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握学科交叉综合趋势大力推进创新的团队建设教育学会蔡克勇

把握学科交叉综合趋势大力推进创新的团队建设教育学会蔡克勇

把握学科交叉综合趋势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蔡克勇一、兴校强校,决定的因素是人才(周济)1.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指出人才和教师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庭教授也明确指出,“在大学中,没有比发现和聘用教师更重要的事情。

”古今中外高等教育史上,高明的、有远见的大学校长们,总是把千方百计延揽人才作为头等重要的工作。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之所以在环境极其艰苦、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培养了一代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优秀人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师云集。

正是由于人才荟萃,才使得只有短短九年历史的西南联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非常重视以超常规的举措,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不拘一格广纳人才,陈独秀、李大钊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物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铸就了北京大学光荣传统。

建国以后,老一代的高等学校领导人如蒋南翔、陆平、匡亚明等同志,无不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朱九思曾说,他在华工实际上就做了两件半事情:第一件事,确立了新时期办学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第二件事,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延揽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全国各地引进了600人;还有半件事,就是校园建设,种树。

这两件半事情的核心是人才。

正是这两件半事,奠定了华中这些年快速发展的基础。

2.以超常规的热情、努力、举措抓人才要以超常规的热情,付出超常规的努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来抓人才。

什么叫超常规?什么叫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早在1978年,小平同志决策并实施派遣学生去西方留学,提出不是派几个人,而是成千上万地派。

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情况下,在当时那样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这是多么的深远的战略眼光,多么巨大的政治勇气,多么宽广的人文胸怀,这就是超常规!也是1978年,华中工学院朱九思同志抓住机遇,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延揽和培养人才。

首先是启用了许许多多的人,包括当时还戴着各种“帽子”的人才;同时他是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挖掘,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解决好调动和安置中的每一件事,千方百计将每一个家庭整家整户地调到学校,把户口落到武汉;还有就是送一大批骨干教师出国深造,当时,后来成为院士的几位教师,都有很重的科研任务,走后肯定会对工作造成一些影响,但九思同志有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最好的教师送出去。

充分显示了他在人才问题上的远见和魄力。

这就是超常规!试想,在1978年做这些事情是一种什么情景!想别人之所未想,作别人之所未做,必须要有对于人才问题的特别深刻的认识,必须要有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热情和责任心。

各学校都应该深切认识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超常规的热情,付出超常规的努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抓好人才工作。

研上引进了许多新的学科方向。

二、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动因周济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总结会上指出: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证明,每个学校都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少为,整合学科资源、博采众长,创新交叉学科,突出社会急需的新学科建设,形成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各个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都要重视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999年9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周济院士从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主席塞西尔。

施耐德先生手中接过晶莹剔透的1999年度“大学领先奖”奖牌时说:学科要争创一流,要出大成果,仅靠一个教研室或一个研究室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大学科的概念下实现跨教研室(研究室)、跨院系、跨学科乃至跨校、跨国际的联合,走国内、国际联合之路。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综合。

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交叉日益加剧:不同学科的界限在淡化和融合;学科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界限在淡化和融合;知识的整体化。

(1)哈佛大学教授饭桌上产生控制论的启示●“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

”●“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些空白地区去作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的熟练的知识。

”----维纳:《控制论、序言》(2)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的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成为一门科学。

●钱学森十分推崇这句话,并称这一过程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

(3)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由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联合组织的预测小组对“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做出的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是多学科的综合化。

●例如,提示人脑奥秘,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的认知神经科学,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它不仅仅是神经生理学界的事,还需要具备数、理、化、计算机、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其研究和成果又将能带动一大批学科和半导体产生,计算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

(4)“技术融合”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20世纪的主导产业是以钢铁、石油化工和汽车为代表,以“重、厚、长、大”为特征的大型产业,它们不断地膨胀和扩大,由此带动了那个时代的发展。

●21世纪的主导产业,从整体潮流来看,将体现为多极分散型,由多个战略型的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共同拉动。

20世纪的主导产业,从纺织业到汽车和电机行业,注重的是硬件,一直靠单一技术支撑着;21世纪的主导产业将由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来支撑,在很多情况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硬件和软件将融为一体,相互关联又相互补充,共同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5)杨叔子院士:“集”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集”就是集成化:一是技术的集成,二是管理的集成,三是技术与管理的集成。

●其本质是知识的集成,亦即知识表现形式的集成。

●先进制造技术就是制造技术、管理科学与有关科学技术的集成。

(6)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技术会聚趋势值得关注纳米、生物、信息、认知技术是全球公认引领21世纪科技发展方向的关键技术,目前出现的把四大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努力反映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再次表明科学交叉的重要性,这一动向值得中国科技界高度重视和关注。

2.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2)钱学森的经验总结“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先是艺术,后才是科学。

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

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与艺术分家,其实它们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

”(3)《零点项目》的成果:重视艺术教育《零点项目》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德曼教授在1967年创立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立项起因于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技术竞争。

1957年11月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个卫星,震动了全美国,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经过十年的讨论,决定建立《零点项目》,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

其所以称为“零”,是因为戈德曼认为,当时美国人普遍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以“零”为起点,充分重视艺术教育。

(4)中央决定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的第6条专门讲到要加强美育,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提出要求:“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过程。

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育,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观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人类对世界认识发展的要求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史曾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1)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经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的整体化认识阶段;近代: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阶段;现代: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认识阶段。

(2)学校教学内容变化的三个阶段古代:“统一的知识教育”阶段;近代:“向前发展的知识教””即“学科教育”阶段;现代:“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教育”即“整体化知识”教育阶段。

(3)建筑大师梁思成:“半个人的时代”1948年,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清华大学作过一个演讲,题目是:“半个人的时代”,主要讲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化问题。

梁思成的这些观点,是他个人成功的经验总结。

梁思成读书时,成绩优秀,业余爱好十分广泛;他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

(4)机械设计工程师知识能力结构图(5)综合就是创造:我们时代的特征冯巩说,相声、小品、编剧、演员、导演,每一样都演得精彩漂亮,如果给自己的每个角色打分的话,冯巩虚晃一枪,说:“我就玩个综合实力吧,互相借鉴,我在电影当中吸取了很多相声的幽默和语言,我演相声的时候特别是近期的相声注入了很多真情真感真体验……我是不断地学习,向姊妹艺术学习,为相声服务,用相声的这种优势来丰富其他艺术,我是互相借鉴吧,双赢嘛。

”冯巩自夸,我就跟潘长江比身高,跟陈佩斯比美发,跟美国总统布什比说中国话……5.学科交叉综合趋势要求创建团队建设●没有大团队,就不能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和取得大成果,就不能造就学术大师、多出快出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也难以提高。

经验表明,学术大师加创新团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

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更应着重培养和造就创新团队,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创建团队上。

这方面搞得好的话,高校就会出更多的创新成果,教师队伍建设也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当前高校还普遍存在着力量分散的问题,单干户、夫妻店、父子兵、小作坊,无法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自然也很难提高学科水平,难以出“将才”和“帅才”,也培养不出大批人才。

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用特别的努力、举措和办法,改变这一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