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石化分公司二期220kV变电站配套输变电工程接地装置施工方案扬子石化分公司二期220kV变电站配套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二〇一六年二月批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技术审核(项目总工)年月日安全审核(项目安全员)年月日质量审核(项目质检员)年月日编制(项目部技术员)年月日目录1、编制说明 01.1编制依据 01.2、适用范围 02、工程概况 03、作业前的准备 03.1技术准备 03.2人员组织 03.2.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03.3施工机具及材料准备 (1)3.4进度计划 (1)4、工艺流程 (2)4.1流程 (2)4.2施工技术措施及工艺要点 (2)5、质量控制 (3)5.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5.2强制性条文执行 (3)5.3质量验收标准 (4)6.标准工艺应用 (5)7、安全控制 (6)7.1、安全措施 (6)7.2、文明施工措施 (6)7.3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 (7)8、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7)8.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7)8.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8)8.3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8)8.4水污染控制措施 (8)8.5光污染控制措施 (8)8.6节水措施 (8)8.7节电措施 (8)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扬子石化分公司二期220kV变电站配套输变电工程程设计图纸扬子石化分公司二期220kV变电站配套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2011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第二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五)典型施工方法演示光盘》2012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六)标准工艺设计图集(变电土建工程部分)》2013版《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标准工艺设计图集(土建部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规程》Q/GDW24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169—2006《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1.2、适用范围适用于扬子石化分公司二期220kV变电站配套输变电工程接地装置施工。
2、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北侧110kV场地设置2支35m高避雷针联合屋顶避雷带、屋顶跨接避雷线联合构成全站户外电气设备及架空导线的防直击雷保护。
屋顶避雷带的敷设采用Φ12圆钢在屋顶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80*8热镀锌扁钢引下,间距不大于18m。
本工程设置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的人工接地装置,采用不等间距布置。
全站接地电阻计算值为0.249Ω,接地敷设完毕以后,接地电阻的实测值不应大于0.5Ω。
本工程户外主接地网采用截面不小于150mm2铜绞线,户外设备接地引下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00mm2铜绞线。
3、作业前的准备3.1技术准备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图纸会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在组织施工前依据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体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技术交底应在项目开工前进行,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交底。
施工交底应着重交待本工程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对重要结构或重要部位,工序应详细介绍,必要时要以表格及附图说明。
尤其必须详细对接地布置及埋深进行交底,施工交底中应详细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及违章施工的处罚规定。
施工交底结束后应立即整理成文,并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审阅签证。
3.2人员组织3.2.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因处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组在交叉作业中,故应加强安全监控力度,现场设定若干名安全监控员。
水平和垂直材料运输必须设置临时警戒区域,用红白栏杆将施工区域围住。
谨防非施工人员进入。
同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本小组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孙来年(项目经理)——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工作;杨晓白(现场负责)——组员,负责现场具体施工;王明明(施工员)——组员,负责现场施工指挥,技术交底;杨晓白(安全员)——组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3.2.23.3室内主接地网施工:2016年2月28日开工,2016年6月完工。
室外接地施工:2016年2月28日开工,2016年7月完工。
4、工艺流程4.1流程4.2施工技术措施及工艺要点4.2.1户外接地装置安装(1)在接地沟内敷设铜绞线,铜绞线的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每次开工前用加热工具干燥模具,驱除水汽(超过8小时以上模具内会有水汽凝结,因此每天早上开工前都要加热模具)。
并把模具夹夹装到模具上。
(3)清洁模具,使用软毛刷或其他软性物品。
(4)检查模具接触面密合度,以防作业时铜液渗漏。
(5)将需焊接的接头处加热干燥,除去水汽及氧化层,否则热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对焊接接头引起气孔等缺陷。
(6)将清除干净的导体、接地极,置于模具槽内并用模具夹夹紧。
(7)把焊药盒装入反应腔,盖上模具盖。
(8)连接电子点火枪。
疏散人员,按压点火按钮点火。
(9)待放热焊药的反应完毕后,约10~20 秒即可开启模具,并清洁模具以备下一次的使用,一个完整的熔接头即制作完成。
(10)检查焊接点质量,做纪录,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假焊。
4.2.2户内接地装置安装1、施工流程:暗敷设接地扁钢→支持固定件的安装→接地体的连接防腐→地面基层施工。
2、接地体采用-60×8热镀锌扁钢,接地体采用暗敷,沿墙设有室内检修接地端子盒。
3、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妨碍设备检修和运行巡视,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不当造成接地线截面减小、强度减弱、容易生锈。
4、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应为0.5~1.5m,垂直部分应为1.5~3m,转弯部分为0.3~0.5m。
5、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设置补偿器,补偿器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6、接地线弯制前应先校平、校直,校正时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接地线,以免破坏镀锌层。
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坏锌层。
7、接地体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采用三面焊接,扁钢焊接时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必须保证牢固、无虚焊,焊接处清除焊渣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焊接位置两侧100mm范围内及锌层破损处应防腐,涂刷环氧富锌防腐涂料二遍。
8、防腐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隐蔽。
9、接地线暗敷时,盒体底部距离室内地面高度统一为0.3m,暗敷于室内墙体,盒门采用不小于4mm²多股软铜线跨接至盒体接地,盒门外侧刷边长为60mm的等边倒三角形,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标识,其代号为“〨”。
4.2.3 30m长集中接地装置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接地装置位置,用经纬仪根据变电所的控制方格网点,测放中心点位。
在接地桩桩位中心点地面上打入短钢筋(长度为30~40cm),并用红漆标示。
(2)根据定出的接地装置桩位埋设好护筒,护筒用钢板卷制,护筒直径比桩径大100㎜,护筒埋设位置准确,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大于50㎜,并应保证护筒垂直,埋入土中深度1.0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400mm,在护筒顶板开设2个溢浆孔。
(3) 钻机就位时,验证桩的中心标志,正确对准桩心并使其底座平稳、水平,钻架竖直,且保持钻机顶部的钻杆、钻头与桩位中心在铅垂位置,以保证钻孔的垂直精度。
钻具联结牢固、铅直,初期钻进速度不宜太快,钻进速度与泥浆排放量相适应。
钻孔作业采用连续作业,及时排除钻渣,直至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4)将6m长镀锌钢管吊放插入孔中,地面上留0.5m高,用夹具夹住钢管,将上面的一节6m的镀锌钢管吊起,与孔内的钢管对接,调整好钢管的垂直度,四周电焊固定,然后分段焊接牢固。
焊接完成后,待焊缝冷却,涂刷环氧富锌漆2道。
待漆膜干燥后,继续把钢管放入孔内。
(5)重复(4)的过程。
直至将钢管全部放入孔内。
(6)向孔顶填入碎石,并搭设栏杆防护。
(7)主接地网施工至接地装置时,挖出镀锌钢管的端头,在端头焊接镀锌扁钢,然后将镀锌扁钢与主接地网焊接相连。
所有焊接焊缝均必须饱满,去除焊渣涂刷环氧富锌漆2道。
5、质量控制5.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1.1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扁钢进行调直,以免造成扁钢表面损伤、锈蚀。
5.1.2镀锌扁钢弯曲时宜采用冷弯工艺。
5.1.3站内所有爬梯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安装在钢构架上的爬梯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与主网可靠连接,混凝土环形杆架构可将爬梯底端抱箍与架构接地引下线焊接。
5.1.4构支架接地引下线应设置便于测量的断开点。
5.2强制性条文执行本工程必须严格执行下列强制性条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2、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3、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4、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
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
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绞线、钢镀铜、铝包铜等材料作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5、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
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6、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8m。
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