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交通宣传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交通标志,懂得简单的交通法规。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脑和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意识。
认识各种常用的交通标志,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法规。
一、欣赏视频,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报道,请同学们看,看完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点幻灯片)
学生谈感受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交通知识,遵守交通规则,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就让我们从一名小小交通宣传员开始做起吧。
二、认识交通标志
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小小交通宣传员,首先我们要认识交通标志。
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
学生汇报。
这么多的交通标志放到一块儿很难记住,怎么办呢?交警叔叔来帮我们的忙了,把交通标志分成了这几类,请同学们看(点幻灯片)
接下来,老师考考大家,,交通标志到底了解了多少呢?(点幻灯片)
看起来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真了不起,如果在马路上遇到这些标志,该怎么办呢?想试一试吗?(点幻灯片)
只有激情各种交通标志,我们才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各种标志记得清。
(点幻灯片)
三、了解交通规则
但是,现实社会中还有一部分人交通标志记得不清楚,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点幻灯片)
出示视频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是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多么严重啊!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点幻灯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里面有不少的交通规则,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交通规则(点幻灯片)
学生汇报交流
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真棒,那下面这些行为符合交通规则吗?(点幻灯片)我们不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还要做到不良行为要劝阻(点幻灯片)
四、设计警示语
我们除了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劝阻不良行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交通安全警示语
开动脑筋,自己设计警示语吧(点幻灯片)
五、还有一些人,为了我们出行的安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就是交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点幻灯片)
出示视频
你有什么想说的?
他们非常辛苦,所以我们要争当安全小卫士。
(点幻灯片)
六、课堂总结,情感提升
健康是金,安全是福,让我们从一名小小交通宣传员做起,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咱们一块儿来读一下。
《小小交通宣传员》学情分析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本班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学生的对于交通标志认识有限,交通规则更是只了解非常简单的,思想上的认识不够,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感悟。
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小小交通宣传员》学习效果分析
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要融为一体。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因此,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第一题“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出这几个交通标志让学生进行辨认,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都能够辨认正确;第二题“下面的现象符合交通规则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上升到理论高度;第三题“我们一起创编警示语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从思想转化到行动上。
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
《小小交通宣传员》教材分析
《小小交通宣传员》是泰山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中,交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与交通密不可分。
认识与了解现代交通工具,着重感受交通运输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又是怎样影响与改变我们生活的,关注身边的交通秩序,理解与遵守现代交通规则,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对发展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交通的作用,增强学生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交通安全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为:
1.知道常见交通标志,懂得简单的交通法规。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脑和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认识各种常用的交通标志,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法规。
《小小交通宣传员》评测练习
一、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
二、下面的现象符合交通规则吗?说说你的理由。
理由:理由:
理由:理由:
三、我们一起创编警示语吧》。
《小小交通宣传员》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本节课的优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组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发,拓展学生学习、思维的空间,将教学内容带向课外、带向社会、带向家庭,然后将这些学习资源带进课堂进入实践,即:同桌说说交通标志的名称;学生根据交通标志进行行驶等。
这些形式体现教学的弹性化,有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实践,自主创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本身。
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知识和经历,也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占有的知识。
二、课堂动态开放。
由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学习活动过程的动态开放,教师、学生对交通标志到交通信号再至安全标语、相应法规等交通常识有了更为立体、全方位的了解。
都从不同程度地,以不同形式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使学生明白了“珍惜生命”的意义,使教育和教学收到实效。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孩子学习兴趣很浓,回答也很积极但细节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于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准确丰富,过渡语言的衔接还略显生疏。
总之,品德课的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小小交通宣传员》课标分析
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要融为一体。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
在本节课中,我把新课标的理念应用到思品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感悟。
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
教学中,要以“真实”的生活事件为主;以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以日常生活事件为主;以今天的生活事件为主;以首属群体(家庭、学校、邻里等)中的生活为主。
我以新闻报道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分析,进行解读,达到润物细无声。
儿童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诚,也是最难忘的,体验教育正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美好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孩子们的情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和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的,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切身感受,从而获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而内化为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