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全程化培养

复旦大学: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全程化培养

复旦大学:搭建人才成长阶梯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全程化培

复旦大学通过深入调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全面开发教师培养渠道,构建定位明
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五层次人才支持
体系,为教师的成长铺设“人才成长阶梯”,实现教师职业生
涯的全程化培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关键在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复旦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立足于本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着眼于教师职业发展的全程化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力、有效的人才支持体系。

一、基本情况
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借助“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复旦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复旦大学通过深入调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五层次人才支持体系: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卓学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

人才支持体系整体设计、分层实施,点面结合、梯度推进,为教师成长铺设起“人才成长阶梯”,实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化培养。

二、主要做法
1、整体设计、分层实施。

复旦大学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对教师培养计划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实现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化培养。

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针对新进校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给予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的青年教师资助;“卓学计划”瞄准年龄35岁左右(文科不超过40岁),具有中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已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教师;“卓识计划”针对年龄不超过45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已脱颖而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卓越计划”原则上适用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60岁,已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点面结合、梯度推进。

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针对面上全体新进青年教师给予普遍资助;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针对获得国家基金的青年教师(占全体青年教师的绝大多数)给予支持,项目可以覆盖绝大多数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的入选者;卓学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通过遴选、择优支持,分别覆盖前一层次计划的优秀者。

五层次人才支持体系实现了点面结合、梯度推进。

3、学术为先、科学遴选。

在遴选方式上,“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采取自动纳入的方式;“卓学计划”采取自愿申报方式,重视发挥院系学术组织的评价作用;“卓识计划”采取多渠道推荐、学术综合考察随时灵活遴选;院士、文科杰出与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自动进入“卓越计划”。

同时,计划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人才学术评价中的作用,院系可通过学术民主程序向学校人才工作小组实施推荐;院士、文科杰出与资深教授、院长、系主任、医院院长、校领导等个人也可直接向学校人才工作小组进行推荐。

4、不拘一格,综合支持。

在支持形式上,“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给予青年教师综合生活补助和有力度的科研起步资金支持;“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给予青年教师科研配套资金支持;“卓学
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既有适用于各层次计划的人才津贴,又有形式多样的一揽子支持方案,包括科研经费资助、国际化培养、团队建设支持与实验空间安排、冠名教授席位和多层面人才联系制度等。

“卓学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的支持期限为三年,入选者在支持期内享有人才计划津贴。

在科研经费资助上,将优先支持确有经费需求的入选者,根据个性化综合支持方案确定科研经费支持额度。

原则上,院系与学校分担科研经费,共同支持入选者建立创新团队或研究工作室,支持入选者组织团队领衔承担国家、地方或各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并支持入选者根据需要聘用研究助理。

学校设立“卓越人才计划”专项资金,用于科研经费资助和人才计划津贴,资金管理遵循学校预决算委员会相关管理章程。

三、成效启示
自2011年学校实施“卓学—卓识—卓越人才计划”以来,遴选了300余名优秀教师进行重点支持。

通过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获得资助的教师中,有8人入选“长江特聘教授”;2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3人入选“973”首席科学家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优秀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4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4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此外,经“卓越人才计划”培养的教师中,还有许多人获得了国家和地方其他的科研基金和人才计划资助。

“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通过人才支持体系的实施,必将为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