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3月,我县全面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为进一步了解调整后的镇街运行情况,根据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自4月份以来,县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各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于5月14日组织县政协常委会视察团对龙山镇、湾滩河镇进行了视察,6月26日县政协八届第十二次常委会进行了协商讨论。

总体上看,经过3个多月的“磨合”,新的行政体制运行良好,达到了“新老交替顺利、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活力增强”的效果。

在调研和视察中也发现,新的镇街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总体运行情况
从各镇街反映和我们调研视察了解的情况看,行政区划调整后各镇街过渡顺利、运行平稳:一是镇、街道逐步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变,整体运转平稳有序,行政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镇街、村(社区)行政管理关系基本理顺,撤并乡镇干部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二是在原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加强了属地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确保了平稳过渡。

三是优化了乡镇结构,扩大了乡镇规模,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四是通过以强带弱,激活了偏远贫
困乡镇的发展活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区划调整还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权与事权不相称,资金压力大。

一是保运转压力大。

由于乡镇合并,工作人员增多,管辖范围加大,管理成本增加,“家大口宽”,运转所需经费也“水涨船高”,但目前仍沿用以前的财政预算体制,镇街普遍反映经费过少,运转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

由于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投入,致使镇级财政在进行辖区内广泛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和建设时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导致执行公共政策的低效。

三是有工业园的镇街要承担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镇街无融资权限和平台,现有的镇级财政根本无力支撑。

另外,三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欠债未明确承担主体,若由镇街承担,势必增加镇街压力,影响运转。

(二)镇园共建体制尚未理顺。

一是管理“两张皮”。

在行政体制方面,三个工业园都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龙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所在地镇政府。

在当前的体制下,开发区和镇政府对工业园的人、财、事等主管权尚未明确,开发区与工业园、镇政府与工业园、开发区与镇政府之间关系尚未理清。

在人员管理方面,谷脚镇和龙山镇实行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