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音乐课堂教学体系也逐步建立,音乐课堂教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更新观点,调整角色,改变方法,依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应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基本内容依据新课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存有一定的制约,特别是教学观点、教学设施和师职水平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

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成为属于每个人的沃土。

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水平的准备。

”所以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举足轻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认为唱歌是最容易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通过唱歌也最容易接近音乐,把唱歌教学作为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基本教学内容,同样能够按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明确了教学内容就能够从现有的教材中选择歌曲,按课表在音乐课堂上教唱歌曲,使绝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教唱歌曲是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音乐教育家吴斌老师以前指出,“唱歌其实是一种人的自然的本能,一种大众的集体的行为,人人都能够唱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唱歌。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唱歌教
学中,我们要求的是用自然的圆润的声音,自然的、自信的有表情的歌唱。

”把唱歌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无论是专用音乐教室还是普通教室,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非专业老师,无论是钢琴还是风琴,无论是数码音响还是磁带录音机,都能够因陋就简,面对不同音乐素质的中小学生,利用教师各自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唱歌曲,使学生从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得到至高无上的快乐和满足的同时,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教唱歌曲作为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现实的教学模式。

唱会歌曲是音乐课堂的教学重点唱熟一首歌不但仅是把歌词背下来,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声音的记忆,储存旋律的印象。

教学过程一定要把学生唱会歌曲作为重点,课堂教学无论多么生动,师生互动无论多么热烈,如果学生唱不会课堂歌曲,不能叫做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精心准备感动人高水平的范唱,对学生从心理上作总动员,让学生一听就觉得好听,有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学唱欲望。

音乐最不怕的是重复,有资料表明,音乐听90遍终生不忘,即使是无意识的听也是如此,为了达到学生唱会歌曲的目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害怕重复教唱、反复学唱和反复练唱。

唱准歌曲是音乐课堂的教学难点音乐的主要元素是节奏和旋律,歌曲是存有于语言中的音乐,能够理解为夸张的说话,在歌词不出错的同时,音准和节奏应该准确无误。

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因为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节奏和音准要作为难点的一个方面来突破。

具体说
来,任何一首歌曲并不是每一句都存有难度,而是某一句的某一个方面有点复杂,教师能够放慢速度,把节奏拆开拆穿,让学生真正明白节奏和音准,从而准确无误地把歌曲的旋律完整地完成。

唱准歌曲还不但仅是节奏音准的准确无误,还有透过歌词所需要的情感表达,那就是面部表情、手势、体势等无声语言的准确要求,教师也要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作为难点加以突破,使学生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唱准歌曲。

热爱唱歌是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始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唱歌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热爱唱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充分体验歌唱的快乐,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

学生已常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就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不但仅是大齐唱,鼓励学生独唱,老师与学生对唱,领唱合唱等方式,学生演唱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

提倡学生边唱边用各种方法打出不同形式的节奏来伴唱,用不同的动作来伴舞,课堂气氛能够尽量的热烈。

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就包含了学生与别人交往与情感的交流,而且,在愉快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也充分体会了唱歌给自己带来的的快乐情绪,从而更加热爱唱歌、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

表演唱歌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果唱歌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表演活动,教师范唱,多媒体学习和欣赏,学生一句句的跟老师学唱或自主学唱,都应该是有节奏有表情甚至有动作的表演唱,通过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一步强化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品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成果。

在课堂上师生唱歌表演是既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高潮,又是培养学生观察水平、审美水平、思维水平、想象水平,强化音乐课堂教学管理的好方法。

教师首先登场,把婉转动听的歌声、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舞姿、和谐的动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歌曲的美。

然后再让学生自愿登场表演,把课堂上学到的歌曲、模仿到的动作、自己创新想到的动作及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在课堂,没有上场的学生可在原地实行伴唱,整个班的学生都活动起来,共同营造音乐海洋,这样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平台。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完成了教学任务,展示了教学成果。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把唱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施方便,经济实惠,可行性强,效果很好。

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达到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