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之下显得滞后,因此导致党政官员腐败加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深层潜在的危机加深。

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我们才能满盘皆活,走向通途。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3月18日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重申要实现民主法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可见,当前我们国内存在着推进民主的好气氛。

中国的民主不能照搬西方那种三权分立、多党争夺的模式,中国自己独特的民主模式几十年来历经周折,已经初步确立,但是很不完善。

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促使中国的民主模式尽快完善。

对于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完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即党内民主、党际民主以及人民民主,这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首先是完善党内民主。

从1980年开始,我就多次写文章建议修改党章,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从而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

党章关于党的权力机关的设置还是不够合理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共党章历来都把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并列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或者最高领导机关。

从1922年二大制定第一个党章到十七大党章为止,总共有十七部党章,都是这样表述。

实际上按照马列主义党建理论,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党代会既然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么就必须实行年会制和常任制,这样才能把党的权力中心从党中央转移到党的代表大会。

另外,按照马克思建党理论,要使中纪委成为与党中央平行的机构,使中纪委监督党中央。

此外,我还希望党的十八大能像1956年八大那样,充分发扬民主,中央委员预选名单能先由各代表团自下而上提出,希望通过扩大差额选举淘汰一些不合适人选;还希望从十八大起,在公布中央委员会当选人时候,能按照得票多少排列而不要按照姓氏笔划排列。

党际民主,指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制之间的民主。

这方面也有待完善。

现在八个民主党派总共只有71万党员,中共却拥有7300多万党员,只有民主党派得到更大发展,才能更充分发挥参政与监督作用。

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进一步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苏联模式“一党专政”的弊病,只有社会主义多党制的进一步完善才能最有效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消极影响。

完善共产党党内民主和多党合作的党际民主,都是旨在完善人民民主,都是为了领导人民真正实现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同志最初在2003年初提出的这一经典名言被誉为新三民主义,我认为要贯彻落实这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做到权为民所授。

现在各级人民代表和主要官员大都认为自己的权力是党、是上级领导授予而非人民授予的,因此心目中就只有党和领导人,而远离了人民。

当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政权的民主选举也需要完善。

我认为县以上的人民代表应该通过直选和差额选举来产生,乡镇和县政府领导人应该通过直选、差额选举来产生。

我认为人民代表和政府领导人应该按宪法、选举法的规定和精神,采取民主选举方式产生,而不能采取协商民主方式产生。

关于选举方式的改革,我们可以借鉴1942年延安参议会的做法,当时在选举边区政府第二届参议员时,不同单位提出了三个著名共产党员为候选人,即徐特立、周扬和郭化若,他们之间各自发表演说展开竞选,结果郭化若当选。

可见从多个共产党员候选人中选出代表或领导人,这样就能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权。

因此我建议县以上人民代表和乡镇县级的领导干部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直接选举。

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份在实行民主选举的改革试点。

当前的任务是要认真总结这些地区的试点经验,进一步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进民主选举。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应该加大加快民主选举的步伐,务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追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完善选举民主的同时,也要完善协商民主。

从1949年起我国就开创了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如前所述,建国初期我国的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人大制度确立之后,政协变成统一战线组织。

今后应该考虑把政协改为国家权力机关,这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的一大体现。

政协是各党派、各团体、各行业人士组成的,它和按照地区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恰好构成了我国两个权力机关,这样有利于权力结构的平衡,权力的相互监督与制约。

一院制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两院制也并非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也有好处。

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和人民民主,这三个部分的构建顺序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得以顺利实现和完善的渐进步骤。

这个顺序也突出了我们民主模式的重心和落脚点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和归宿。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民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谢韬同志说“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把他的话改为“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

因为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社会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党是要利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多党争夺去争取选民,上台执政,逐步实现它们所理解的社会主义。

中国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借鉴民主社会主义(例如争取选民支持,执政后不搞以党治国,不搞官僚特权,廉洁奉公,杜绝腐败),这样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江泽民(2001年4月2日)最近,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讨论十分热闹,国内外出现了种种议论,大家要注意这方面的动向。

毫无疑问,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是要搞的,而且一直在搞,并且一定要搞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奋斗了八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争取、维护、发展人民民主。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个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西方有些人一直在造一种舆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可以,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什么进展。

持这种观点的人,一种是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受了西方舆论宣传的影响,认为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就是“独裁”国家;一种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政治上西化、分化我们,他们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我们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们是要我们搞西方的那一套政治制度模式,妄图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取消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对于这些舆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识清楚,不要被它们所迷惑,更要谨防上当。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我们恢复和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变。

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们不断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在农村进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全城镇居民委员会组织,坚持和实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

我们坚持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

我们建立并完善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制度和机制,建立公开办事制度等制度。

我们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体作用。

我们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干部制度,开展民主推荐、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引入竞争机制,在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新制度、新办法、新措施,等等。

我摆一下这些情况,是要说明,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不要一听到西方有人炒作这个问题,自己也不明白了。

其实,无论我们怎么做,只要我们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搞西方那一套,国内外敌对势力就不会罢手,就会始终对我们进行攻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调和余地。

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完善因而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政治制度对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越性。

我们硬气得很,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呢?但是,你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那绝对不行,那是你自己打错了算盘。

西方一些人对我们在农村进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很感兴趣,有的评价拔得很高。

这里面,有的人可能确实认为这样做好,但也有不少人是有政治目的的。

他们实际上就是想要我们按照西方的那一套办。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也要清醒。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要坚定不移,但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必须看是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

我们坚持和发展的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为了给西方什么人看的,而是要真正维护和发展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和促进中国的稳定和发展。

这一点,不管西方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不论他们怎么说,我们都不能动摇。

总之,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二)改革的目标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基层民主,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三)坚持不懈地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以不断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

(四)改革是否成功,关键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能否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能否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

(五)不能丢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民主”,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六)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在民主问题上,我一直强调两项原则。

第一,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发展民主,必须与一定社会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

第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有各国的政治体制模式,不可能干篇一律。

要把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推广到全世界,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相关主题