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国标介绍
标准修订必要性
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 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
机动车驾驶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
截至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 10.51%,位居世界第二;
其中,私家车(私人小微型载客汽车)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保有量达1.89亿 辆,近五年年均增长1952万辆。
另外,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增加 107万辆,同比增长70.00%;
已经有53个城市超过100万、24个城市超过200万、7个城市超过300万;
放48.8万吨,占汽车颗粒物排放总量99%; 柴油货车NOx和PM排放占主导地位;
标准修订必要性
◼ 排放标准升级与车队结构变 化
2005年
• 国家第二阶段 排放标准实施
• 汽车保有量 3100万,主要 为国1及国1前 车辆
2008年
• 国家第三阶 段排放标准 实施
2011年
• 国家第四阶 段排放标准 实施
技 术 审 查 预 审 会
技 术 审 查 会
2018年1月17日,组织来自计量单位、地方环保部门、科研机构的专 家对标准进行技术审查预审,得到专家高度评价 。
◼ 2 月9日,组织标准技术审查会,标准顺利通过技术审查。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超过标准排
2014年4月,公安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 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不再通过检验机构规划设置控制检验 机构的数量和布局、加快推进系统联网监管、试行非营运轿车等车 辆6年内免检、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等新规
政策新变化
2015年最新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三条明确:“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 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在不影响正 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 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门予以配合。”第五十四条规定: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实 现检验数据实时共享
机动车排放检验周期应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一致,免于安全 检验上线检测的车辆不进行排放检验。环保部门要加快推进与机动 车排放检验机构、公安交管部门信息联网,建立机动车排放检验信 息核查机制
政策新变化
推行机动车排放异地检验 强化在用机动车环保监督抽测工作。环保部门要在车辆集中停放地、
维修地重点加强对货运车、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旅游车 等车辆的监督抽测工作。公安交管部门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 要支持配合环保部门采用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 动车进行监督抽测
2016年-2018年
•国家第五阶段排 放标准实施 •黄标车淘汰 •主要为电控技术 及带OBD、后 处 理技术的车辆
政策新变化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快 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采取划定禁行区域、经济补偿等方式,逐 步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 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 标车。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加强在用机动车年 度检验,对不达标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 号)提出加快区域内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建设,重点治理重型柴油 车和高排放车辆
政策新变化
2016年7月,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 排放检验 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保部门不再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排放检验报告由环保 部门统一编码。无定期排放检验合格报告的机动车,不予核发安全 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标准修订主要过程
任务下达成 立编制组
2012
2014
完成开 题论证
对外公开 征求意见
2017.8
2018.2
通过部长 专题会
2018.7Βιβλιοθήκη 2018.8标准发布
2018.11
通过技术 审查会
通过部长 常务会
排放限值制定及 论证 排放测试规程确 定 OBD测试规程确 定 联网报送内容确 定
…
标准修订主要过程
放大气污染物。 禁止生产、进口或者销售大气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的机动车
船、非道路移动机械。
第五十二条: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应当对新
生产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 可出厂销售。检验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 样检测等方式,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 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
标准修订必要性
按照汽车类型分,汽油车仍占主导地位,占89%、柴油车 9.4%、燃气车1.6%;
柴油车1956.7万辆中柴油货车169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7.8%;
标准修订必要性
据统计,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约4500万吨; 柴油车NOx排放量占汽车NOx排放总量的68.3%,颗粒物排
第五十五条: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布其生
产、进口 机动车车型的排放检验信息、污染控制技术信息和有关 维修技术信息。
法律法规
信息公开内容: (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基本信息; (二)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技术信息,具体 内容详见附件1; (三)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信息:型式检验、 生产一致性检验、在用符合性检验和出厂检验信息,包括 检测结果、检验条件、仪器设备、检测机构信息等。 信息公开时间和方式: (一)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货物入境前, 以随车清单的方式公开主要环保信息,具体要求见附件3。 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货物入境 前,在机身明显位置粘贴环保信息标签,公开主要环保信 息,具体要求见附件4。 (二)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 出厂或货物入境前,在本企业官方网站公开机动车和非道 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并同步上传至环境保护部机动车和 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平台(网址:),供政府有关部门、公众和企业查询使用。 暂不具备在本企业官方网站公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 环保信息条件的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者货物 入境前,在环境保护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 公开平台上公开环保信息。 实施时间: (一)自2016年9月1日起,环境保护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 动机械 环保信息公开平台开始试运行,请各有关企业积极参与调 试。 (二)自2017年1月1日起,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将新 生产、进口机动车的环保信息,按照本公告第三条规定的 时间和方式予以公开。 (二)自2017年7月1日起,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 业应将新生产、进口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保信息,按照本 公告第三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