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面试教您面试如何谈期望薪资及应避免的雷区
本文由无锡人才网()为您整理
大家面试时都被问到过期望薪金是多少的问题,又或者有为自己为什么没涨工资或怎样才能让老板给自己涨工资的苦恼事吧?那碰到这种问题或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那就真的得让专家指导一下或了解一些行业内幕了。
首先,你的起薪由什么决定?公司的薪金是如何调整的?
归根到底:地区、行业、职务与学历是决定毕业生起薪的主要因素。
1、一类城市本科生年起薪为3-5万;硕士生6-8万;博士生通常在10万以上;相同学历,相同岗位,因背景、能力导致的起薪差异,通常不会超过
2、公司内部支持部门的薪酬通常是业务部门的90%;业务部门中通常销售收入最高,销售收入中约60%为固定收入,40%为浮动收入;支持部门中法务的收入通常最高,其次就是财务、人事等。
3、一般来说经理的薪酬是普通员工的3-4倍;总监的薪酬是经理的2-3倍;总经理的薪酬因人而异,但通常是总监的2-3倍,此外还有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
4、一般企业每年会调薪一次,平均加薪在8.5%左右,公司会综合考虑行业水平、企业赢利情况与CPI等因素。
其次,应届生找工作时应该看重什么?
1、建议毕业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加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这样不仅会获得较高的起薪,还会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
2、建议求职者不要只看重现金收入,要重视"整体薪酬"的概念,包括现金收入、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生活方式等。
最后,如果HR主动和你谈薪资,怎样的回答是被HR欣赏的呢?
策略1、把期望值放到行业发展的趋势去
考虑你的专业是什么?人才市场对你这类人才的需求有多大?留意一下你周围的人:你的同学、你的朋友、和你找同一个工作的人,他们能拿多少的薪水?结合公司的情况,取他们中间的一个平均值来考虑你的期望薪资,同时还应该多留意新闻中和本行业有关的报道。
策略2、谈薪水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薪资本身
在面试中谈薪水,是不能"就薪水谈薪水",要把握适度合理的原则。
告诉自己的面试官,薪水不是重要的,你更在乎的是职位本身,你喜欢这份工作;告诉公司你希望公司能了解自己的价值。
这样,就能将薪金问题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将有助于你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怎样向老板提出加薪请求更容易被接受?万一被拘应该如何应对
1、与老板谈加薪要求时,最好采用预约面谈的方式,首先要选择公司赢利好的时机,其次要准备好证明自己工作业绩的证据,同时还要了解同行业的薪资水平;既要证明自己做出了贡献,又要说明工资又处于行业中的偏低水平。
2、如果加薪要求被拒绝,要保持平稳心态,仔细权衡除了工资之外,公司对你的职业发展是否还有帮助,如果仍有帮助,最好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积累行业知识与资源,不建议立即跳槽。
雷人四种类型
1 你俩是葫芦兄弟吗?(对企业缺乏基本的诚信)
上周肖婷的客户是全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还没开始面试,两个名字就被她重重画了线。
这俩人就像是动画片里的葫芦兄弟:遮上姓名后,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一样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擅长弹吉他、会打网球”。
一问才知,校园网上有一份简历模板,两个人只改了名字和专业,其他的直接就使用了。
他们甚至连模板的内容都懒得背,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肖婷:面试他俩时我甚至有一种“被恶作剧”的感觉。
以前我还发现过室友互抄简历,居然还敢把简历投往同一家公司。
2 你是想说还是不想说?(对他人缺乏起码的尊重)
5分钟、10分钟、15分钟……一位应届生在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毫无结束的征兆。
肖婷提醒他:之前公示过,每人面试时间总共20分钟,其中自我介绍只需3分钟。
对方竟怒目相向:你为什么不早点打断我?
肖婷:还有男生在分组讨论时一言不发,我好心连问他四五个问
题,他一直说“不知道、没有”,最后居然冲我笑笑说:“没什么可说的。
”
3 有数学很差的出纳吗?(对工作岗位没有认识)
应聘出纳岗位的学生,简历标明的薪酬是每年6000元,这自我砍价也忒狠了点吧?原来,他少打了一个“0”。
肖婷继续翻简历,“你的高等数学和财务专业的成绩很不好。
”
对方答:“我对数字的敏感性挺差的。
”
肖婷:还有一个女同学,我在面试不同公司的4个岗位中都看到了她的简历,这些岗位包括行政助理、销售、市场统计、人事助理。
对于过个同学,我认为她要么能力过强,要么就是对岗位毫无认识。
4 你是家里的“小可爱”吗?(对未来毫无规划)
某烟草企业要招募应届毕业生,工作方向为产品原材料检验。
肖婷: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
学生:爸妈说这个公司好,非让我来试试。
肖婷:应聘这个岗位的人可能需要品烟。
学生:你能让我回家问问吗?
肖婷:曾有个女生应聘,说在这个城市求职就是为陪男友。
如果俩人分手了呢?她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办”。
分析
这种雷人有多少?据来自智联等招聘机构的统计,在面试中表现低于正常水平(如以上四类表现)的约占应聘者的20%。
多数雷人应届生属于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父母一直“关怀备至”。
因此,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规划和社交能力。
哪些单位招聘易被雷?名企(比如各大银行、中国移动、联想等)招的人多,又希望“不拘一格”,因此很多岗位对专业限定得很宽泛。
而应届生都觉得自己的特点“沾边”,就盲目应聘。
一个进入面试阶段的应届生,大概要花掉企业前期成本500元至800元。
对于多数纯技术类岗位,由于专业要求比较严,反而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为何能进入面试?据分析,这主要还是企业的前期审核出了问题(具体见下)。
由于岗位限定宽泛,导致简历太容易“通关”
很多企业目前仍不够重视性格筛选,这方面外企相对更专业
一些中小公司报名者不是很多,前期筛选不认真。
更多面试技巧可以登录无锡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