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 Web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论文

GIS Web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论文

浅谈GIS Web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gis web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解决方案,并提出采用gis web技术对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具体要求,通过该系统能极大提高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服务质量和一些实用技巧。

关键词: gis web;信息网络;数据库结构;基础地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gis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普及,空间数据库很快就成为局域网内共享地理信息数据的技术平台,如何进一步提高支撑各专业地理信息应用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与建设单位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 信息服务的现状
随着gis技术、信息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和发展,基础地理信息已经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跨越,基础地理数据库按照“对象”和“要素”、相应国家标准以及用户的需要进行分类和设计。

根据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快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周期,按照本地区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覆盖范围,通过信息化数据处理手段,实现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形图缩编和公开版地图制图,使得生产管理和元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得以顺理成章地开展。

2 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要素内容主要是根据原地形图标准中的要素内容。

有些要素的采集标准不符合用户的需要,如:水涯线,水务专业需要的与现有的标准存在不小的差别。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化、认识的提高,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的服务形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应用。

社会和公众对基础地理信息在提供服务形式、信息要素的内容、数据库的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数据标准方面,各行业地理信息应用的标准与现有基础地理数据库标准间存在很多差别。

用户在获得基础地理数据后,需要经过大量的数据处理与转换才能应用。

特别是在数据更新时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无法向用户提供增量变更信息,与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挂接的用户专业属性数据要进行更为复杂的处理。

在数据库设计方面,从满足国家地形图要求方面考虑较多,满足地理信息应用要求方面考虑较少。

如现有基础地理数据库是按比例尺不同而分别建库的,而用户应用不会应基础地理信息的比例尺不同而分库应用。

3 web服务对gis技术发展的影响
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端应提供空间数据库引掣服务和web服务两种连入方式。

要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高效、便捷、现实地应用,其出路就是要建立基于网络的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体系。

这一基础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体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连接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单位、用
户的计算机网络、能满足社会各类用户需求的、能基于网络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所谓web服务(web services)顾名思义就是可在web上调用的服务。

它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使得web service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

一个典型的web服务是:用户应用程序通过http 协议向位于特点url的web服务发出以特定格式编码的xml请求消息;该服务受到请求后,进行处理,并以特定的格式返回应答消息。

web服务已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货物配送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实例。

web服务为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解决了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利用该技术,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服务,而且可以获其他用户提供的专业信息服务,各自采集、管理和维护专业地理信息。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础与专业地理信息的各方的重复采集,减少数据加工整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专业地理信息的作用和积极性。

gis web服务只是web服务概念的一个拓展,除了基于arcgis server已有的技术体系外,其他一些辅助的web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目录服务,查询服务,用户管理服务等等。

因此在平台服务端的构成需要把各种服务有机组织成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 改善基础地理信息内容和结构
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服务水平不单要利用先进的技术,还要在数据结构和要素内容上更符合用户应用的要求。

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如何进一步适应用户的地理信息应用需求,又能保证满足国家地图制图规范的要求也一贯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现有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应用的政府单位有很多家。

相关研究表明,人类活动的80%以上与地理信息相关,说明基础地理信息的潜在用户数量巨大。

如此巨大的用户数量,满足其共同需要的调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根据应用要求不断深化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当区分轻重缓急,探寻一些地理信息应用较好的用户单位进行深入调研,由简而繁,逐步推进,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服务水平。

根据对目前基础地理数据库管理和基础地理信息采集、更新的生产情况来看,新标准的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的总体原则就是把大比例尺地形数据统一到一个地理数据库管理中去,同时对原有的特征分类和图形要素作全面清理。

据此,基础地形数据新标准的设计应参照一下原则:
数据库结构制定原则:现有基础地理数据库已运行数年,数据库结构的调整应考虑最大限度保持现有野外数据更新模式和技术不
变的基础上进行。

数据库结构的调整除了依照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等内容外还应根据应用需要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必要的增加、修改。

体系的延续性原则:原有的基础地形数据库的设计通过实践证明是遵守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规范性和兼容性相结合的,采用无
缝的数据库,按分类、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新标准的制定应沿用这一技术体系,并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进行体系的优化。

空间信息构架存储原则:基础地理数据库应存储有实际意义的骨干数据,去除冗余制图图形要素,例如台阶线和地下室入口符号线等等。

骨干数据的空间特征应根据科学的制图表达技术确定形态,应谨慎使用集合之类的空间实体表达方式,尽可能采用点、线、面等单一的空间实体。

注记的空间表达可采用点、线面等实体类型。

要素分类和编码制定原则:标准的分类与编码应结合现在实际生产,从自动制图角度分析原有基础地理数据库标准需要进行调整的特征分类和要素。

应依照相关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5 结束语
gis web服务已成为改变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没有建立正常的和完善的共建共享机制前,现阶段基础地理信息应当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应当努力构建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成为建立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张超,陈强.基于web services跨平台空间信息服务模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31(增刊):355
[2] 伊向群.信息服务网络软件中文传输功能的实现[j].新疆大学学报,1999(02)
[3] 姚鹤岭.gis web服务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