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最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茅盾的《腐蚀》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的长篇小说。

2.沈从文的作品展示了“两个文学世界”,一是“都市世界”’一是“”。

3.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桥》被看作是的代表作。

4.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5.在《“京派”与“海派”》说:“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

6.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三大杰作之一的《》。

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有三篇小说,即《银灰色的死》、《沉沦》和《》。

8.胡适既是白话新最早的实践者,也是当时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一文被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

9.1923年,闻一多在《》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女神》的评论,一是《<女神>之时代精神》,一是《<女神>之地方色彩》。

10.有人认为,曹禺的《雷雨》和《原野》中有不少经不起认真推敲的细节,如周冲的年龄和的反常行为。

11.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两种。

12.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近20部散文集,除16部杂文集和1部书信集外,还出版有散文诗集《》和散文集《朝花夕拾》。

13.在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中,除了经常出现的老派、新派和正派市民形象外,还有一类属于城市底层的形象系列。

14.郭沫若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诗集《女神》为代表,第二阶段以历史剧《》为代表。

15. 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有通俗作家,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老舍。

16.英国青年诗人抗战后曾到西南联大讲授《当代英诗》,向青年学生介绍叶芝、奥登、里尔克等诗人的现代诗艺。

17.鲁迅最后一部小说集是由8篇历史小说组成的《》。

18.小品文在30年代也极为繁荣,等人大加倡导的幽默闲适小品更是风行一时,1934年甚至被称为“小品文年”。

19.在卞之琳的《慰劳信集》和的《滇缅公路》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奥登诗歌艺术的影响。

20. 被称为“闲话”散文的第一家,他的散文大都是以“闲话”风格为旨趣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30年代新出现的散文作家中,以写作杂文著称的新人是( )。

A.丽尼B.缪崇群
C.陆蠡 D.聂组弩
2.《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的作者是“现代派”诗人( )。

A.戴望舒B.卞之琳
C.李广田D.何其芳
3. 最能代表《女神》暴躁凌厉风格的作品是( )。

A.《天狗》B.《炉中煤》
C.《晨安》D.《凤凰涅槃》
4.首先发现《雷雨》中的“命运观”的是批评家( )。

A.胡风B.刘西渭
C.茅盾D.田本相
5.在三四十年代,老舍并没有赢得普遍的好评,他在文坛上名声大振是他在创作了( )之后。

A.《骆驼样子》B.《赵子曰》
C.《四世同堂》D.《龙须沟》
5.给“京派”作家的创作以深入的美学理论阐折的作家是( )。

A.周作人B.李健吾
C.何其芳D.朱光潜
7.九叶诗派中的两位女诗人是( )。

A.陈敬容和穆旦B.陈敬容和郑敏
C. 陈敬容和唐祈D.陈敬容和辛笛
8.“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女作家是( )。

A.庐隐B.淦女士
C.冰心 D. 凌叔华
9.《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的作者是( )。

A.梁实秋B.朱自清
C.林语堂D.郁达夫
10.《女神》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在理解当年《女神》热的原因时,以下哪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
A.《女神》热是《女神》与“五四”式的阅读风气的结合
B.在“公共空间”的传播运作中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完成的
C.读者在批判《女神》的过程中重塑了《女神》的公众形象
D.《女神》激发了“五四”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诸多外国作家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 )、( )。

A. 易卜生 B.莎士比亚
C.契诃夫D.布莱希特
2.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许多仍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 )、( )。

A.对待外来文明必须抛弃畸形心理,才能有大度的开放的健全的立场
B.不屑于“东方精神文明”胜于“西方物质文明”的论调
C.高度评价科学对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赞同“科学的人生观”
D.不应当盲目祟拜民主,尤其是要防止“民主”的异化
3.《女神》中的许多作品都显得散漫、坦直、粗糙,但仍然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 )、( )、( )。

A.这是诗人的有意为之,就是要造就这种粗糙的不加文饰的特殊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