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微生物样本采集规范

临床微生物样本采集规范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支气管肺泡灌洗 –防污染样本毛刷
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
3
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病人尤 其婴幼儿不会咳嗽,有时将痰误咽入胃中, 可采集胃内容物做结核分支杆菌培养。 4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 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可喷出 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检。幼儿还 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
实验室。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不超过 数小时。 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 藏或冷冻。
血培养假阳性的危害
1、增加患者抗生素用量,破坏其微生态环境 2、延长了住院天数 3、延误病情诊断 4、增加经济负担
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微生物污染
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常有护士或医
生或病人自己完成,所以也是最不容易 做好的事情,而且不知道问题所在之处 ,造成的后果是: 临床医生最不能接受的问题:阳性率低
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4.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甚至床旁接种尤其是 厌氧培养,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尽量不要以 棉花拭子收集样本。 5. 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7.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痰、尿、伤口拭子,不可置肉 汤培养。 8.安全:标本收集时,注意安全防护;标本收集后,须 避免他人被感染。

咳痰标本不合格,退检吗?
如果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大于25个,
白细胞小于10个,应不做或仅在特殊要求 时做培养。
如做培养,报告中注明“镜检结果表明标
本口咽分泌物污染明显”。
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晨痰、漱口,深咳呼吸道 深部痰(非后鼻部分泌物、非唾液)留于 无菌容器内。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 采用雾化吸入45℃10%NaCL 水溶液,使痰 液易于排出。 2 支气管镜采集法:
临床标本的分类
带菌标本
痰 咽拭子 尿液 粪便 其他类别
无菌标本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 其他类别
一、血培养操作规范
临床常见的采血指征
发热(38C)或低温(36C) 寒战 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 10109/L,特别有“核左
移” 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的白细胞)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000109/L) 血小板减少 皮肤粘膜出血 昏迷 ,休克 多器官衰竭 CRP/PCT升高
特别注意

尿液通常是无菌的或一过性有少量微生物,但是尿道内 或尿道周围皮肤的菌群会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可能导致 错误的培养结果。 诊断症状明显的病人(如尿急、尿频、尿痛),一份标 本就已足够,治疗48 ~ 72小时后再采集第二份标本。 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病人,需采集2 ~ 3份标本。怀疑肾 结核时,应连续3天采集晨尿。
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三步法:
1、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用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 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涂擦穿
刺皮肤2遍,待干燥。
3、75%酒精脱碘:用75%酒精由内向外方向涂抹去碘酒 液 ,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徐英春,倪语星等。血培养操作规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
二、泌尿标本采集的规范
尿液培养标本送检指征
1
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 肉眼脓尿或血尿; 3 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和/或亚硝酸 盐阳性; 4 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 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7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您知道吗?

泌尿标本采集的规范
1、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标本采集
后应立即送检,否则可暂存于4℃冰箱。 2、采集时间:多数药物从尿道排泄,所 以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应在用药前采集。 应采集早晨第一次的尿。 3、标本管不应含防腐剂和消毒剂。
泌尿标本采集的规范
4、采集中段尿时要先用肥皂清洗女性的
外阴和男性的外生殖器包括包皮内,然 后用清水冲洗。 5、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在更换新管 时留取尿标本。 6、 做厌氧培养时应膀胱穿刺采集尿。
临床微生物样本采集规范
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本是临床微生物检 验成功与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关键。 如果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有经验的实 验室工作者及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 在采集标本时引入的误差和错误。 标本采取与处理不符合要求,则微生 物培养的结果毫无意义。
标本采集和运送是 细菌培养成功的最最重要的关键
三、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 标本采取规范
下呼吸道标本标本送检指征
1 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血性、铁锈色或 红棕色胶胨样痰。 2 咯血:肺结核病人常痰中带血。 3 呼吸困难 4 发热 5 胸痛:当炎症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会发生胸 痛。 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5 ~ 50%可能发生菌血症, 应同时作血培养。
尿培养样本采集方法
标本采集应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注意 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
1 清洁中段尿中段尿(晨尿最佳)约10 ~ 20ml直 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h内接种。 2 耻骨上膀胱穿刺: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 准”方法。 3 直接导尿:可减污染,准确反映膀胱感染情况。 4 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不 能从收集袋中采集尿液。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应在 更换新尿管时留取尿标本。
我国痰细菌培养现状
结果重复性差 感染菌与污染菌不易区分 药敏结果与治疗反应存在差距
咳痰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方法
– 医师或护士直视下采集标本 – 病人先漱口,去除表面的菌群 – 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
临床上约半数咳痰标本不合格!
关于咳痰标本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 ~ 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咳痰标本应用最早且广泛,但也是最受争议的标本 ;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 深咳,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 ; 无痰可用3% ~ 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法取痰;
分类中1 ~ 3类不做培养,要求重新留取标本:4、5 类为合格标本:6类为气管穿刺液,如未见到白细胞, 而扁平上皮细胞>10/低倍镜视野,亦应重新留取标本。
痰培养的送检次数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
连续2 ~ 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 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 液送检; 怀疑军团菌或深部真菌感染,痰标本理想的送 检次数尚无定论。
标本的质量检查
于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10x10),观察WBC及扁平上 皮细胞存在情况,作为参考: 痰标本显微镜检查的分类
分类 (级 ) 6 5 4 3 2 1 细胞数/低倍镜视野 白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 <25 <25 >25 <10 >25 10-25 >25 >25 10-25 >25 <10 >25
正常人尿液是无菌的,而尿液细菌培养 最大的问题是杂菌污染。正常人外尿道有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存在。而这些细菌 又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病源菌。因此要作 好尿液细菌学检查,首先应注意标本收集 问题。
您知道吗?
尿液经尿道排出时会受到尿道内正常
菌群的污染,但定量培养时计数不会超 过103 CFU /m l, 泌尿系感染时定量 培养在104 ~ 105 CFU /m l 。 另外,由于绝大多数的泌尿系感染是由 肠杆菌科细菌引起,而此类细菌的硝酸 盐还原实验为阳性,故可参考尿十项检 查中的硝酸盐还原实验来推断是否有 细菌感染。
培养瓶消毒程序
打开血培养瓶塑料盖用75%酒精消毒血 培养瓶橡皮塞并擦干表面残余酒精→消 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血液从橡皮 塞处注入血培养瓶内→用75%酒精重新消 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盖好塑料盖→立即 送检。
血培养的采血量
血培养中采集血液的量,是影响细菌或真菌血 症检测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成年患者。 成人采集量5-10ml(推荐最好8-10ml),儿童 采血量1-3ml。婴幼儿患者,采血量不超过患 者总血量的1%。 Why?成人血液中每毫升的菌落形成单位(CFU) 很低,是检出率的相关因素, 因此增加送检血 液量可以提升检出率;而儿童的血液中每毫升的 菌落形成单位(CFU)是成人10-100倍,因此采 集血量少于成人。

特别注意

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 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症状是否明显,这对于 定量培养分析非常重要,尤其只有少量尿液标 本。

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会生长繁殖,因 此若30min内不能及时培养尿液则必须冷藏, 但也不能超过24小时。
特别注意
多数药物从尿道排泄,所以标本采集应 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菌药 5d之后留取尿液标本;尿液在膀胱内应停 留6 ~ 8h以上,使细菌有足够的时间繁 殖,故应尽量采集早晨第一次的尿,同时 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

菌血症病人血中细菌浓度


成年病人: 链球菌心内膜炎 葡萄球菌心内膜炎 革兰氏阴性菌血症 organisms/ml 革兰氏阳性菌血症 幼儿病人: 革兰氏阴性菌血症 organisms/ml 75%幼儿菌血症病人血液有
1 to 30 organisms/ml 1 to 20 organisms/ml 少于 1 to 10
痰培养的运送和保存
所有病人的下呼吸道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送至
微生物室,并于1小时内接种 如不能及时送达,应将标本暂存于4℃,但放 置时间不可超过24h。运输时勿置于冰块中 被口咽部菌群污染的标本如咳痰等不可用于厌 氧菌培养。 室温下放置>1h会降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的分离率而定植于上呼吸道的非致病菌则 会过度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