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床成矿模式

矿床成矿模式

面图说明); (7)微量元素特征; (8)蚀变类型及分带性(用典型剖
面图说明); (9)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
力、Eh、pH、fo2、fs2等)
精品课件
(10)矿床成因机制(成矿物质来 源,成矿物质的时空变化特 征,在矿床成矿模式图上标 出并说明);
(11)矿床类型; (12)控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即综 合 方法找矿信息标志)。
1.矿床成矿模式内容
(1)区域地质背景(大地构造单元、所在区域特征); (2)成矿环境、赋矿地层(时代和岩性特征)、成矿岩
体(岩石组合、岩性特征及年代)、控矿构造(用 地质图说明); (3)矿体(或矿床)组合分布规律及产状;
精品课件
(4)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5)矿石结构构造; (6)矿化阶段及分带性(用典型剖
建立矿床成矿模式的目的将各种描
述性的内容概括成一组相似矿床的
共性认识,总结成矿规律,进行类
比预测,将已知成矿空间延伸到未
知地区或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
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充实成矿学理
论。
精品课件
典型矿床的解剖研究时,通过建立典型矿床 的成矿模式的方式,表达已知区和未知区内 成矿特征,矿床成矿模式建模的内容是:
精品课件
2.建立成矿模式的方法

GIS平台上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时,几乎涉及到所有矿产
(预测)空间数据库中的各类资料都需调用
(1)按建模内容调用空间数据库中建模有关的
图件、图层、组成建模新文件 ;
(2)调用建模对象的典型矿床卡片资料选择建
模有关的材料 ;
(3)根据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
特征,按XYZT置作矿床成矿模式图,可以是
据陈毓川,2008年,天津铁矿会
玉 龙 斑 岩 型 铜 钼 矿 成 矿 模 式
精品课件
斑岩铜矿成因类型环境精品分课件类模式
A 造山期后斑岩 铜(钼)矿体系,顶 部有同源火山锥;
B 造山期后斑岩 铜(钼)矿体系,顶 部无同源火山锥, 斑岩柱刺穿较老 的同源火山锥,侵 位到更高的层位 中;
C 同造山期斑岩 铜(钼)矿体系;
世界分布
精品课件
中国分布
2、矿床特征
▪分布于古老克拉通深变质建造中的沉积变质铁矿; ▪以石英-氧化铁(磁铁矿、赤铁矿)组合为特征; ▪总铁含量20%~40%,SiO2含量43%~56 wt%,
Al2O3含量非常低;
▪条带状构造明显; ▪苏比利尔型:古元古代为主,沉积变质; ▪阿尔果马型:中-新太古代为主,火山-沉积变质 ▪利用价值:国外多利用BIF后期改造富集的富矿,
1,区域成矿模式; 2,矿床成矿模式; 3,找矿模型三种类型。
精品课件
矿床成矿模式是成矿规律具体内容的总概括,
按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空间应包括
四类模式:
①区域成
矿模式(Ⅰ~Ⅴ级区带 );
②矿床成矿模式 ;
③矿床的立体模式(或模型);
④找矿模型(按技术方法分五个亞类) 。
精品课件
二,建立成矿模式
D 造山期前—造 山期后斑岩铜(钼) 矿体系
(资料来源同上)
精品课件
1-青龙群石灰岩(T1~2),2-黄马青组砂页岩(T2),3-象山群砂岩(J1~2),4~5龙王山、大王山两旋回火山岩(J3-K1),6-辉长闪长玢岩一辉长闪长岩,7-蚀变 分带界线;8-角砾岩化带及角砾状矿石;9-块状矿石,11-镜铁矿或磁铁矿脉, 11-层状铁矿,12-黄铁矿化,13-浸染状磁铁矿化。①龙旗山式,②竹园山式, ③龙虎山式,④梅山式,⑤凹山式,⑥陶村式,⑦向山式(黄铁矿)⑧姑山式、 凤凰山式。I-下部浅色蚀变带,Ⅱ精-品中课部件 深色蚀变带,Ⅲ-上部浅色蚀变带
一,成矿模式的内涵
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
矿化作用、随时间变化显示的各类特 征(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地球化学 的和遥感地质的)和成矿物质来源、 迁移富集机理等矿床成因要素进行的 概括、描述和解释,是某类矿床共性 的表达方式。公认为是典型矿床研究 的最终成果和成矿规律的表达方式。
精品课件
矿床成矿模式按矿产调查工 作可以分为:
中国多利用BIF贫矿
(据天津铁矿会议资料,2008.2.27~29)
精品课件
3、BIF形成条件
▪原始陆核、路块汇聚拼接——陆源碎屑物贫乏(Al
低的条件)
▪早期地球地壳薄、放射性热量大、岩浆活动强烈、
富铁的地幔岩浆沿大洋裂谷大量喷发到海底--提供 成矿物质(铁、硅)
▪大气缺氧,形成层化海洋,上层富氧层,下层巨量
成矿模式的典型案例见下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必要图件
(1)矿区或矿床地质平面图或矿 床的三维立体图;
(2)矿床典型剖面或一组连续的 剖面(或中段平面图)综合表 达;
(3)矿床成矿模式图。
成矿模式的典型案例见下图
精品课件
二、我国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据天津铁矿会议资料,2008.2.27~29)
(一)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1、分布
5、BIF型赤铁富矿形成机理(资料来源同上)
传统认识:与表生风化淋滤有关 近年来新认识;与深成流体有关
精品课件
6、我国沉积变质型富矿形成机理 (主要为磁铁矿石)
▪主流认识:变质热液(主要为混合岩化热液) 交代及重结晶 ▪其他:火山矿浆-变质、海底喷流富矿-变质
(资料来源同上)
精品课件
宁芜白垩纪火山岩盆地 及其铁矿分布图
水体缺氧——大量溶解二价铁(成矿流体形成)
▪生物缺乏,硅质未被消耗,在水体中饱和(硅质富
集条件)
精品(课件资料来源同上)
BIF
理4 、 形 成 机
a. 上升洋流模式:上升洋流将成矿物质带到富氧/缺氧层界面 附近,二价铁因氧化而沉淀精品,课形件 成BIF。(资料来源同上)
b. 海底对流模式:大洋裂谷迅速闭合变为转换断层,沿转换 断层发育地震泵,启动了海底对流,下渗海水溶解新生基 性-超基性岩的洋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成矿热液,又沿转 换断层喷出到海底,遇到冷的海水发生沉淀并触发溶解的 二价铁大量沉淀,形成BI精F品. 课(件资料来源同上)
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或文字及表格;
精品课件
(4)通过空间数据库表达搜索和图形交 互式搜索、实现叠加操作,平面与平 面叠加,剖面与剖面叠加;
(5)在叠加图上选定模式必要的图层或 删除一些图层;
(6)当某些关键性的标志缺少时,可以 用手工添加;
(7)按模式的地质概念和一定类型矿床 的成矿特征构造模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