妹暑假期间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复习。
9月初,教学楼一开放就赶紧找一个好教室。
第六教学楼五楼靠南面的小教室是理想的考研复习教室,有阳光,比较温暖;不排课,不考试,不会被骚扰;人少,比较清静,但因为是稀缺资源,极为紧俏。
)固定时间即每天的每一个复习时间段(建议学弟学妹能够结合自身学习习惯、学科基础、最终研究生考试的各科考试时间等,科学合理地设计一份日复习时间表。
计划制定好后,关键的事就是执行,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复习固定的科目,做固定的事,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形成复习的系统性。
)固定的事,简单地说就是复习,具体来说,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阶段(7月初—8月底)夯实基础阶段数学:系统复习大学教科书,熟悉课本内容。
英语:强记新东方高频词汇,打好词汇基础。
政治:参加政治强化班学习,整理课堂笔记。
第二阶段(9月初—10月底)强化巩固阶段数学:以文登数学为纲,复习高数和概率论,以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为纲,复习线性代数。
英语:强记新东方高频词汇,同时专项练习完型填空、阅读理解。
政治:以领航强化班资料和任之一为纲,系统学习政治理论。
专业课:10月份开始复习,一个月内把指定专业书看完,对各章节内容大致有个了解。
第三阶段(11月初—1月13日)总结提升阶段数学:11月初至12月初,真题演练(李永乐的真题解析)。
12月初至12月底,做模拟卷(李永乐的400题)。
12月20日至1月12日,系统梳理、总结、记忆各科重要考点。
英语:11月份,回顾新东方高频词汇,专项练习阅读、翻译、七选五、排序等题型。
12月初至1月12日,专项练习作文,整理作文模板,做历年真题和模拟卷。
政治:11月初至12月15日,系统梳理、总结各科重点。
12月16日至1月12日,全面背诵、记忆各科原理、要点。
1月13日,上政治点睛班。
专业课:11月初至11月18日,依据专业课辅导书,开展深入细致的复习,全面熟悉各章节内容; 11月19日至12月15日,练习真题,圈定考点,突破疑难点;12月16日至1月12日,全面记忆、掌握专业课原理、模型、算法、公式推导。
最后5天(1月14日—18日)调整状态阶段数学:真题练手。
英语:温习预先准备的作文模板,真题练手。
政治:背点晴班上老师押的大题,拿最新的政治模拟卷选择题部分练手。
(这些模拟卷一般都要等到考前几天才会出来,极有价值)专业课:温习预先准备的专业重点。
关于考研复习的时间安排和总体规划,百度一下,很多很多,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在设计考研复习规划时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划分复习阶段,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科时间。
但不管如何规划,最后都要安排几天预留时间用于调节心态、调整状态、准备考试工具、安排考试期间住宿等事务。
每天进步一点点刚才说了,180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考研复习始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尤如长跑比赛,除了智商特别高、基础特别扎实的学生,大多数同学要在最后关头过关斩将、决战决胜,绝不可以奢想草草应付,不费吹灰之力即可一步登天,也绝不可以自以为聪慧无比,能在考场上超常发挥,而必须依靠持之以恒的积累与勤奋刻苦的努力。
在考研复习的每一阶段,我都按照预先制订的计划表和时间表,每天用12至14小时左右时间复习,而这12至14小时中有30分钟是专门用于一天的复习整理。
在每天复习结束前,我用二十多分钟时间把一天的复习内容简单回顾、用心记忆、深化理解。
同时,还准备一本考研日志本,利用最后几分钟把一天下来看的书、做的题、上的课、背的点等详细记录。
我把这件事当作考研复习中一项特殊的工作来做,我觉得,这既是对一天复习内容的盘点,也是对忙忙碌碌一天的一个交代,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督促自己做到“秒有所为、时有所获、日有所进”。
讲这件事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不要人浮于事,看起来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一天结束了也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这样的话时间很快就会虚度过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强者胜”,沙场上靠的是真刀真枪的拼杀,考场上靠的是真才实学的博弈。
因此,想要在考场上胜出,就必须壮大实力,而壮大实力必须依靠日日夜夜的勤奋复习和刻苦积累。
辅导资料的选择我的复习资料主要有以下这些:高数:大学教科书,文登数学线代:大学教科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概率:大学教科书,文登数学数学习题:李永乐的真题解析和400题英语:朱泰祺英语复习指导、新东方高频词汇(红色封皮,很薄很小的一本)、一本作文(书名忘了)邓论:任之一(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一)政经:任之一毛概:领航强化班讲义(史春林)哲学:领航强化班讲义(张俊芳)政治习题:任之二、任之三、任之四专业课:指定教材,历年真题这里要说的,一是考研要算成本账,能省则省,许多考研辅导书新版和老版区别不大,用旧书基本上不会影响考研复习,许多资料可以在上一届学生考研结束时(大概4月份)向学长索要或者购买,优秀学长的考研复习资料都是宝贝,他们的总结笔记和心得体会能帮你少走许多歪路。
二是资料在精不在多,在复习过程中不必人云亦云,别人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生怕落后于人,题目是做不完的,掌握精华、夯实基础才是硬道理。
三是合适才是最好的,每一个人对资料的编排、写法、难易程度等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偏好,同一本考研复习资料中不同学科的内容也往往由不同的老师执笔,水平、质量也有差异,所以在选择复习资料时尽量做到三个最即最权威的老师编写、最合理的编排、最适合自己。
考研六忌六学会在考研中,为什么有些人坚忍不拔、奋战到底,而有些人偃旗息鼓、半途而废;为什么有些人轻装上阵、稳操胜券,而有些人忧心忡忡、弃考中场;为什么有些人名不见经传却一举成功,而有些人众望所归却一败涂地,我觉得,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忌心浮气躁,学会奋勇前行。
为什么要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因为考研既是学习能力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保持心灵宁静,稳坐冷板凳,醉心于考研复习是一种境界,也是考研者应有的状态。
在考研过程中,会有四件事让考研者心浮气躁,一是诱惑、二是干扰、三是困难、四是压力。
诱惑来自于周边的同学,当你早出晚归、日夜奋斗、刻苦学习的时候,你的同学或在寝室疯狂玩乐,或已有多个offer,或打算出国留学,这些可能会打破你安然的心境;干扰来自于环境,由于某些原因,你的考研教室可能经常被占用,你可能还有许多课业需要完成,你可能经常疲于应付杂七杂八的事务等,这使你的考研复习断断续续;困难来自于复习,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使你困惑不已;压力来自于自己,考研的艰难、就业的不易等等,难免使自己压力倍增、信心不足,这些诱惑、干扰、困难和压力足以使一些同学静不下心、沉不住气、坐不住冷板凳,没有心思专注于考研复习,有的甚至半途而废。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学弟学妹,在决定考研之前请慎重考虑、仔细思忖,切勿匆忙决定、随意抉择,在决定考研之后请坚定信心、顶住压力、排除万难、奋勇前行。
二忌急功近利,学会循序渐进。
急功近利也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对考研极为不利。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如长跑比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但现实中,急功近利者大有人在。
由于考研复习时间紧迫,分秒必争,许多同学往往因此而焦躁不安,总希望自己的复习能够立竿见影,从而违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他们望着厚厚的词汇书、枯燥的政治原理、复杂的数学公式兴叹不已,再也不肯花时间背单词,不肯花时间掌握基本公式、基本题型,不肯花时间背诵原理、观点,却直奔真题、模拟题而去,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捷径,而且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也是唯一途径。
三忌贪多求全,学会理智放弃。
一个“贪”字说明这一条讲的还是心态问题,但却更上了一个层次,因为“贪多求全”是一个心态问题,而“理智放弃”却是一个战略问题。
何为战略?舍得就是战略,舍小而取大,舍局部而求全局,舍近利而谋长远,舍次要而抓主流,才是英雄所为,方为战略!考研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最紧要的事莫过于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最重要的、最多的考点,奔着这个目标而去,就需要有所放弃。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同学们定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个人能力水平为极限,牢牢抓住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基本题型,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考点上,理智放弃某些知识点、某些复习资料、某些模拟试题,切莫贪心不足蛇吞象,贪多嚼不烂。
考研考场上的时间更为有限,最紧要的事莫过于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最佳水平,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准确,把能得的分全部拿下,奔着这个目标,还需要有所放弃。
以数学为例,选择填空题中大多数为基础题,两个选择题的分值即可抵一个大题,而攻一个大题所花的时间远在攻一个小题的两倍之上,所以对于某些超难题要理智放弃,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基础题的检查验证,确保作答的都是正确的,都能得分,不得分的都是空白。
四忌眼高手低,学会稳扎稳打。
这里眼高手低指的是在考研复习中,题目看得多、做得少,解题方法记得多、用得少的问题,这是许多考研学生犯的一个通病。
许多同学都认为只需要看就行了,看懂了自然也就会做了,但当这些同学真正到了考场上拿到题目的时候,要么看起来似曾相似、做起来无从下手,要么做起来捉襟见肘、答起来丢三拉四,那时才知道自己对许多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许多解题方法尚未了然于胸。
其实,看懂完全不等于会做,因为看题目的时候,是顺着已有的解题思路走的,许多知识点都已摆在那里,往上一套,觉得就是这样,然后就认为自己已经看懂了,掌握了,实则还是很肤浅的一层,只有亲自动手去做一做,才能窥透题目内藏的种种玄机、识破题目设臵的种种陷阱,才能领悟出卷老师的用意所在,才能真正将题目所涉知识点牢记于心,而这是“看”所达不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