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基础训练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上小车运动实验直接得到的B.该定律不能证明,只是一种猜想D.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在起跳前总要助跑一段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证明,因为它是力学基本规律之一D.该定律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规律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3.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4.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再起跳,这是为了( )A.利用惯性 B.克服惯性 C.增大惯性 D.减小惯性5.如图12-5-2所示的几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6.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生活现象中,为了防止物体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锤头紧套在锤柄上B.洗过手后,用力向下甩手,可以甩掉手上的水珠C.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应系好安全带 D.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在起跳前总要助跑一段距离7.用手掷出的铅球在水平方向能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
8.当衣服上粘了灰尘后,用手拍打一下,灰尘就会飞离衣服,这是因为具有惯性的缘故。
9.汽车开动时小军向后倒,出车站时,车向右转弯,小军向偏,发生这种现象是的原因。
10.在军事演习中水平飞行的飞机投下了一枚炸弹(如图l2—5—3所示),请用虚线在图中画出该炸弹在空中运动的大致路径。
11.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
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
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一条。
12.图l2—5—4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小车分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2)小车在表面上滑行得最远;(3)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能力提升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2.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3.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 B.受到坐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4.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人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名乘客在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那么这名乘客的落地点( )A.在起跳点后方 B.在起跳点前方 C.仍在起跳点位置 D.在起跳点的两侧6.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如图12—5—6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
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
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7.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l2—5—7中的( )8.现代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一种先进的脱离机,能在脱离谷物的过程中将秕谷、好谷、石子很好地分开,如图l2—5—8所示,你能分清楚好谷、秕谷和石子吗?创新培优1.如图l2—5—9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相同。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
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
为此某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
他的观点正确吗?并举例说明。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相同吗?为什么?2.(动手做一做)“旋蛋实验”可以判断一个鸡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快速旋转该鸡蛋,用手制动后叉立即释放,如果鸡蛋又“自动”转动起来,那么这个鸡蛋一定是鸡蛋,这是为什么?第八章第2节 二力平衡基础训练1.下列不属于平衡力的条件的是( )A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B.方向相反C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D .大小相等2.图l2—6—1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3.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 .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B .减速进站的火车C .腾空加速上升的火箭D .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轿车4.抛出去的篮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 .球的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B .球的重力和球受到的摩擦力C .球的重力和球对地面的压力D .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5.如图l2-6-2,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0.005牛的砝码。
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A .大于0.005牛B .等于0.005牛C .小于0.005牛 D.不断增加6.体检时.当你静止站在体重计上,你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 .你受到的重力和你对体重计的压力B .体重计受到的重力和体重计对你的支持力C .你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受到的支持力D .体重计对你的支持力和你受到的重力7.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 .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8.某同学沿水平方向用30N 的力推一辆车匀速向东运动,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 N ,方向向 。
9.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
与该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是 ;与该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10.如图l2—6—3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l2—6—4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来改变F l 和F 2的大小。
(3)保持F l 与F 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l2—6—5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能力提升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 .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2.如图12—6—6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如图l2—6—7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形磁铁附近的一铁块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的重力和铁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地面对铁块的支持力和铁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跟地面对铁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铁块受到磁铁的吸引力跟磁铁受到铁块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4.一个人用3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500 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 )A.小车受到的阻力是500N B.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30N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3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500N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图12-6-8所示是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隔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创新培优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l2—6—9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式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2.图12—6—10为两个相互平衡的力与两个相互作用力的维恩图,其中它们的相同点已标明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请你将它们的独有特性 (不同点)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部分内。
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习题课一、选择题1.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一个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随下面的棋子飞出。
这是因为上面的棋子( )A.不受到力的作用 B.具有惯性 C.没有惯性 D.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2.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 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4.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5.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