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承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基础承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恒大绿洲花园8#楼承台、筏板及底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Ruihu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2015 年8月9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部署..................................................................... 7.. .三、施工准备..................................................................... 8.. .四、施工顺序: ............................................................................................................... 8.. .五、主要施工方法:..................................................................... 9.. .六、电梯井、集水井深基坑开挖....................................... 1..0七、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1八、质量标准:.................................................................... 1..3 .九、土方回填.................................................................... 1..3 .十、安全注意事项: 1..4.恒大绿洲花园8 号楼承台基础、筏板及底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恒大绿洲花园8 号楼;建设地点: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东至鸡咀山路,南至海湾南路,西至规划道路,北至海湾大道;地上25 层;地下2 层;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场地类别为皿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为1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1 级,建筑物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物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11#楼主楼住宅22 层,12#楼主楼住宅16层,13#楼主楼住宅22 层,11#楼主楼住宅28层,天面层建筑4 层;建设单位:恒大地产集团湛江御景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市番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东省建设地质工程勘察院施工单位:瑞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州市恒合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范围包括:建筑、结构工程、室内装饰、屋面及防水、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通风空调、消防工程、室外工程、节能工程等,具体以施工图所含全部内容为准。

本工程由基坑支护单位开挖至基坑底标高1.1m (主楼绝对标高)、-2.10m (主楼外绝对标高),桩基础采用D=500预制管桩。

地下室基础底板标高为-3.30m (绝对标高),电梯基坑底板标高为-6.770m、(绝对标高);底板高度主楼部分为1.5m高,主楼外为0.5m高,士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6.30m。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地下水位勘察时埋深在0.15 ~ 4.50m 左右,稳定水位高程为0.14 ~3.23m左右,场地孔隙型潜水以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侧渗为主要补给,以自然蒸发、地下迳流为主要排泄途径。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场地现状为空地,西侧由素填土回填整平,地形较为平坦、开阔。

东侧局部为水塘、沟渠,未经整平,地形略有起伏,地势相对西侧较低。

勘察期间测得勘探点孔口标高介于0.27~5.21m 之间, 地表相对高差4.94m。

场地地貌类型单一,属河口三角洲地貌。

2.2 气候、气象湛江市坡头区地处热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常年高温、台风频繁,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气候特点。

湛江市年平均气温约23.2 C,最热月(7月)均温29 C,最高曾达38.1 C;最冷月(1月)均温15.5 C,最低曾达2.8 C。

年均降水量1417-1802mm 年日照时数为1864-2160小时。

2.3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层及特征2.3.1 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拟建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由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 、第四系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Q4m)c 和第四系晚更新世冲积层 (Q3al) 组成。

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第四系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主要由淤泥、粉细砂、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和中粗砂等组成;第四系晚更新世冲积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和中砂层。

2.3.2 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1)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①素填土:灰黄色,黄褐色,湿,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含少量碎砖块及粗砂。

为新近人工堆填而成(时间V 5年)。

该层场区普遍分布,在Z1〜Z35、Z38〜Z94 Z100、Z10& Z111〜Z116共100个钻孔见揭露,平均层厚3.65m (0.60〜6.40m),层顶平均标高3.70m (0.68〜5.21m)。

详见附表2 “地层统计表”(下同)。

标贯试验75处,实测N =2〜8击,平均值N m=4.0击;杆长校正后N= 1.8〜7.8击,平均值Nm=3.7击。

标贯试验分层统计结果见附表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下同) 。

( 2)第四系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②1 淤泥:灰黑色,深灰色,流塑,粘性较好,含少量腐殖质, 稍具臭味。

局部为淤泥质粉质黏土。

该层场区小范围分布,在Z22、Z31〜Z46、Z54、Z55、Z58、Z59、Z61、Z65、Z68、Z69、Z75、Z79、Z87、Z88、Z95〜Z106、Z108、Z109共47个钻孔见揭露,平均层厚2.71m (0.90〜6.00m),层顶平均标高0.45m (-1.04 〜1.34m),层顶平均埋深1.59m (0.0 〜5.10m)。

标贯试验34处,实测N =1〜4击,平均值N m=1.7击;杆长校正后N=0.9〜3.5击,平均值Nm=1.6击。

②2 粉细砂:灰色,灰黑色,饱和,松散,局部稍密,级配一般, 分选性差,局部含淤泥质土。

该层场区小范围分布, 在Z18〜Z22、Z29〜Z31、Z33〜Z39、Z42、Z47、Z50、Z51、Z53、Z56〜Z58、Z60、Z61、Z75、Z84、Z108、Z110、Z112共31个钻孔见揭露,平均层厚2.83m (1.10〜5.30m),层顶平均标高-1.83m(-6.32 〜0.68m) 层顶平均埋深4.61m(1.70 〜10.40m)。

标贯试验30处,实测N =2〜13击,平均值N m=6.1击;杆长校正后N= 1.7〜11.4击,平均值Nm=5.3击。

②3 黏土:浅黄色,可塑,局部软塑,粘性较好,干强度高,刀切面有光泽。

该层场区较广范围分布, 在Z 1 〜Z 1 8、Z20〜Z28、Z3 1 〜Z42、Z44、Z45、Z55、Z57、Z59、Z61、Z62、Z65、Z68〜Z70、Z72、Z74、Z84、Z86、Z89、Z90、Z97 共60 个钻孔见揭露,平均层厚2.84m(0.90 〜6.90m),层顶平均标高-2.37m (-6.98〜0.83m),层顶平均埋深6.02m (1.50 〜10.90m)。

标贯试验54处,实测N =2〜9击,平均值N m=3.9击;杆长校正后N= 1.7〜7.3击,平均值Nm=3.3击。

②4 淤泥质粉质黏土: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粘性较好,含少量腐殖质,夹粉砂薄层。

该层全场区范围分布,各个钻孔均见揭露,平均层厚8.98m (2.60〜28.50m),层顶平均标高-3.28m (-9.83〜1.61m),层顶平均埋深6.67m (0.60 〜14.60m)。

标贯试验317处,实测N =1〜8击,平均值N m=4.4击;杆长校正后N= 0.9〜6.0击,平均值Nm=3.4击。

② 5 黏土:灰色,浅灰色,软塑〜可塑,粘性较好,干强度高, 局部含薄层状粉砂。

该层场区普遍分布, 在Z1〜Z7、Z10〜Z13、Z16、Z25〜Z57、Z59〜Z91、Z93〜Z106、Z108〜Z110、Z112〜Z116 共100 个钻孔见揭露, 平均层厚9.07m (2.20〜18.90m),层顶平均标高-12.32m (-28.16〜-4.47m),层顶平均埋深15.57m (5.80 〜29.50m)。

标贯试验216处,实测N =5〜15击,平均值N m=7.5击;杆长校正后N= 3.5〜10.5击,平均值Nm=5.3击。

② 6 粉质黏土:浅黄色, 灰黄色, 可塑, 粘性一般, 干强度中等。

该层场区小范围分布,在Z31、Z34〜Z36、Z38〜Z43、Z58、Z65、Z85、Z87、Z93、Z95 Z97、Z99、Z102、Z106、Z110、Z112 共22 个钻孔见揭露,平均层厚4.77m(2.20 〜15.70m) ,层顶平均标高-20.33m(-24.04 〜-12.46m),层顶平均埋深21.87m (13.80 〜27.30m)。

标贯试验26处,实测N =6〜16击,平均值N m=12.7击;杆长校正后N= 4.4〜11.2击,平均值Nm=8.9击。

②7 中粗砂:深灰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或密实,级配般,分选性好,局部含较多粉粘粒。

该层场区小范围分布,在Z17〜Z25、Z27、Z32、Z33、Z45、Z46 Z48〜Z50、Z52、Z53 Z73、Z86 Z87、Z89、Z96、Z100、Z111 共26 个钻孔见揭露,平均层厚 6.51m (1.90〜12.80m),层顶平均标高-18.59m(-23.51 〜-11.25m),层顶平均埋深22.45( 13.00 〜27.40m)。

标贯试验55处,实测N =12〜34击,平均值N m=21.5击;杆长校正后N= 8.9〜23.8击,平均值Nm=15.1击。

( 3)第四系晚更新世冲积层(Q3al)③ 1 粉质黏土:灰白色,浅灰色夹红色条纹,可塑〜硬塑,粘性一般〜较好,干强度中等,切面稍有光泽。

该层全场区范围分布,各个钻孔均见揭露,平均层厚8.80m (2.10 〜28.6m),层顶平均标高-23.66m (-31.45 〜-16.74m),层顶平均埋深26.91m(18.10〜36.0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