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2.1 总体架构
大数据应用
大气环境分析专题 水环境分析专题
核与辐射专题
环境质量专题应用
污染源识别专题
危废专题
环境安全应急专题
污染源专题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遥感专题公众发布专题
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
数据 安全管控
工作流 引擎
数据 管理
数据交换 移动应用
引擎
引擎
搜索引擎
GIS引擎
统一预警 服务
时序数据 分析
遥感分析
数学模型 管理
污染源专题
• 污染源识别专题 • 危废专题 • 环境安全应急专题
遥感专题
公众发布专题
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 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
2.3.1 大气环境专题
环境监测 数据
企业用电 数据
机动车车 流量、车
型
风向、风 速、气温、
湿度
燃料能耗
道路保洁 数据
扬尘监测 数据、工 地信息
重点源企 业信息
…
机理模型 管理
污染源数据
环境质量数据
非环境类数据
应急管理数据
生态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
政务数据库
遥感数据
环境空间数据
环境业务数据
监测物联网
废气监控
废水监控
噪声监测
扬尘监控
危废监控
固废监控
核与辐射监控 空气质量监测
水质监测
视频监控
总量控制
2.2.1 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体系
东向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获 取电力、气象、水利、国土、 农业、林业、工商等部门相 关数据;
以各类在线监测、模型分析、遥感分析、风险分析等数据信息为基础,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底层预警规则,提供 统一预警服务
在 线 监
大测 气 统 一 预 警
预 报 预 测
常规站在线监测
超级站在线监测
在 线 监 测
水 统 一 预 警
预 报 预 测
2.3 大数据应用
环境质量专题
• 大气环境分析专题 • 水环境分析专题 • 核与辐射专题
分类处理直接获得的生态环境数据、审批后获得的非生态环境数据,为应用开发、测试、运行提供不同类别与体量的数据 数据安全管控
数 数据汇聚
据
管 理
模型注册
平
台 数据审批
非环境类数据
应用开发
样例数据
测试
测试数据
环境业务数据
运行
全量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
2.2.3 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服务
为上层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的大数据分析服务和模型支撑,其中模型包括数学算法模型和机理模型两大类
目录
I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背景
II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III 环保信息化行业积累
1.1 政策背景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基本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习总书记强调大数据要发挥更大作用
2 2017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数据 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 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
3
国家先后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
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发改委配套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
2018)》;环保部发布《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转变环境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
西向获取卫星、气象、舆情 等互联网数据;
南向整合接入全市的环境管 理和环境监测数据;
北向对接环保部、省环保厅 相关数据。
互联网 相关数据
环保部 数据资源中心
省环保厅 数据资源中心
市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
环境管理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
…
水利 相关数据
农业 相关数据
国土 相关数据
2.2.2 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数据安全管控
基础数据
NAQPMS
WRF-Chem
EPA CMAQ
CAMx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空气质量统计预报
气象模型
受体模型
来源解析模型 动态清单模型库
机动车模型 相似分析模型库
模型体系
预报预警
来源解析
反馈评估
数据成果
2.3.1 大气环境专题-预报预警
数值模式预报
通过国内外主流空气质量模型预报出未来72小时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未来4~7天污染趋势
2.3.1 大气环境专题-预报预警
统计分析预报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及动态统计建模技术,利用污染物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实现短期污染物浓度、首要 污染物、AQI指数、污染等级和日报数据的预报功能
2.3.1 大气环境专题-来源解析
模型来源解析
结合数值模型,多维度、动态模拟污染成因和精细化解析排放源贡献情况,实现科学的污染来源解析
根据公开信息,除试点单位外,正在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作的还有以下各省市: 省级: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广东省、新疆自治区、广西自治区等 市级:济南市、济宁市、德州市、成都市、大连市、深圳市、佛山市、惠州市、宜昌市、汝州市等
目录
I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背景
II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III 环保信息化行业积累
1.2 行业分析
2016年~2018年为基础建设年
主要完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和试点示范建设,基本形成大数据采集、管理和应 用格局 环境保护部已开始建设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环 境信息资源中心,协调推动部省两级数据互联互通, 支撑全国环境数据资源整合集成和统一共享开放
2019年~2020年为数据建设年 主要拓展深化大数据应用,形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创新 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方式
空气质量 分析专题
水质量 分析专题
业务规则数据分析
固危废 专题
时序数据 分析
遥感 分析
核与辐射 专题
污染源 识别专题
环境安全 应急专题
公众发布 专题
遥感 专题
数学算法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库 统计分析算法库 神经网络算法库
机理模型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 机动车污染分析 水质恶化成因分析
大数据分析全生命周期管理
2.2.4 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统一预警服务
环境保护部已先行启动了环评、监测、应急、执法和 网站等大数据应用,希望在以上5个业务领域取得大 数据应用突破,积累建设经验
目前,环境保护部确定了吉林、贵州、江苏、某古环境保护厅,以及武汉市、绍兴市环境保护局等6家生态环境环境大数据建设试 点单位。同时,在党政同责的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传导下,各地开始主动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作,用以科学高效的指导地方 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高环境质量,地方生态环境大数据市场前景较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