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衡传》练习资料讲解

《张衡传》练习资料讲解

《张衡传》练习《张衡传》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傍行八道“傍”通“旁”3、一时收禽“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二、古今异义词: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义: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3、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4、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今义: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义: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义: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6、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走下来7、常从容淡静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8、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9、公车特征拜郎中拜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10、其牙机巧制牙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11、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三、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四、一词多义因1、因入京师,观太学(就着)2、蒙故业,因遗策(因袭、继承)3、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5、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6、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乃1、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2、遂乃研核阴阳(就)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4、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5、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你的)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8、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制1、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3、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4、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属zhǔ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2、衡少善属文(连缀)3、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4、举酒属客(劝人喝酒)5、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6、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7、吾属今为之虏矣(辈)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善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擅长)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5、不如因善遇之。

(好好地)6、善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五、文言句式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2、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4、果地震陇西状语后置句5、讽议左右状语后置句6、游于三辅状语后置句7、(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句8、讽议(于)左右省略句9、(张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句综合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 )不徙.(xǐ)C、都.柱(dōu )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1、答案:C C项中“都”读dū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2、答案:D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3、答案:C C项中的“羞”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4、答案:B A项“五经”;C“拜”不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无际..,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5、答案:B 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6、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6、答案:C 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7、答案:C 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8、答案:B B项均为“用”A比、在……方面;C前者为召,后者为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9、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9、答案:B 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贺小传(唐)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京城人杜牧给李贺李长吉的文集作序言,描绘李长吉的奇闻逸事非常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

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人家,她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

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

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

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

常常骑着驴子,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古旧破烂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

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

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

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

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下的四卷罢了。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虯,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尝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

”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

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

一会儿,长吉气绝。

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

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

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之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

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27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选自《李义山文集》,有删略)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率:大都B、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了:完全C、亦宜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愈:超过D、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而:但是10、D(而且)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李贺“天才俊拔”和“人反不重”的一组是A、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B、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C、未尝得题然后为诗,……以及程限为意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D、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之不寿耶11、C(A中第一句是说杜牧在序中写李贺的奇闻逸事很详尽等内容。

B中第一句是说韩愈最早知道李贺写诗很勤奋。

D中两句分别说李贺加工诗句的情况和作者对李贺不能长寿的惋惜感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交待杜牧为李贺集作序以及李贺动嫁给姓王人家动姐姐讲李贺的事,目的是为了强调小传材料动丰富性与真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